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如题所述

猜测是人们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对新问题的分析、归纳,或将其和有类似关系的特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判定、推理对新问题结果作出的估测。猜测是数学理论的胚胎,许多伟大的数学家都是通过猜想发现了别人都不曾发现的真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认为摘要: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实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此可见猜测是发展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那么,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摘要:
一、 发掘教材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猜测喜好。
闻名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过摘要:"稳定的喜好是人产生能力的一种证据。"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首先必须激起他们的猜测喜好,学生自主、自愿地去猜,去想。如教学<比长短、高矮>时,我没有按教材中的直接由图引入,而是将一支铅笔藏在背后,然后提问摘要:我的铅笔长还是短?学生一脸茫然,我激励他们摘要:猜一猜?多有趣的新问题,学生的喜好一下被提起来了,抢着猜摘要:长、短。还有的说摘要:不知道,因为没有比较。我紧接着又提出摘要:猜一猜,我的铅笔和你的比较,谁长?谁短?学生马上争着来和我的铅笔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把握了比较的方法。整个过程学生通过有趣的猜测,对知识进行了主动的探究,争做学习的小主人。
二、 挖掘教材,增加猜测的机会。
教学法认为摘要:对培养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能力而言,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重要。而传统的教材一般只有理论的复述,缺乏猜想的空间。教师作为引路人,应深入钻研教材,比教材中挖掘出适合猜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猜测的机会。
1、 利用教材中的已有素材,改变其陈述方式,对学生进行猜测练习。
对培养学生探究新问题能力而言,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使他们提出猜想,教师首先必须做出示范,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猜想。如教材中<分和合>的练习一般是留几个空给学生填,形式比较呆板,做得多了学生会觉得乏味。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摘要:一个数是由3和5组成的,它是几?一个数可以分成3和3,它是几?从而引起了学生猜谜般极大的喜好,同时也练习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然后,我又要求学生摘要:你能像我一样说一个数给我猜吗?这下,学生的喜好更高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出题让我猜。通过模拟,学生的自我猜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2、 将教材中理论化的知识有意识地还原,变成可猜测的教材。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远比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接收者来得重要。书中的数学理论,虽然没必要都要求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变为自己的直接经验,但其中一些易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理论,教师不妨将它们还原,促使学生通过猜想来验证它。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对于余数能否比除数大的新问题,可以交给学生猜想。学生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以及对除法的初步熟悉,便知道,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还可以再分一份。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证实新的理论,这远比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有效得多。
3、 适当改编教材的呈现方式和顺序,加大学生猜测的空间。
如四年级的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是通过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可学生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我在刚上课时对学生劈头就问摘要:乘法里面有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什么?学生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开始猜想,假如有,该怎样证实;假如没有,那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没变又该怎样解释。没过多久,有学生就举手了,他说,有,因为加法里面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另一名学生马上起来补充,因为二年级学乘法口诀时一句口诀对应两个算式,所以乘法有交换律。同时,他们还举出了大量的例子进行验证。短短一堂课的时间,学生不仅熟悉了乘法的交换律,同时也了解了乘法的结合律。并能利用数学语言清楚的产明自己的观点,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 加强猜测练习,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异开始的,而"真正的数学家经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进行猜想。"只有当猜想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了。
1、 课堂中应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猜测练习。
猜测练习应从低年级就开始着手。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好奇心是最强的,教师要小心地呵护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猜测他们所能了解的知识。并应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如游戏,猜数字,猜大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于他们的猜测练习,使他们渐渐将猜测当成一种习惯,看到什么都能进行猜想。
2、 将教师猜想转变为学生猜想。
在练习的刚开始,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猜想,而后通过练习,使学生养成猜想的习惯,从而在课堂上总能听到学生提出的猜想和新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论证。如能达到这一步,那课堂将真的以学生为主,教师只在其中起导向功能。
"学贵在疑",假如教师能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那么学生的学生将变成一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0
通过学习,分析,见识等等方面

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和直觉能力
首先,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想象能力和直觉能力。学生(至少是一部分学生)对于某些问题能作出很好的猜测,或者说具有很好的直觉能力。“在数学中确实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要说明为什么有时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能否因此而提出这样的结论:“应少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有些...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理猜想,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对学生提出的独特猜想,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予以适当的评价;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猜测,教师应注意引导、帮助修正。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经常开展操作、实验、观察等数学活动,让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行: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应当放下权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友谊,将学生视为教学中的平等参与者。当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支持时,他们将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疑问,即使这些疑问可能错误。对于学生的提问和猜测,即...

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
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猜想与假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明白提出假设不是凭空乱猜。因此要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就必须鼓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测或假设。建立假设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联想和想象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猜测、探索,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对于平行符号“\/\/”的使用,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若用其他符号表示平行,会带来哪些不同,从而深刻理解符号的含义和作用,激发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培养数学想象和联想能力是数学创造性的源泉。在数学...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
一、借助观察与实验提出猜想 通过观察,能开动学生的思维,在观察中进行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观察与实验地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剪一剪、量一量、做一做等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变化规律,提出全理猜想。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让学生以三条...

怎么培养小孩子的直觉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直觉思维是指对事物的直观感觉,所以教师应培养小学生的猜测意识,让他们敢想敢猜。数学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猜测也是解题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做出判断。当然,猜测不是胡乱猜想,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的过程,是借助规律进行的合理推测。例如这道应用题:在一个饲养场中...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推理能力
因此,应该要尽可能的拓展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生活与活动中也有着“学习”,有合情推理在其中,让学生们逐渐的养成爱观察、猜测,善于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经历了“折纸——猜想——计算”这样的一个过程后,再引入乘方的概念:现在有一张...

在统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理推断和预测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即使在平面图形性质(定理)的教学中,也应当组织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做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与原来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标准》加强了空间几何的有关内容,并给学生...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对实物、教具、挂图的观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2、学生动手实验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3、在教学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比喻之中。4、在课堂讲解时,用恰当的手势唤起儿童的想象。5、情境体验,引发学习动机。6、大胆猜测,唤起直觉思维。(三)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