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语言和思维究竟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什么是语言,或许是还在争议的命题,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比如:

    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甚至有人认为语言出现后还干扰了纯正的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或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

    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

    ……

    这些争议的存在,说明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在科学上未知的命题,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语言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语言至少对于我们来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我们是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而对于儿童的发育来说,语言的发展对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大脑两个半球的专业化过程与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较小的偏差也可能引起语言障碍,如功能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而在孩子习得语言之后,语言的发展与思维认知发展不一致时,也会造成儿童口吃现象,但大部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消失。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儿童语言发育自然还包括语音从不清楚到清楚的过程,因为每一个音素就是一个发音动作,一个音素区别于另一个音素就是发音动作的不同,音素再组合成音节,要想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就要有更多的音素,就需要有更多的发音动作,而不同的发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靠舌、腭、咽、齿、唇等发音器官肌肉的非常精细的控制,对肌肉力量与协调性的要求非常高,相对熟练掌握手指抓握等精细动作,熟练掌握发音动作要难得多了,所以在儿童语言发育过程中,从孩子开始学习模仿发音到完全说清楚话一般需要两到三年之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然孩子的听觉系统出生前就完善了,在开口说话之前,听觉系统不断接收外界信息传递给发育中的大脑,这个过程促进了大脑发育,听觉接收的信息和大脑的发育同时也为孩子开口说话打下了基础。而从孩子开始开口说话,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着大脑发育。致力于语言障碍矫正工作多年,我们遇到过很多语言障碍患者往往伴随着理解能力的缺失,比如听力障碍引起的语言障碍,智力缺陷引起的语言障碍,而随着语言训练,语言进步反过来也会对智力认知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人类发展出了语言,而语言发育的过程与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同步,从而使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被概念化、系统化,提高了思维的效率。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最常用的工作,同时它也是社会性的产物,也许不能说是文明的起因,但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因为它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文明得以传承的工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7
一个人置身于社会,无论工作、学习、生活,语言均是实现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口才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口才的好差,往往与人在儿童时期语言思维的培养密切相关。
全世界的人平均起来,每人每天最少要说一个小时的话。按着这个统计数字,人的一生中将有3年时间在说话,而4岁是最爱说话的年龄。人们把这段年龄的儿童比喻为“闹山麻雀”是有道理的。他们学话,就象玩玩具那样感到好奇、有趣。
瑞士学者多哥特·埃拉慈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4岁是培养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年龄。他对儿童的语言思维过程做了如下概括:如果1个1岁婴儿会说3个单词,那么1岁半时就能记住26个词,从4岁到4岁半时就已经会说920到1240个词了。因此,为使孩子将来有好口才,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亲属,都应该在孩子的儿童时期,特别是4岁时,侧重进行语言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多和孩子说话。并注意讲话题材的选择,词语的重复率要高,语言的趣味性要浓,逻辑性要强。不要说废话、粗话和脏话,要注意语言的纯洁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另外,对有口吃习惯的孩子,要注意语言培养,家长要有耐心。因为口吃的儿童怕被别人讥笑,容易养成羞怯、自卑、孤独和退缩的性格,从而影响语言、思维的发展。所以要慢慢地引导,帮助他树立信心,主动练习,养成从容不迫的发音习惯。怎样注意发展幼儿的“情境性语言”。
3、4岁以前的幼儿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往往不能连贯地按一定逻辑顺序进行,而是想到哪谈到哪,内容断续,有时还伴有手势、表情等。这种需要听话人根据当时的情境、审察手势表情才能“听”懂的语言称“情境性语言”。
据研究,在6岁以前的幼儿的语言中,情境性语言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主要由于幼儿掌握的词汇还不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高。但它在幼儿的直接交流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情境性语言能否充分发展,直接影响到幼儿连贯性语言的发展。
在情境性语言中,指示手势、面部表情、语气等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幼儿语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教育,部分幼儿在语言交际中会过多地借助手势和面部表情来替代语言表达。如:幼儿把嘴张开,并发出“啊啊”的声音,大人就急忙给幼儿拿他爱吃的东西,幼儿用手指向玩具,只要说;“给我”,大人就立即去取玩具。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幼儿用举起食指表示要去厕所,吃饭时用举拳头表示要馒头等,手势代替言语的情况。这对于2、3岁的幼儿来说,长此以往,不仅影响言语的发展,也会使幼儿在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落后于同龄儿童。对此,成人要帮助幼儿充分发展情境性语言。最简便和实用的方法就是“装糊涂”,即大人在与幼儿交往中,对幼儿的一些手势、表情和简单的“啊啊”声装着不懂,促使幼儿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方式。如:幼儿用手指着书架上的玩具,用恳求的目光看着你,你这时别忙着给他取玩具,而是装糊涂,问他要什么,也可以提示他:“告诉我,你是要书看呢,还是要小熊玩具?”用这种方法对那些懒得说话的幼儿进行训练,既能帮助他充分掌握情境性语言,又能激发幼儿主动表达的积极性。
另外,也可以用谈话法、复述故事法帮助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儿童掌握语言 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语言和思维有什么联系?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区别?总的来说,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思维的成果要靠语言来储存和表达。有了语言,个人思维成果才能成为集体的智慧,有了语言,前任和...

如何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究竟有什么关系
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或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这些争议的存在,说明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在科学上未知的命题,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语言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语言至少对于我们来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我们是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而对于儿童...

孩子语速快是因为思维发达吗
孩子语速快是因为思维发达吗首先,孩子语速快可能和发育有关。儿童的大脑和语言中枢正在不断发育,而语言是一项复杂的技能,需要各种大脑区域的协同作用。因此,有些孩子在语言发展的早期表现出语速快的特点。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思维发达,只是在特定的生理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其次,孩子在成长过程...

语言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意义
3、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语言对于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表达是思维过程的输出,而语言的理解则需要进行思维的输入、整合和处理。通过语言,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在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和思维方式。4、培养儿童审美情趣:语言还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心理学》:思维与语言
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没有掌握和理解类的名称以前,即未能给事物命名以前,就能将图片上的衣服、植物或器皿归类,按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这说明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思维是先于语言的;但在儿童掌握了语言之后,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人们用...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从侧面看到人类掌握语言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与思维的关系。 1、前言语活动的发音阶段 由于呼吸作用于发音器官关系,新生儿时期能自动发出“ei ”、“ou ”、“o ”等元音声 音,这些断续的、经常出现的发音代表着婴儿的某些机体状态、感觉状态、情绪状态,反映着婴儿的感受。这些发音是...

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观点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语言,然后是命名和词汇,最后是语法和语用。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两位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理论都是基于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不同理解而建立的。总的来说,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的观点存在差异,皮亚杰认为思维先于语言,而维果斯基则认为语言先于思维。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三七写作营
第一,语言是客观现实的代表是一种符号,他与客观事物是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并无必然联系,而思维则是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应与客观事物有必然的联系。第二,语言中的词和思维中的概念不完全等同。词代表概念,而且作用同一个词,在句中所处上下关系不同,可代表不同概念。如气流,生气,气球等,...

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2.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不能分离。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语言也是认识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思维离不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