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小说《三国演义》的研究者们都对刘备做出过哪些评价?

必须是《三国演义》小说的研究者做出的评价,最好能够列出研究者的姓名,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的出处。

1、陈寿《三国志》“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这评价已经高到一定境界了,说刘备此时表现的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2、裴松之: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谋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魏武以为人所教,亦岂劣哉!此盖耻恨之馀辞,非测实之当言也。 3、苏辙《三国论》: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纯,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4、王夫之《读通鉴论》:诸葛子瑜奉使而不敢尽兄弟之私,临崩而有“君自取之”之言,是有武侯而不能用,徒以信羽者骄羽,而遂绝问罪曹氏之津,失岂在羽哉?先主自贻之矣。5、李宗吾《厚黑学》:(这个的评价绝对是批评的,呵呵。) 他的特长,全在于脸皮厚:他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为耻,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维妙维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功,所以俗语有云:“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也是一个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称双绝;当著他们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一个心子最黑,一个脸皮最厚,一堂晤对,你无奈我何,我无奈你何,环顾袁本初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6、张大可《三国人物评传》:刘备起自微贱,非有尺寸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藉乱世而成英雄。《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刘备倾心折服,喻之为高祖。他把刘备与曹操进行了对比一明显地扬刘抑曹。《武帝纪》写曹操身世只说其父“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与《先主传》写出刘备出身“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形成鲜明对照。写二人行事,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青少年附之”。实际上,“任侠放荡”与“交结豪侠”是一样的行为,但品格有高下。曹操放荡无节,被世人看不起;刘备豪爽,有城府,被目为英雄。在逐鹿中原时几曹操“所过多所残戮”;而刘备所居,人心归向。刘备当平原相,平原郡刘平派刺客暗害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陈寿即事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但刘备才干不如曹操,“机权干略口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陈寿一褒一贬的对比写法和评论,说明这位西晋史学家很重视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刘备的悲剧结局,之所以令人叹息下其原因也正在这里。7、易中天:(这个也算评价吧,虽然是现代了点)刘备是一个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的人,所以他绝不会心甘情愿地、长时间地、永远地寄人篱下,所以对于他的投靠对象他是“反覆难养”;但作为一个英雄他肯定要广纳人才,团结一批人来完成他的事业,所以他对于他的依靠对象他是“弘雅有信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跟了刘备以后就跟了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为什么?就是刘备重义啊。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刘备和关羽、张飞的这个关系表面上看是兄弟,实际上是君臣,因为一旦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刘备坐在当中,关羽和张飞是站在后面的,对外他们是君臣关系。回家是兄弟关系,书上的记载叫做“寝则同床”,就是刘备经常是跟他这两个兄弟睡在一张床上的,这就是英雄之义,这就是兄弟情谊。8、毛宗岗: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这句是赞扬)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话乎?恐知其必不敢,心不忍,而故令之闻此言,则真辅太子之心愈不得不切矣。(而这句是说他明知孔明不会篡位才说的,好像就不是赞扬的话了)9、鲁迅: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德近乎妖。10、胡适:《三国演义》在世界‘历史小说’上为有数的名著。其书谬处在于过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盖操固然是坏人,刘备何尝是好人,论学、论才、论识,刘备远不及操。论居心不良,刘曹正是半斤八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孙彦军饰)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上表刘禅)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第2个回答  2013-10-17
http://tieba.baidu.com/f?kz=368248497这个地址有,文字太多,粘不过来
第3个回答  2013-10-17
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有
第4个回答  2013-10-17
哭出来的江山!

从古到今小说《三国演义》的研究者们都对刘备做出过哪些评价?
回答:1、陈寿《三国志》“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这评价已经高到一定境界了,说刘备此时表现的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2、裴松之: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

对刘备的评价
1、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2、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刘备,吾俦也。但...

刘备的优缺点
1、有志气:虽然身份卑微,没有强大的支援,但是当初贩履之人最后也成就霸业,这不得不说刘备的报国之心拳拳。2、待人真诚:尽管好哭,但是对待手下确实也很不错,赵子龙救阿斗回来那场面,可以让那些亲刘的人得到安慰,毕竟子龙还是刘备的一员虎将阿。3、遵法守礼:在当时下克上的年代,人人尔虞我诈...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第三,刘备军事素养很高,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屡战屡败但实际上刘备擅于伏击并且颇有一番军事谋略。在公元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县,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乃劝之,夏侯惇不听,被刘备打败。如何评价刘备,引用《三国演义》做着陈寿的评语:“先...

刘备是什么样的人?
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刘备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在那个时代,奸雄有好枭雄也罢,其实没多大关系,不需要的我想只有英雄吧。 百家讲坛或许是偏向于曹操,所以对刘备有所贬低,再加上三国演义偏向于刘备的,百家讲坛如果偏向于刘...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1、刘备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刘...

从褒曹贬刘的角度评论曹操和刘备。
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

三国里最讨厌刘备了,人们为什么尊刘贬曹呢?
《三国演义》之所以以刘备和诸葛亮为中心,与其说是“罗贯中思想观念比较正统”,不如说是罗贯中顺应了民意。而从前的民意就是喜欢刘备、诸葛亮,讨厌曹操的。据史料记载,在北宋的时候,民间就有说三国故事的,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大家就拍手称快。这就证明,至少在北宋时期...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
第三、很多人可能更加喜欢刘备的性格。先来看看第一点,一开始的时候刘备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不过还好刘备有一个好母亲,把刘备送到了卢植那边去学习。但即便是这样,刘备也是一个真正的草根,当时比刘备强悍的诸侯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公孙赞、袁绍、袁术,还有刘表等等,但最后这些比较厉害的军阀反而没...

《三国演义》刘备资料
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