三国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同时期的曹魏人才济济...没分了..没法给分..抱歉!

先说文官吧!实际上,庞统在建立蜀国之前,就死在攻雒城之时,时年三十六岁。可惜啊!归刘备帐下,还没来得及建立大功,就先去拜见刘备的列祖列宗了。法正也和庞统差不多,只来得及给黄忠谋划杀夏侯渊之计,成功后,也就OVER了,时年四十五岁。刘备阵营里两个军事指挥天才就这样损失掉了,实在是可惜。至于糜竺,马良,费祎,蒋琬,许靖之辈:糜竺,马良和许靖治理国家的能力平平,费祎,蒋琬,董允只知道维持孔明制定的老方针,没有能提出更有益于蜀的新政策,缺少创新精神,很难再把蜀国推上一个新的高峰。历史上的孔明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神通广大,有很多是罗贯中杜撰或者是移花接木的。例如,火烧博望坡是刘备所为;在首次北伐时,孔明是和曹真对阵,而不是司马懿,自然也就没有空城计之说;八阵图,舌战群儒,借东风,骂死王朗等等均是虚构。再根据陈寿对他的评价:“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可以推测出,孔明算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才,可惜带兵打仗并不是他的强项。

再说武将。说到蜀汉阵营里的武将,不得不先说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皆勇力无敌,万人之敌也。他们的武力,连陈寿都说是:“世之虎臣。”足见其打仗单挑的水平不低,但是两个人都有致命的弱点。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关羽没有遵照孔明的指示连吴抗曹,而是魏吴两边都开罪,缺乏作为镇守荆州大将应具有的八面玲珑,能够灵活应对各方压力的能力,只顾以武服人。最后,把荆州丢光,毁掉了蜀汉进攻曹魏的一条重要通道,自己也身首异处。张飞因急着为大哥报仇,最后也是为手下所杀,陪他二哥“羽化登仙”去了。蜀汉在建国初期就损失掉了这两员虎将,伐魏之时若是能有此二人参加,孔明的压力会减轻很多,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可惜,可惜啊!到后来,刘备御驾东征东吴,被陆逊打败,几万大军全军覆没不说,又损失掉黄忠,傅彤,沙摩轲等一批武将。刘备血本无归,自此蜀汉元气大伤。而赵云,马超和魏延都没有能得到刘备或是诸葛亮的信任。赵云并不是刘备的嫡系,自然刘备表面上很看重他,实际上给他的职位比黄忠,魏延的都低。这样,赵云就始终都没有能作为主将上阵,都是作为副将配给刘备和孔明的,自然其军事才能很难得到发挥。到后面孔明想重用他,可惜他已经年老不堪委用了,又是一个冯唐!马超的遭遇和赵云一样,也是没有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和张飞关羽的关系又搞得不是很好。(马超性格比较自傲,刘备三兄弟自然不会高兴)最后马超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七岁,命运很是凄惨。这样的虎将也是一个短命鬼,蜀汉的人才怎么都这么短寿?莫非不积阴德?呵呵!魏延是较得刘备信任的人,当年就把原本预备给张飞的汉中太守的位置让给了他。他曾经带着少数亲兵部队,帮助重新组织羌人部队,打退了魏国的进攻。可惜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孔明的领导下,孔明对他就没有像刘备那么信任了,所以他的能力也没有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姜维是蜀汉武将里最有谋略的一个,单挑PK的能力也不差,诸葛亮最看重的接班人。可惜的是,诸葛亮死之前没有给姜维创造一个好的政治环境。费祎当政时,是蜀与魏最为和平的时期,每次姜维要伐魏,费祎都对姜维进行压制,削减兵员数量,减小战争规模。直到费祎死后,姜维才有机会统帅大军进行大规模的伐魏战争,但是姜维进行的战争是穷兵黩武式的,伤民伤财颇为严重,人民越来越反对战争。反观孔明所进行的战争都是在人民能够承受的基础上,所以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大的灾难,国家也比较平稳。正是姜维把蜀汉推向了毁灭的边缘。宫中黄皓等人又向后主进谗言,企图罢免姜维,姜维只好屯田沓中,以避其祸。可以说,姜维没有能从后主那里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另外,蜀汉领地狭小,位置偏僻,经济教育都落后于魏与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思前想后,蜀汉的人才命运的确不比其他两国的人才好。不是命短,就是不得其真正明主。寿命短,自然很难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就像庞统,法正,马超那样;人才被压制,得不到重用,使得他们的能力没有能发挥到极至,有人才却不能使人尽其才,这就相当于没有人才,像赵云,马超,魏延,姜维那样。蜀汉在人才这一点上确实不比上其他两国,灭亡自然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无人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2
曹魏天下三分有其二,人才也有其二。大家说蜀国没有人才无非是诸葛亮死后。蜀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担心别人做不了这些政治工作,所以总揽大权。让其他人得不到锻炼,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但是即使是这样,蜀国后期也不能说是人才凋零。诸葛亮在世,姜维 马岱 关兴 张苞 张嶷 马忠 张翼 马谡 马良 杨仪 魏延 许靖等等都是他提拔的。而且这些人的能力都不差吧,如果说诸葛亮不会用人才,刘备死后又是如何在孔明手上撑过这么多年。很多人都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诸葛亮造成的。其实廖化作先锋和蜀中无大将没有关系。廖化从一开始到老都追随着刘氏集团。廖化尽管他不出名,但是他并不是真的没有能力。三国演义当然没有写他廖化怎样怎样。廖化敢于自荐,忠心耿耿为什么不能做先锋。蒋琬,费祎,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光辉下,是不可能有光芒的。历史上的蒋琬费祎不是废柴。姜维虽然北伐无功,穷兵黩武,但是他并不是没打过胜仗,而蒋琬费祎都不赞同姜维北伐,所以姜维的北伐有心无力,这是最基本的失败原因。姜维不比邓艾钟会差。蜀汉的人才是当然没有魏国多的。了解三国不能单纯看小说,如果读史书的话可以看到很多看不到的材料。谯周 秦宓 夏侯霸 董允都是很重要的人才。当然后面的接班人不如诸葛亮,所以对人才的提拔当然是做不到像诸葛亮那样。
第2个回答  2012-11-02
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九品中正制,举孝廉,察举。即便是诸葛亮所在的蜀汉也无法避免,门阀士族垄断了朝廷官员升迁入职。诸葛亮出身并不高贵,不是门荫入职,而是刘备识才重用他的,自然看不惯垄断选官的世家大族,即便其权高位重,也不能逾越刘禅直接改变军政制度。偏居西南的蜀汉本来就最弱,人少地瘠,又连年北伐,失败退却,自然得不到益州集团的支持。而同时期曹魏的曹操及曹丕等领导人,选官是不只看门阀的,只要有才能他就以重用,自然军政人才层出不穷。在对抗蜀汉,东吴联盟占据上风。归根到底是跟当时世家大族,就是门阀势力强大有关,也跟统治者选拔人才方式有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27
1诸葛太过势必躬亲,导致文臣除了刘备留下的老班底还可以用 后来的基本没什么机会。因此到了后期蜀国牛B的人基本没几个
2至于武将,看看五虎将的出生地吧 关羽是山西的,张飞河北的,黄忠河南,马超陕西 赵云河北,而三国时期一流的武将大部分都靠近北部 其实不只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大部分都是出自长江以北 可能和定都有关系,自古就有天子守长城的说法,所以北边比较尚武
3世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投靠他的诸侯比较多,虽然三国时期出之寒门的牛人有几个很逆天,但不可否认豪门出的人才的确比寒门无论平均素质还是数量还是阅历要高上许多
4当权者,这个就很重要了,一个人再有才没人赏识就等于没才,蜀国刘禅亲小人而远贤臣,蜀国人才不凋零才叫见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16
因为君主不行。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刘备礼贤下士,多谋善断。而刘禅又有他父亲的几分雄才大略?当时魏国和吴国的君主比刘禅高明,大家自然往那奔了。就像人才都想去好的公司一样。三国里面的谋士良将例如徐庶,赵云,许攸几乎都在挑主公,好展示自己的毕生所学。而且当时北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一次北伐几乎是举国的兵力。人心都已经失去了,越来越听不到百姓的声音。蜀国的人本来就少,再挖些人不就完了?

揭秘:蜀汉人才凋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蜀汉人才凋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刘备的起点太低,创业之路艰辛,限制了他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东汉时期,很注重一个人的出身,那些世家豪族的子弟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因此人才大多被世家豪族垄断。而他们在效力他人时,也很注意对方的出身。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家境贫寒,因此对于那些豪门士族的人士来...

蜀汉后期为什么人才凋零?
1、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如果从人才的角度分析,蜀汉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早已人才凋零,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稀少。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基本都是汉朝末年的故事。对于后期的描绘相对比较简单,除了姜维之外没有描写其他的文臣武将,因此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就没有太多的人才。2、丢失荆州的影响...

在诸葛亮等人去世之后,为何显得蜀汉有些人才凋零?
综上所述,蜀汉中后期人才凋零,虽然有《三国演义》影响的原因,但荆州丢失和人才选拔机制崩溃才是根本原因。蜀汉中期,虽然凭借诸葛亮的力挽狂澜,为蜀汉寻觅到了不少人才,延缓了人才凋零的趋势。然而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还是“兹制渐亏”,虽说还没到人才匮乏的地步,但人才断层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蜀汉后期为何会人才凋零
总的来说,蜀汉政权最后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全方位的。选材面过窄,老一代未来得及“传帮带”,夷陵之战前后的惨重折损,都使蜀汉的人才梯队天生不足,而“伯乐”水平下降,内耗过多,“二代”不成器,又使蜀汉不但无法从有限的资源中选拔出优质人才,就连现有的人才都提前折损。地小国弱,连人才也匮乏,蜀汉也就毫无意外地...

刘备死后,蜀国就衰退了,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简析 1、君臣不能齐心合力 2、连年征战劳民伤财 3、国力不敌魏国 4、内部矛盾重重 5、蜀汉政权的本土化程度较低,导致蜀中人才没有被大规模的挖掘、使用,使得蜀国后期出现了人才凋零的局面。蜀国历史 蜀汉(221—263年),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

蜀汉为何后继无人,人才凋零?
蜀汉后期人才断层严重,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道尽了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后继无人的无奈与现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呢?蜀汉人才少的原因之一:国土小 汉末经过群雄逐鹿,曹操在北方打败各路诸侯,在赤壁之战前北方除了关中、雍凉和辽东地区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操手中。刘备在荆州刘表手下驻守新野...

蜀汉政权后期,为何人才凋零、后继无人?
因为选择范围太小了。实在没人的时候,蜀汉政权也会选择一些本土人士充当,比如左车骑将军张翼,谯周这样的投降派腐儒等等,相对来说,人数少得多。正因为蜀汉选拔人才的路径非常少,范围非常窄,才会产生人才匮乏的情况,这是蜀汉政权的现实情况造成的,是蜀汉政权的国策造成的,当然也是人为的。

蜀国后期为何会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尴尬局面?
蜀国后期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尴尬局面的原因:连年征战,导致军事将领不断凋零;蜀国位置偏僻,难以吸引中原人才入蜀;缺乏合理将士选配、激励制度,导致没有新鲜血液注入;蜀国国君刘禅的昏庸无能。读三国演义。每每读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不免感慨万千。一是遗憾,诸葛亮北伐没有获得成功,另一方面,...

三国时期蜀汉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蜀汉立国的基础条件是最差的。三国中,曹魏雄据北方中原大地,在当时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地广人多,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士家大族也多聚居中原,因此曹魏人才辈出。孙吴久据江东,经营多年,代表了当地政权,人心归附。而蜀汉虽地处天府之国,可是仍位置偏远,偏安一隅,占据荆州之地也是很小很落后的...

蜀汉后期为什么会人才凋零 看看被诸葛亮冤杀和弃用的都知道了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用人的格局、手腕不如曹操、孙权、刘备。很多人说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但仔细数数,被诸葛亮冤杀、弃用的人才真是不少,组成一个独当一面的军团都绰绰有余。诸葛亮 李严、魏延:被耽误的主将 李严和魏延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但在诸葛亮设计的组织架构中都成了辅助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