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很多来访者触膝长谈,共同理解他们的痛苦,试图发现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倾听着他们的痛苦、生活、过去及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憧憬,无数次我问自己,他们,不,应该说是我们,为何会一味地沉浸在某种病态的行为或情绪中无法自拔,就好像是一个吸毒的人一样,明知是毒药却依然不肯放下?
其实,找到一个人病态行为的动机并不难(参见之前我写作的“病态行为的背后” ),难的是“放下”。就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一样,但真正能戒烟的又能有几个?心理问题大概也是如此把,所以搞清楚来访者为何一味地“执迷不悟”是治疗能否有所突破的关键,为了能更加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看一封患者写给父母的亲笔信:

尊敬的父亲母亲:
人生真的有很多遗憾,过去的人和事,都已成了无可换回的过去。站在青春的最后一站,望着我灰暗的青春,我内心无比的痛苦,那么多美丽的时光却在抑郁中度过,我痛苦。
记得大学刚服用抗抑郁药那一阵子,一次我躺在床上整整4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拉,尿涨到难受,尝试了多次,我做起来又躺下了去,最终实在是撑不住了,才起来上厕所,当时,我真的很害怕,很恐惧,我明知道要上厕所,却无法爬起来,这是我从未遇到的状况,我害怕我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我走进了梦中的大学校园,可是,所有的一切并没有按照我预先梦想的进行,我吃饭很慢,怕同学说我,所以每次都很难吃饱,在学校睡觉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多少次彻夜无眠……
高效率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一堂课我最多只能听20多分钟,然后就没有注意力,只能睡觉。在很多同学眼里,我是一个怪人,上课睡觉,吃饭特慢,平时无精打采,经常看见我睡在床上。有时心境恶劣时,我会一个人背着书包在大街小巷和铁路闲逛,有时遇到同学都会躲避,所以很多同学不得不以异样的眼光来看我。
工作后总是头疼,心境不佳,影响工作效率,担心头疼,睡不着觉,而不敢太累,不敢加班,不敢喝酒,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基本已经放弃了升职的追求,只求开开心心上班,不想给自己平添压力。
为什么我会抑郁?是我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自小,我无论做什么事情,做的很好,却缺少你们的鼓励,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好或不好,于是我只知道努力,我确信,努力做好总不会错。但就算是这样,我内心依然自卑,只想通过努力做好来获得你们的肯定,这样就不断地苛求自己,要求自己做的更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小升初的时候,其实我的成绩完全可以考重点中学,但我不知道我的成绩有那么好,我以为自己只能上普通中学,当我将志愿交给老师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还有很多同学都对我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没有肯定,有的尽是打骂,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被父亲打,最严重的一次是,您在二楼邻居家里打牌,要我送烟下去,当时有朋友找我玩,一时忘记了,您冲上来就是一个狠狠的耳光,我的头砸到了门框上,碰出了一个口子,当时我跑到您身边嘶声力竭的痛哭,央求带我去医院,可是您仍旧继续打麻将,邻居见状还让您去,您一口回绝,后来还是一个邻居叔叔带我去的医院,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包扎的医生说我头部伤痕累累,这更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
小时候,无数次被打,您稍有不满就要拳打脚踢,我那时很恨您,恨不得哪天把您杀掉,所以初中高中几次和您打架,其实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记得初中的时候,只要是您做完饭,叫我回家,我没有按时回家,于是乎我突然就会遭到您的一巴掌,然后一顿脚,我哭都不敢哭,只能乖乖地回家。
还有就是你们经常吵架,吵架的时候还动刀子,记得有一次,你们闹离婚,父亲问我跟谁,我回答和妈妈,父亲立马把我在压在床上,准备拿刀子砍我,我怕,我真的怕。
有时候晚上睡着了,父亲喝了酒回来,就吵架,我就被吵醒,我却一直没有做声,竖起耳朵听你们在吵什么,我不敢做声,害怕卷入战争,更害怕你们吵得一发不可收拾。我觉得这种伤害很深,甜蜜的梦乡被吵醒,然后就紧张,一直难以入睡。
小时候还有一个事情,我一直都无法释怀,我很羡慕其他小朋友有爷爷和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上学有人接送,有人买玩具,有人疼爱,可是我没有。
小时候我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思维模式,更多的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但母亲没有教我如何乐观地看待事物,勇敢地尝试。我说出一个想法,母亲就会悲观地将各种坏的可能列出来,而不是好的。母亲也有强迫行为,一件事我明确地说了我不愿意做,但她还会不厌其烦的要我去做,只要她认为是对的,对我有好处的……
我自己也一直放不下这个病,其实这个病并未对我造成实质性地影响,我也过来了,工作虽不能说出色,但也还过得去,但自己总放不下这个包袱,永远被这个病牵绊。
第一次咨询沟通的问题:
1、需要自己很优秀,业务很精湛,需要别人的肯定
2、受不了别人的冷眼不耐烦和忽视
3、做不到谦逊,有一点爱表现,爱逞能。
4、越大的场合我越兴奋,越喜欢表现,但如果别人没有听我讲,我就担心是否我讲的不好,就会变得焦虑。
5、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任何事情我都要赢,哪怕是随便玩玩的羽毛球。

因为爱的缺失,所以他不得不通过把事情做好来博得父母的肯定,来找寻自我的价值及存在感,而如此的“努力”成了他人生的意义——只有把事情做的好,自己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只有博得别人的肯定,自己才可以抬起头来做人;只有超越他人,人生才有意义……所以,他总是逼着自己做的优秀,结果因为太注重结果,他每到大考就变得非常紧张,高三还因此陷入失眠。因此,他把工作和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归结为失眠及状态不好,似乎状态好了,他就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就可以赢得别人肯定。当然,他就好像赌徒一样,总有赢的时候,此时他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肯定,似乎他终于摆脱了过去的自卑感与无价值感,此时他好像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似乎他可以一览众山小了,似乎他已经不再是原来软弱无力的他了——他成了一个强者,可以保护自己,甚至可以把他人踩在脚下的强者。但如此的幻想总归会被现实所打破,毕竟他一直都是他自己,毕竟他所有的努力并不能塑造成一个全新,全能,完美的自己,所以他注定有不完美,注定有失败,注定有不肯定他的人,结果他刚刚维系的幻想打破了,就好像一个赌徒,刚尝到了胜利的甜头却遭遇惨败一样,但他不会就此罢手,他依然会从头再来,因为他别无选择,他只能继续通过“走老路”来摆脱内心中的恐惧与自卑,因为连他自己都无法接纳如此软弱可欺的,无能无用的自己。

人类的一切行为不是出于爱,便是出于恐惧。

因为恐惧被伤害;恐惧被贬低;恐惧没有价值;恐惧没人来爱……所以患者不得不伪装、表演、压抑自我真实的情感,以获得来自于他人的接纳,并且他也不得不通过强迫性地努力,把事情做好,以换取别人的肯定与尊重。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有安全感,只有这样做,他才能换取别人的爱与接纳,才能摆脱过去给他留下的阴影,才能摆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恐惧,才能摆脱在内心深处这个连他自己都无法接纳的软弱可欺、无能、不可爱,无价值的自我。但因为他的努力不是出自于对自我的爱,而是出自于对真实自我的恨,和“原形毕露”的恐惧,所以他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他的努力不会使自己“蜕变”,只能让自己落入到自掘的坟墓之中——被各种“奇怪”的症状与情绪所困。

一位男性患者,他现在的问题是担心自己会杀了别人的孩子,但自己还不知道。比如,把人家的孩子从桥上扔下去,或开车撞死了儿童,前几天看到新闻说一个井盖没有盖好,结果一个小孩掉下去死了,结果他就开始担心自己会故意把井盖移开结果孩子掉了下去……结果他整日惴惴不安,走路的时候手都不敢拿出来,生怕自己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做了什么“邪恶”的事情自己还不知道,开车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因为他经常要关注倒车镜以“确定”自己是否撞到了孩子,每天回到家里还要一遍一遍地思考自己一天都干了什么,是否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做了什么“坏事”,结果他都无力工作,整天躲在家里。就算这样他都觉得不安全,都担心自己杀了某个孩子,所以做饭的时候都要检查,看看是否有孩子的肉块在里面……
开始的几年他一直进行药物治疗,但症状却有增无减,反倒越来越泛化,所以最后他不得不进行心理治疗。当然他治疗的目的是去掉这些“坏”想法,这样就可以绝对地“确定”自己并没有做这些事情,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了。
其实,治疗就像是“无间道”,他眼中的“坏人”就真的是坏人吗?他眼中的“好人”难道就没有嫌疑?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坏”的想法,比如强奸,杀人,抢劫,甚至是乱伦。正如一位伟人说过,如果用一个人的梦或幻想来评价一个人,那么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罪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想法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为什么会恐惧和排斥他内心中的想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人的过去,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他谈到父亲是一个暴君,只要犯错,或没有犯错就会打骂自己,父亲的口头禅就是“妈#¥”,并且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但他自己却做不到,但可悲的是妈妈却站在他的那面,所以从小他就是孤立的,任何事情都是他的错,而在父亲的眼里,他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一个废物。为了博得父亲的爱和接纳,他从小就很乖,努力帮助家里干活,十三岁就开始做饭,在村里人的面前也非常有礼貌,懂事,但所有的努力最终也没有换来父亲的一句肯定的话。不过外人却都很喜欢他,因为他从来也不做坏事,只做“好事”——他会努力把他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到无懈可击,也会对每个人有求必应,并且他也是一个非常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人。
因为学习不好,后来他参军了,在部队里他也非常优秀,受欢迎,技术也过硬。复员后,父亲也没有帮忙找工作,他只能到了派出所帮忙,因为他能力强,所以无论是民警和外面混的人,都会给他面子。但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彻底和父亲决裂了——他父亲竟然想非礼他的初恋女友。当女友和他说了这件事之后,他非常愤怒,想要打父亲,但拳头最终还是没有落下去,不过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也就不再叫“爸爸”了。而当母亲得知后,不但没有为他讲话,还和他说:“男人见到漂亮女人,有几个不动心的?”从此,他对母亲也死心了……
因此他也开始自暴自弃,开始在街上混,不过他和别的混混不同,他从不做坏事,只是喜欢打架,因为他父亲就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人,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欺负自己,就算自己会被打。混的时候因为很风光,所以会有很多女孩自己找上门来,但有一个女孩把他吓了够呛,虽然那个女孩也是自愿的,不过开房之后却哭着走了,之后他就开始担心对方会不会告他强奸,虽然两个月之后都没有任何动静,不过这件事他一直担心了两年,就好像现在会一直担心自己会把孩子杀了一样。
其实,他所有的“症状”都可以归结为他不允许自己做“坏事”。因为如果强奸,或杀了孩子,他就会成为一个罪人,一个恶人,而之前他一直在别人面前在扮演一个好人,一个有能力的人,甚至是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他真的做了那些坏事,那么他苦心经营的良好形象就会毁于一旦。如果是这样,他就会失去身边所有的尊重和爱,他也会再次成为童年那个不被父亲喜欢和接纳的可怜虫。因为恐惧,所以他不得不确定,不得不确定万无一失,所以他总是要很理智,很清醒,因为他担心自己神志不清做了“傻事”,那么自己这么多年所苦心经营的一切都会毁于一旦,他又不得不直面内心中深藏的自卑与恐惧,就好像落入万丈深渊一样可怕,所以他才会强迫性地要求自己清醒,才会一遍一遍地去确认自己是一个“好人”,只做“好事”,没有做过任何“坏事”。他也谈过,他之前经常做的梦就是自己在云端,但非常恐惧从云端陨落……
所以努力做一个被人看得起的人成了他摆脱内心中深层次自卑与恐惧的方法,这成了他人生的意义。被人看得起,成了他自我救赎的方法,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解决法”。

“解决法”,看似解决,实则就好像吸毒一样,只会让一个人一步一步更加陷入深渊。但就如同一个吸毒的人一样,他只顾眼前,只要能让他眼下好过一些,让他做什么都愿意,结果他一直被心中的恐惧所驱使,成了心中“魔鬼”的奴仆(此部分,参见“心病:与魔鬼的战争” /Article/ycjp/ycwz/201406/24199.html)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患者给我写来的信:

王老师您好,我今年28岁,患社恐5年了,刚开始患的2年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这个病,没有任何治疗,后来确诊是社交恐惧症,从那时到现在吃了2年零1个月的乐友,目前社恐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感觉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治愈心里的伤,心里的恐惧感还是存在的。
成长过程中的自卑性格体现:
1. 小时候性格内向腼腆,从上小学开始,遇到看起来很聪明或者是长得好看或穿的很好的女生,在他们面前就会自卑。
2. 上初中时偶尔会注意自己的余光,因为小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不自然的会用余光观察旁边的同学,心里有种莫名的压抑,不过程度不是很严重,就一直都没在意,后来慢慢就不会在意余光了。不过还是跟小学一样,在上述那些女生面前自卑,不敢主动跟她们说话,说话时也不敢看他们的眼睛,觉得他们看不起我。
3. 上高中时上述跟女生相处时的自卑依然存在。又多了一项,就是觉得所有的男生都在看我,自恋的觉得他们都喜欢我,但一旦跟他们对视或者是说话时,又觉得他们都很讨厌我,当时从来不敢主动跟男生讲话。因为这些原因高中三年心里也一直有些压抑,当时只是想我的人生就这样过了吗?因为性格内向害羞,从来没有跟任何一个人沟通过我这些心理,就这样直到高中毕业上了大学。
4. 上大学后对上述面对那些女生时的自卑心理更加严重,更加不敢主动跟她们交往,即使是他们同我说话,我也不敢直视她们的眼睛。所以为了自尊心,大学时我就很努力的学习,还每年都拿学校奖学金,每当跟同学交往的时候我都是硬着头皮,只有心里想着我学习比他们好这点唯一的优势时,心里才会稍稍放松些。除了这些,那时还有病症就是,比如在宿舍里坐着,哪个室友稍微用力发出点响声,比如把书重重的扔在桌子上了,我就心里一惊,觉得她是在扔我,我就跟受惊的小老鼠似的一动不敢动的,心里很害怕,虽然他扔书只是一个无意的动作。还有就是跟同宿舍的女同学混熟后心理压力没有这么大,但是每当别宿舍的女同学来我们宿舍玩时,从她进门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她在盯着我看,觉得她很讨厌我看不起我,眼神还是那种蔑视的(可能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但我是这样想的),我当时就像被孙悟空说定了一样,全身僵硬,一动都不敢动。记得有次做梦梦到被人嘲笑被人说,我直接从梦中哭醒。另外上大学时对男生的敏感程度比上高中时缓解了一些,敢跟男生说话了,但是对那些性格开朗长相帅气,受女孩子欢迎的男生我同样不敢跟他们说话。
5. 在大学要毕业的那年,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眼睛不敢看所有人的眼睛了,包括熟悉的家人和朋友,内心还伴随着恐惧感,就是有人用绳子把我的心系起来然后不停的往上提那种感觉,恐惧时身体一侧会觉得很沉。正式毕业后开始上班,恐惧感就越来越严重,后来发展到不敢直视电视上的人,甚至连小猫小狗的眼睛都不敢看,更离谱的连路上的车的车灯都不敢看,觉得他们都在鄙视我,看不起我,不得不跟人对视的时候我都看一眼眼神就闪躲了,怕他们看出我的不正常,而且内心特别的恐惧,有时甚至恐惧到呼吸困难。除此之外,走在路上,如果对面是个男的还好些,如果对面来个女的,我就心里像万箭穿心一样痛,觉得对面来的女的在看我,在审视我,而且会觉得我像是一个怪物,我心里会特别特别的恐惧,整天走在街上就像过街老鼠一样,时刻都战战兢兢的。当时我也不知道我的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心里隐约觉得自己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惧症,但是我谁都不敢说,也没有钱去看医生,因为知道心里疾病就医花销非常高,再加上自己心里根本就不承认自己会得这种病,所以就没有治疗。但是每天都很痛苦,比如在公司一个女同事对我撇了一眼就能让我痛苦好久,回家后还会伤心的痛哭一场。没有其他办法,我就每天晚上回家上网查看有关社恐的文章和视频。当时在网上发现了您写的文章和视频,我如获至宝一样把它下载到手机上,每天都一遍一遍的看着,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社恐,经过每天的阅读和思考,我从您的书和视频里也了解到了社恐是什么回事,也知道了一些道理,但可能当时我的社恐太严重了,还是没能从中彻底领悟,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就一直这样每天都在痛苦和恐惧中度过了3年,有时走在马路上就想来个车把我撞死算了,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这3年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有一天觉得实在撑不下去了,不能再这样痛苦的过下去了,就鼓起勇气去治疗,当时找了当地比较有名的精神科大夫,她给我做了一系列诊断后,确诊我是得了社交恐惧症,然后就给我开了乐友,一开始是一天吃两片,后来慢慢减量,到现在已经吃了两年了(现在是吃4分之一片),看过医生后我就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药上,就等它发挥作用,不过吃了两年症状确实有所缓解,没有以前那么怕人了,但是在跟人接触中,还是会有恐惧感存在的。
因为骨子里的自卑感,所以她总是觉得低人一等,害怕别人的看不起,甚至就算别人一个眼神,他都会觉得别人已经看不起她了,所以她的“解决法”就是逼迫自己去讨好他人,委屈自己,试图把所有的事情做好,以博得别人的肯定。但就算是这样,她依然没有成功地摆脱内心中的自卑与自恨,毕竟无论他多么努力,总还是有比她优秀、漂亮、更受人欢迎的人,所以每每遇到更优秀,或更厉害的女生,他就会越加紧张和压抑,因为这会激发出他内心中的自恨及被她们所否定的恐惧。
虽然她的“解决法”并没有成功地帮他摆脱自卑与自恨,但她别无选择,所以,他不得不试图讨好所有的人,试图做好所有的事,试图把自己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女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内心中的自恨,才能找到一些内心中的平静,才能让自己少一点被别人排斥和否定的恐惧。
为了找到他自恨的来源,我们回顾了他童年的经历。
其实她的妈妈就是一个骨子里自卑,表面自恋的人。虽然她妈妈长得漂亮,但拍照后总是会担心自己表情不好,或身材不好,也整日惴惴不安自己的这些小瑕疵会被别人看到,甚至要一遍一遍地和女儿求证自己的照的如何。但她妈妈又是一个不愿承认错误的人,如果别人否定了她的观点,那么她就会不断地和别人说,直到对方接受她的观点。而且妈妈从小就给她补脑子(吃各种保健品),害怕女儿笨,如果她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失败,妈妈还会和别人找理由,说不是我女儿笨,只是她昨天没休息好等等。她父亲这个人很严肃,也很苛刻,从小就感觉他不喜欢自己,比如带自己去医院,别人问他来干啥,他也总是恶狠狠地说:孩子总是生病。一次他看到他和朋友的小孩玩的很好,就想到以前他从来没有如此温柔地对待过自己。并且做错事情,就算没有做错,他也总是会不断地说自己不对,所以从小他就没有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爱和肯定。虽然妈妈是爱她的,但妈妈的爱却是一种畸形的,有条件的爱——只有做的好,才能赢得妈妈的肯定,不然就会成为妈妈眼中的笨蛋。因此,她总是觉得自己笨,因为按照母亲的话说就是:聪明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所以他做错了事情,就会觉得自己笨,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因为她内心当中已经存在了一个绝对完美和聪明人的“模板”,似乎只有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获得他人的爱和接纳。
因此,“绝对聪明、完美的自我”成了她的“解决法”,所以她无法忍受哪怕一个人的否定;她也无法接受自己哪怕一丁点的不足;也无法忘记自己犯的任何的错误。所以任何缺点、错误、否定在她的心中都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而她获得的成功,肯定却变得轻描淡写,似乎是应该的和情理之中的一样。所以她才会活的如信中所谈到的那样纠结,那么恐惧,那样不安,那样自卑。因为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完美的梦”,所以在内心里她是否定自己的,是憎恨自己的,也会把如此的憎恨外移,认为别人也是如此讨厌她。
虽然有时“清醒”的时候,她也能意识到没有人能不犯错误,也没有人能赢得所有人的肯定,更没有人能成为那个永远的“第一名”,但因为恐惧,恐惧成为妈妈眼中的笨蛋,爸爸所讨厌的那个人,所以她不得不逼迫自己继续这个本无法实现的梦,因为她不敢从梦中醒来,如果醒来的话,她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如此无能、不可爱、无价值的自我,她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并不是一个“聪明人”,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注定不会被所有人喜欢和接纳……

恐惧,因为恐惧我们选择逃避,最深层次的逃避就是“逃避自我”。但就如同孙悟空无法挑出如来的掌心一样,我们怎样挣扎也无法摆脱自我,所以就不停地在“真实的自我”与“理想化自我”之间挣扎与纠结,成了一个生活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人,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

想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的道理正在于此吧。

因为爱的缺失,从小患者就会缺乏自我价值与自我认同,内心中就会产生被否定和排斥的恐惧。为何减轻内心中的恐惧,他会找到各种各样逃避恐惧的办法,比如,把自己变成一个乖巧,可爱,努力,道德,孝顺,成功的人,这样他就会赢得周围人的肯定和尊重,这样他就可以依赖这种外在的肯定来减轻内心中的自恨与无价值感。但“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长不了”,一个人注定无法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就好像一头驴怎么努力也无法成为一匹马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注定是凡人,所以他总有维系不下去的一天,假面具也总有被撕掉的一天,所以内心中的恐惧被再次激发,所以他才不得不求助于治疗。
但治疗不是对原有“解决法”的维系,反倒是放弃。不过,这其实是和很多患者求治的动机是相矛盾的,毕竟正如上面这位患者,他来治疗的目的不是面对一个“苯自己”,而是通过治疗把自己变成一个“聪明人”。害怕杀了孩子的患者当然也不是为了直面一个不确定的现实,而是要继续活在“好人”的面具背后,这样就可以继续用别人的肯定来摆脱或掩盖内心中的自卑与无价值感了。所以,当我告诉他,治疗不能帮他去掉这些“坏想法”的时候,他内心中也对治疗开始失望和怀疑了起来……但治疗终归是帮助人“戒赌”的,而不是教给人“赌术”,所以治疗没有“捷径”和“神奇的方法”,虽然这些是大部分患者所渴求的。

既然如此,那么治疗是如何帮助一个人的?治疗可以给我带来什么?

其实,无论是自我治疗还是心理辅导,其目的只有一个,放弃原有的“解决法”直面内心中的恐惧,活出本来的自己。简单来说就是找回真实的自我。
话说的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很难。毕竟放弃原有的解决法,就好像让一只乌龟从壳里爬出来一样可怕(当然这个例子也许有些不恰当,但也可以说就好像让一个人从防空洞出来,走进一个被轰炸的城市一样可怕)。所以这成了很多患者无法治愈的瓶颈。
这里的难点有两个: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解决法”的存在,自己一直通过“自欺”来逃避内心中的恐惧,和本来的自己。第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那么就要有勇气直面现实,放弃原有的解决法,接受本来的自己和面对现实。

具体一点来说,对于害怕伤害孩子的患者来说,就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恐惧其实是来自于形像受损,而如此在意自己的形像和别人看法,其实是来自于自己一直躲在一个“好人”的面具背后,通过别人的肯定来逃避内心中的无价值感。所以关键不在于自己是否会真的伤害孩子,这些“坏想法”是否可以去掉,而在于要从“好人”的面具背后走出来,活出本来的自己。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那么还需要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勇气”——直面他人的否定,和直面本来的自己的勇气。毕竟,放弃了“好人”的面具,就有可能被别人否定,就可能会遇到他人的排斥,这一切都会引发和父亲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自卑与无价值感,进而引发他内心中更为强烈的恐惧感。但直面内心中的恐惧是接纳,甚至是爱自己的前提,如果都不敢面对自己,如何才能重新培养对自己的接纳与爱?没有真正内心中对自己的爱与接纳,如何能摆脱原有的“解决法”,而且我们也失去了用“新视野”取代“旧眼光”的机会。就拿这位患者来说,也许就算他不再做一个好人,也同样能得到他人的接纳,依然可以赢得别人的爱,但如果他不卸下面具,他就永远丧失了如此感悟的机会,依然会认为他获得的一切的爱,都来自于“好人”的面具,那么他就更不敢从面具背后走出来,更加依赖原有的“解决法”。
对于最后一位女患者也是如此,如果他不放弃“完美自我”的伪装与幻想,不以本来的面目与他人相处,如何能发现真实自我的“美丽”与“价值”?就会依然按照老眼光(父母的眼光和评价)来看待自己,永远无法真正的认识自己,永远无法做到对自己的爱与接纳,也注定失去了用“新视野”来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和可能。

所以,说到底,心理治疗,就是“爱”的治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3

青少年抑郁症的调节方法

1.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重要资源,对个体积极面对困难、克服心理障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学生而言,一个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环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教师和家长应当引导青少年与正直、善良和有健康心理倾向的人接触,这样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绪。

(2)学校和家庭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情绪表达机会,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

(3)教师应该对青少年的正面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以避免青少年因得不到重视而产生心理冲突。

(4)鼓励青少年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保护自己。

2.意思疗法

所谓“意思疗法”,就是通过纠正不正确的思想,抑止或改变那种过分的、狭隘的情绪感应。情绪抑郁的中学生,其痛苦的根源在于不正确的消极思想总是包含着对问题的严重曲解,思想里弥漫的消极感占据着支配地位。“意思疗法”的主要精神就在于“自尊”“自信”。必须正确看待自己。

每一个人都知道“自我”是最重要的,可总有些人不尊重自己、不爱惜自己。他们可以喜欢朋友、喜欢知识、喜欢自然,却不愿意喜欢自己。如果他们不快乐,那么何不把自己当作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来对待呢?

“意思疗法”是一种比较易行的方法。情绪抑郁时,可“武断”地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对。要从好的和积极的方面着想,以微笑面对痛苦。学会宣泄不良的情绪和苦闷,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美国有一位心理医生做过一个实验,他把44名患有抑郁症的人分成两组,同时接受为时 12个星期的治疗。其中有一组采用“意思疗法”。另一组则服用当时认为最有效的抗抑郁症药物。接受“意思疗法”的19 名患者中,有 15 人完全康复了;而接受药物治疗的 25 名患者中仅仅治俞了5人,有8人由干药物的副作用而退出。可见:“音思疗法”是摆脱抑郁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健康心态

心境平和、心情舒畅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青少年要正确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学会采用理智、转移、升华、宣泄等方法调节和控制白己的消极情绪,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逐渐改掉不良的性格特征:合理地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懂得根据环境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行为和目标。

当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自己既定的目标时,就应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调整,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直面人生,公正地看待失败和成功,能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才能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做到不为世俗所媚,不为流行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惑,不为富贵所淫,不为失败所困,以宽容大度之心待人,以豁达饱满之情处事,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

4.创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

预防抑郁最重要的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由于青少年还不是成熟的人,他们的父母仍然对其情感或情绪状态负有很大的责任。身为父母应设法了解并关怀中学生的心理,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使他们保持健康、愉悦的心境;帮助中学生具备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创造机会让他们独立处理问题,以便他们能摆脱对父母,家人的依赖,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与此同时,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宜给青少年过重的压力,既要重视中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尽力创造良好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情感氛围。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健康情绪

学校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校风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多彩又积极健康的科技、文体和娱乐活动等是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因素,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愉快的心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心理平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情绪的感染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情绪。校园内适当增设健康安全的娱乐场所及设备,以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预防抑郁情绪的出现。

以上就是关于青少年抑郁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第2个回答  2019-05-20
青少年抑郁症也是比较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目前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素质因素有关。某些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可以诱发青少年抑郁症,也可以表现为明显的情绪低落。患者可以出现入睡困难或者早醒,患者思考问题感到吃力,对学习的兴趣下降,记忆力减退,患者体感法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严重的青少年患者可以出现厌世观念或者出现自残、自伤、自杀行为,其治疗以心理治疗和抗抑郁剂治疗为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第3个回答  2020-04-17
作为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年龄段中,青少年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抑郁症的表现,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身体甚至心理健康。那么,到底哪些是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呢?对于这个问题,我院的医学专家解释说,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四大方面,它们是:
情绪反常
其实,最为典型的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莫过于抑郁情绪的出现。患者通常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交往,缺乏学习积极性,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也觉得感到平淡乏味,甚至离群索居,自我封闭。患上青少年抑郁症的女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无来由的悲伤,而男生则变得暴躁易怒。
总不舒服
有些隐匿性的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不会表述为情感方面的问题,而是表现为身体上的不适。这种“ 病” 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许多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尽管吃了许多药,“ 病” 仍无好转的迹象。
厌学感强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还可从患者的厌学情绪上看出端倪。学生出现轻度厌学情绪很正常,但如果总认为周围的一切都不顺心,觉得别人都在跟自己作对,甚至执意休学,这就是一种病理性的逃避和退缩,需要加以治疗。
自杀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患者会出现自伤和自杀念头。重症患者表现为反复的自杀意念及行为,自杀末果者,如果只抢救了他们的生命,而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他们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自杀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长期发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性,那么及早治疗才可以及早的康复,希望大家都要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患者在家长的陪同去正规的医院检查、
第4个回答  2020-06-06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这段时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心理活动逐渐从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探索,转化为对自身的理解与认识,青少年方面,‎中‎欧‎国‎际心理咨询‎更‎专‎业,‎更‎有‎效,治疗有药物和辅导等方式,药物一般是三甲医院,辅导是机构,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内容变得丰富、复杂但稳定性差,加上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外在可表现为易冲动、易烦躁不安、发脾气或者孤僻少语。

青少年抑郁家长怎样帮助她走出来
4.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孩子参与身体活动和健康的饮食习惯。研究表明,运动和健康饮食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减轻抑郁症状。5. 提供支持和理解:抑郁症常常伴随着自责和内疚感,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他们可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并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上。6. 寻求专业...

青少年精神障碍怎么治疗好
青少年如果出现精神障碍,可以选择综合治疗的方式比较好,也就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对于较轻的精神障碍,比如神经症性的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可以先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因为青少年心智发育还是处于一个不断地进步的阶段,心理治疗对加快青少年的心理成熟都是有好处的,而且也可以...

青少年抑郁症吃什么药好:情绪不稳睡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季建林-抑郁症吃什么药

青少年有抑郁症,家长怎样帮助他们走出来?
如果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走出抑郁: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的不安感。如果家庭环境中存在冲突或紧张情绪,需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或其他不愉快的事情。2. 建立支持系统:家长可以寻求其他亲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青少年重度抑郁症需要如何用药治疗?
轻度抑郁症是治疗的起点,心理疗法作为首选,许多大型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师都具备专业的辅导技巧,他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方法,帮助青少年理解并调整负面情绪,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然而,对于那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药物干预不可或缺。比如,氟西汀、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等抗抑郁药物,它们在全球...

青少年抑郁一般持续多久能有好转
1.半年:如果青少年是轻度抑郁症,会产生情绪低落、易怒、疲劳、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儿童静坐疗法。同时还要鼓励青少年积极思考、积极参加活动,尽可能保持乐观和健康的心态。大概半年就会治愈。2.一年:如果是重度抑郁症,会出现长时间的情绪...

青少年抑郁该怎么办
1、不要给抑郁加码 可能有部分青少年是短暂或者是相对轻微的抑郁症,一般产生这种情况,建议大家不要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进行治疗。一般经过自我调节,能够有效的改善,其实人们在产生问题的时候,还需要不断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2、尽量不要使用药物 可能有些青少年他们会非常伤感,甚至会缅怀一些不如人意的...

青少年抑郁症如何治疗?
1. 药物治疗: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抗抑郁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这类药物具有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的特点。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循医嘱,切勿随意增减剂量。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包括认知...

治青少年抑郁症的药
治疗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相关药物。当然也有西酞普兰、盐酸度洛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等药物,也对青少年抑郁有比较好的效果。在青少年抑郁发作期间一定要做到定期复诊,抽血化验、检查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看这种药物对...

青少年轻度抑郁症怎么办
青少年轻度的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以及自我调节,使抑郁症的症状得到缓解,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可以使用抗抑郁的药治疗。青少年轻度抑郁症的具体表现,往往是有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学习能力下降、食欲下降、不想讲话、交往障碍,明显的可能会有自残这种想法。如果消极的现象不是很明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