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褒曹贬刘的角度评论曹操和刘备。

要用自己的观点

随便说说

曹操其人
作者认为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20
1.天下人想评曹操为奸雄,莫不提吕伯奢之事。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出自一个误会。大家试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经过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任何人都已无法保持冷静的头脑了。这些都是出自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而已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杀,试问大家如果身处于当时的情景,各位会作出何种反应?
另:有人说,陈宫就是因为吕伯奢之事而离开曹操的,此言差矣。《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而吕伯奢之事是在中平六年,时间上已经过去很久了。

而我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呢?就没有曹操那么真率了,一张伪善的面具一直戴到临死。让徐州之美谈,自然是大家一场戏,演给天下看罢了:“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借此手段来收买赵云人心,真是委屈阿斗了;白帝托孤时以退为进,可叹临死了还不忘玩弄手段。可叹诸葛亮这个小流氓一直都给刘备这个大流氓玩弄于鼓掌之间。亦犹自感叹遇之明主。为了不让吕布为曹操所用,刘备也玩了一手阴的。“布告玄德曰:”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吕布以为找到了救命的稻草,没想到却是催命的阎罗)。

2.“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大家都在说曹操是大奸臣,可惜终其一生都未曾称帝。相反的他都是一直在竭力维持着汉家王室。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意先动手呢?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兵。遂败亦无可奈何。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按理说:曹操是出自宦官世家,结果他背叛了那个腐朽的阵营,昭示了他进步,向往光明,公正严明的一面。

至于“大忠臣”刘备呢?汉献帝还未被废,他就偷窥大宝。二个儿子。一个刘封,一个刘禅。“封禅”都充斥了他的大脑!

刚刚窃取了汉中,就有那帮求功名利禄之人活动开来了。《三国演义》曰:于是众将皆有推荐玄德为帝之心;(为了自己捞好处!)未敢径启,(长耳贼早就等得急了!你们怎么还不来说啊?)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遂引法正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老奸巨滑的刘备当然知道如果篡位称帝,必遭天下人之斥责,向来善于收买人心之人怎么会去当天下人的公敌呢?就假模假样的推辞再三就了汉中王之位。孔明又云:“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根本就无视天子的存在!)只不过就在当了汉中王之后,再修表一道,差人赍赴许都。先斩后奏的后奏只不过是稍许的给汉献帝一点薄面罢了。

3.自力更生者与“六姓家奴”

曹操一生历经坎坷,刚开始之时兵少将寡。《魏武故事》曰:荧阳汴水之战数千(追击董卓被徐荣伏击的那一次),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可惜到了龙亢,士卒多叛,其不叛者五百余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如此艰险,让人无不叹息。为之缅怀。然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还是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的时候,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今山东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不管到了再怎么样困难的时候,曹操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刘备还要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倒不想想自己这个流氓欺软怕硬,专门傍大款。他是几姓家奴呢?他先投靠公孙瓒,这是第一姓;后来曹操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公孙瓒手下田楷,楷和刘备俱前往救之,陶谦以丹阳兵四千赠他,有奶便是娘,刘备遂去楷归谦,此是第二姓;后来他兵败于比他更狠的流氓吕布,无奈之下只好投靠曹操,此是第三姓;因青梅煮酒之事,害怕东窗事发,就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为敌的袁绍,此是第四姓;官渡之战见袁绍大势已去,关羽也流亡归来,就找好下家刘表,急不可待地跳了过去,此是第五姓;赤壁之战后因为混出了点名气,被刘璋请去,结果看中了四川的地皮,又欺负刘璋软弱。连本家亲戚的地盘也不放过,终于喧宾夺主,得成正果。此是第六姓。刘备这个“六姓家奴”在三国这个叛变是家常便饭的年代,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我想吕布见了刘备也应该说:“我对于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似窗外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永无休止!

4.对于人才的任用方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看看三国演义中关于对待许攸的一段描写:“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在平定荆襄时,’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另外徐晃,张辽,张郃,庞德,贾诩,文聘,韩蒿,王粲等都是降将,但是曹操都能够推心置腹,委以大任,成就大业。

而刘备在“凤雏”庞统的对待方面呢?作为荆襄名士,早已有水镜先生和诸葛亮介绍过了。但是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就让他去当了一个小小县宰。到头来还是几个月后在张飞面前使出一点手段,才不至于明珠暗投。幸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否则孔明也会遭庞统之祸了。又岂能出山?可叹刘备竟是此等注重外表之人!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英雄的心。

5.军事指挥作战方面

曹操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的很多精彩战役在下就不一一累述了。

至于刘备呢?一直以军事人才自居,自己除了打几个小蟊贼大显威风,碰到正规军的时候,却老是吃瘪。倒是到老了还不忘显其手段,御驾亲征。遇到了一个东吴一个无名小将——陆逊。毛主席曾经说过: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可惜刘备倒是在两方面都很轻视,结果“连营七百里,包原隰险阻屯兵。”遭到猇亭(湖北枝城市境长江东岸)兵败。一生都已军事家自居,结果到头来还是亡于军事。

6.个人修为方面

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蒿里行》)。

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篇,《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另外取蔡文姬归汉也可视为他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保护;嘱铜雀侍妾分香卖履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英雄多情的一面。

现有曹操的《蒿里行》一首供大家鉴赏一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2个回答  2005-11-22
小弟觉得,罗贯中之所以尊刘抑曹,主要是出自传统道德中对“正统”的捍卫,以当时的情况而论,刘备出身“中山靖王”之后,是标准的汉室成员,他去争天下理所当然;而曹操祖上便是汉臣,自己又是汉朝大将军,他窃取了汉室江山,名不正言不顺,有“国贼”的感觉。因此作者有点刻意去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甚至不惜弄出“绘刘备之仁重而似伪”的感觉。

但是,毋容置疑的是刘备、曹操都是英雄,只不过由于二者不同的背景,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曹操出身官宦世家,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而刘备织席贩履之辈,相当于白手起家,他能最终从众多兵多将广、割据一方的豪强中脱颖而出,三分天下,靠的是一种韬光养晦的隐忍功夫和把握时机的独特眼力,也是极其不易的。

当然话虽如此,曹操仍然是三国中描写最成功、最具有英雄气质的人物。总结起来,他的出彩不外乎具备了以下几点:

1、坚决、果断的处事风格。

时下中国似乎有点雄风不振,很多男人临事时犹犹豫豫,唯唯诺诺,殊不知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曹操正是这样一位人物。

东汉末年,董卓当权,草菅人命,那些个东汉的朝臣每日里聚在一起,咒骂董贼,追忆汉室的辉煌过去,“畅想”有一天要杀贼报国,甚至激动了还能“痛哭流涕”,意淫到一定程度了。而曹操有一天也参加了这种集会,但他却纵声大笑:“诸公早上哭,晚上哭,能哭死董贼否?”这句话不啻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那群只知道空谈的士大夫脸上。曹操于是毛遂自荐,以献刀为名只身去杀董贼,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果敢?虽然最终功亏一篑,但是一个敢作敢为、豪情万丈的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

郭嘉在为曹操分析与袁绍的实力对比时曾说道:“绍好谋少断,公得策辄行”,窃以为这便是曹操的魅力所在!袁绍虽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但是为人却屡屡关键时刻犹疑不决,以致坐失良机。

官渡大战正是最好的体现,本来袁绍以百万大军对阵曹操的区区五万余众,优势及其明显,但是他却在关键时刻一味求稳不敢采纳许攸的正确建议,而导致许的投奔曹营。而反观曹操,经过对形势的分析,果断采取了许攸袭击袁军屯粮重地乌巢的建议,并一举成功,从而牢牢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2、狠辣、实用的作风。

中国历史上不乏各种各样死守所谓“礼数”、不知灵活变通的人,比如春秋时的宋襄公,此人居然在战场上看到敌方军队渡河时说:“我仁义之师,不应该在对方正在渡河的时候去偷袭人家,应该堂堂正正打一场。”结果被人家打得大败,还落个“宋襄之仁”的笑柄。

同样,在三国那样一个“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诡谲”的时代,所谓的“仁人”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刘备虽然是公认的“仁义”,但是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就明白,他的“仁义”是有目的性的,比如摔阿斗换取赵云的誓死效忠,不顾身份三顾茅庐是为了赚诸葛出山,可是他夺取同宗刘璋的巴蜀江山时可是毫不留情的。

而曹操也是如此,他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名言可谓是千古之经典,所谓成大事者不拒小节,这一点曹操区分的很清楚,也很成功,他更多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因素,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

早在成势前,曹操因为刺杀董卓失败而被通缉,后来暂避在一个熟人吕伯奢家,吕出去买酒,曹操突然听到吕的家人在隔壁磨刀,并说“敷而杀之”,曹操就先下手为强,杀了那几个人,却发现他们正在讨论的是杀猪的问题,大错已经铸成,曹操不得已继续逃难,却不料路上碰上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一不做二不休,又杀了吕老头。当时陈宫大不以为然,并且离开了他。但是从当时的形势看,曹操不杀吕伯奢的话,家人被杀的吕焉能善罢甘休?本来官府追的紧,再加上一个仇家有害无益,不如赶尽杀绝,以除后患。曹操的选择是否违背了正道且不论,对他自己来说这是最有利的一种选择。

无独有偶,一次攻城久攻不下,粮官王后请示说粮食将尽,曹操说你用小斛称粮给士兵,王后认为这样会激起士兵不满,但是曹操让他尽管去做,什么事情自己兜着。结果果然引起了士兵的极大不满,曹操就秘密将王后叫到自己帐内,说:我欲借汝头一用。王后大惊称“无罪”,曹操说“我也知道你无罪,但是不杀你,军心就变了。”于是把他杀了,传令三军:王后私贪军粮,已被处死,三军将士须尽力攻城。结果群情振奋,很快攻陷了城池。曹操牺牲了少数人的性命,换得了胜利,从有利的原则来看,他胜利了。

曹操并没有受到儒家某些迂腐思想的影响,他的观念中少有对错之分,更多是有利无利之别。相比刘备的藏着掖着,明明行不义之事偏偏要去极力纹饰,曹操则光明磊落,不在乎世俗眼光,这样多少有些“另类”的风格使得曹操不但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更在整个三国中独具魅力。

3、个性和主见。

男子汉需要个性,不依附他人,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曹操正是这样一个人,这也是他与刘备最大的不同。刘本人在军政方面的见识并不强,早期他行军作战时鲜有胜记便可见一斑,所以他更多的时候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甚至达到了婴儿对母亲般的“依赖”。

而曹操则不然,尽管手下从来不乏运筹帷幄的谋士,比如郭嘉、贾诩、程昱等等,但是曹操从来不会一味的听从某个人或某几人的意见,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属下的意见进行对比,从而互相补充,或者选择较好的一种方案执行。有时候,连号称有鬼神之谋的郭嘉也极其佩服曹操的用兵。

袁绍官渡惨败后一蹶不振,最终一命归西,其两个儿子袁谭和袁熙逃到辽东乌桓,妄图借乌桓人的势力东山再起,曹军诸将都建议讨伐,但是曹操却决定静观其变,并且预言二十日内乌桓定送二袁人头来,这个匪夷所思的命令让众将都很怀疑。而乌桓人一面收容二袁,一面打探曹军的动向,一旦攻来便协助二袁,否则就杀他们来送曹操一个人情,结果曹军并未出动,于是乌桓人就杀了二袁,送于曹操,果然不到二十日,众将无不叹服。曹操真正做到了不费一兵一卒,而制胜于千里之外,固然达到了用兵的化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面对众多疑虑时的那种自信。

4、出色的政治手腕

作为一个政治家,行之有效的御人手段和独到的战略眼光是必不可缺的。曹操正是兼二者于一身。

先说政治眼光,早年董卓篡权,横行天下,但是曹操却看到了董卓过于骄横跋扈,迟早必亡,那时将会天下大乱,于是在刺杀董卓失败后,他立刻回乡组织了一支军队。后来的形势果如曹操所言,而早有准备的曹操也在后来的乱世中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起来。

虽然汉室衰微,但是汉帝无疑还是极具号召力的,谁能控制了他,谁便赢得了“天时”。早在曹操之前,有谋士劝袁绍收纳因避祸乱而来到邺城献帝,从而“狭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袁绍却拒绝了这个天赐良机。而曹操则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立即派人将献帝迎至自己的领地许都。后来,曹操以天子令之名讨伐诸侯,师出有名,或假传天子命令让诸侯互相攻伐,可谓占尽优势。

再说御人之道,曹操对人才更多的是倾心以待,比如当年从杨奉那里说的徐晃归降时,为防杨发觉后对徐晃不利,曹操亲率大军接应,当徐晃被闻讯追来的杨奉追的走投无路时,曹操一声“公明勿忧”,对徐晃是多么大的震撼和感动啊。

此外,曹操痛哭为救自己身死的典韦,痛惜英年早逝的郭嘉,无不是爱惜人才的真情流露。

此外,曹操认人唯贤,使人尽其用,每每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或使曹军转危为安,或引领曹军取得胜利,这些无不体现了曹操用人的眼光。

曹操也举贤不避亲,他的次子曹彰勇武过人,曹操就公开在武将较技场上赞扬他为“吾家千里驹”。后来与刘备在汉中对峙时战事不利,曹彰领兵救援,曹操便说:“有吾黄须儿在,不惧刘备也。”曹彰果然作战勇猛,挫败了刘备军的进攻,稳定了局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相比曹操的众儿子,刘备的后代也太不成器了,刘禅自不必说,干儿子刘封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不去救援自己的二叔关羽,导致关二爷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被刘备一怒斩了……

另外,对于那些空有“人才”之名而并无实际用处的人,曹操一概不留情面的一一处理。比如孔融,尽管“孔融让梨”让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但是实际上此人刁钻古怪,并且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严重到提出了“父母无恩论”这一惊世骇俗的谬论。与其相似的是杨修,此人恃才放旷,经常不顾大局。这两个人留在曹营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虽然曹操清除他们的手段比较过火,但是却为队伍肃清了害群之马,同时诛杀孔融这样妖言惑众的主儿,也避免了人们思维的混乱,有利于稳定社会。

5、宽广的胸怀

尽管被罗贯中刻意的贬低,我们还能从三国演义中窥得曹操的胸襟。在官渡挫败袁绍后,在袁军大营里搜到了许多曹军将领私通袁绍的信件,有人主张曹操一一查明这些人然后问罪,但是曹操却说:“当时以袁绍之强,连我都不知道能否保命,何况别人?”于是将信件付之一炬。这是何等宽广的胸襟!

曹操的胸怀还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不可否认,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功力,他的诗作大多大气磅礴,文采沛然,体现了一代政治豪杰的胸襟和抱负。比如那首著名的《观沧海》,窃以为不逊于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另外,刘备所采取的韬光养晦的策略让他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让人看了总觉得不舒服。但是曹操则不然,他敢做敢为,足智多谋,虽然有时手段狠辣但不失真男儿气概,洋溢着一种气势恢宏之感。所以相对于刘备而言,小弟我更欣赏曹操。
第3个回答  2005-11-23
刘邦夺天下的基地是四川吗?是关中是吧,是秦、韩之地。刘邦在荥阳附近(今河南荥阳)跟项羽拼死拼活,萧何坐镇关中为刘邦提供钱、粮、兵员。刘邦争霸的主战场在中原。四川又起了多大作用?笔者一直在找资料。(资治通鉴)汉记一,高祖二年,七月左右“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我找到的,四川对于刘邦争天下所起的作用,就这些。也许四川还提供了人力。“郦生曰:。。。。。。项羽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资治通鉴 卷第十 汉记二)。不过这些人应该都是秦人移民过去的。刘邦应该就没进四川。高祖元年二月,项羽大封诸王,“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之国”。刘邦四月入汉中,八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就出来了。刘邦本人根本就没进四川。他没有时间到 “三国”时已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三国演义》(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帝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总之,未出毛庐而三分天下,诸葛亮为刘备制订了仿效高祖,建都成都。以四川为基地的争天下的战略。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津津乐道。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大政方针用来经营一方,称霸一方是没的说,若是用作争霸天下就是错误。这是糟糕的经验主义,属于盲目崇拜的结果。首先,刘邦就没进四川,就没有到过成都。最重要的刘邦不是以西川而是以关中为争霸基地。其次,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坐那儿吃,撑死也吃不完。但是,想往外运,没戏。蜀道难吗。单是从汉中到天水就有四百里的保斜道,它耗尽了蜀汉的国力。后方补给跟不上,还争什么霸?
“出师未捷身先死“,汉室不兴。头一个原因:没看清自己的历史。那么四川对于刘邦争霸所起的作用又是什么?主要是激起了他决心和意志。公元二百多年以前,汉中、巴、蜀算天高皇帝远的偏远地区。跟沛县刘邦老家的自然、经济、人文条件没法儿比?刘邦能不玩儿命往回打吗?等当了皇帝,定都关中后刘邦说:“吾虽定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就是说刘邦已经做了皇帝,还自谓死后魂魄犹眷恋故乡(沛县)。所以,刘邦肯定要出汉中,而且定三秦后肯定要往东打。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和范增商议的结果),要是项羽把刘邦留在身边,让他裁军。可能倒行了。至少刘邦不再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关中宝地。“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这话太笼统,还有点儿神秘西西的。作为高祖,两汉统治者也不大可能把他当一个平常人来分析。没看清自己的历史,没能对高祖刘邦争天下的历程作出准确的分析、评价。不全怪诸葛亮。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1330?--1400?)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哗《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某些有关的杂剧。传说。经过综合熔炼,再创作而成。目前,所见最早刊本儿是明嘉靖本,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这部作品作了修改,成为现在流行最广的一百二十回本。

明朝始建于1368年,距1127年“靖康耻”整整241年。这期间先是女真后是蒙古统治中原。我想不用再多求证了。罗贯中创作主旨是:民族复兴的渴望和对强盛的汉帝国的向往。清初,毛氏父子对其修改,使之成为现在最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还是这个主题思想的延续。这也无须求证。按照这个主题去看这部书,一切就可以理解了。说反对封建正统是现代人的要求。可是在作者心目中“汉天子”就是华夏正统。“褒刘”绝不是就想一个刘姓皇帝。两汉是强盛的汉帝国。“褒刘”寄托了作者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为此,作者对刘关张,诸葛亮极尽赞美。不惜编造。相反“贬曹”是反映作者对取代汉天子者的痛斥。影射了清廷。对王郎的痛骂也是痛骂那些乱政者,特别是投降清廷的变节者。这些都是作者们对复兴汉帝国的强烈向往和对生存现实的深切无奈。

诸葛亮(包括姜维)没有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汉天子这个名号的价值。或者说“复兴汉室”的旗帜举得不够鲜明。标志是他把代表“汉天子”的后主刘婵远远地仍在成都,而不是把他推在前线。他仅仅是蜀汉,而非大汉。其正统性已大大降低。而这怕是还有后人特意加上去的成分。

干吗跟孙权借荆州?那兵荒马乱的谁先占还不就是谁的?公子刘崎病重。趁他还在。向汉献帝讨个封不就行了。汉献帝没有权利。曹操也不愿让刘备得荆州,可是他更不愿意叫孙权得去。曹操希望这两儿相互牵制。刘备该自请荆州牧。成不成起码得试一试。刘备、诸葛亮的战略有点儿僵化。他们实际上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刘备应该利用孙、操的矛盾为自己谋取正式封号。毕竟汉献帝刘协在名义上还是的皇帝。再不行,就跟孙权打一仗。不打不相识。以战促和。后来刘备兵伐东吴。孙权不是又还荆州又还俊主孙尚香?孙刘再联姻。孙权就不那么要荆州了。汉天子的名号还是有价值的。诸葛亮不该忽略。竟耍些“旁门左道”埋下悲剧的种子。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他并不真心拥戴曹魏。曹氏对他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如果后主刘婵在阵前,用“汉天子”的名义感召他,又将如何?历史不能假设。刘邦打天下时冲锋在前。诸葛亮既然要效仿高祖,就该把后主刘婵推到前线。告诉他,他老家在河北涿县。那儿好得多。可能也就没有被抓到洛阳后再乐不思蜀了。在成都他感召谁?还玩儿了两次功败垂成。项羽迁杀义帝(楚怀王)。都为刘邦东进提供借口。汉刘四百年江山。汉刘天子的号召力,那个义帝又怎么比?象王郎这样的曹魏支持者,让诸葛亮一同骂给骂死了。“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依食;安敢在行武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仓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于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郎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诸葛亮不愧是我所欣赏的,也是我所埋怨的,还是我一直所挂念的。可是他不该看着刘备在犭虎亭栽这个跟头!俊主被私下接走,孙权又夺了荆州,关羽还死在他手里,杀张飞的人也跑到那儿去了。刘备不可能再忍住这口气。诸葛亮应该跟着。起码得让刘备打几个胜仗痛快痛快,把荆州和俊主孙尚香要回来。需要再劝他罢兵的话再说。那时,刘备未必不听。刘备已经震服了孙权。只要他不栽这个跟头。未见分晓时曹丕不会攻益州。笔者是说只要刘备保持这个势头。他就可以发挥“汉天子”的感召力了。这是政治,是军事所起不到的作用。笔者的意思是必须发挥这个政治作用。曹丕刚夺皇位,有铁干儿支持者,有中间派,此等做官就行,还有一批人不服。只要刘备不栽这个跟头。不怕曹丕攻四川。刘备大兵云集荆州,曹丕敢分兵去进攻易守难攻的汉中、四川?荆州靠近中原,打曹魏一两个胜仗,壮一下声势。“汉刘天子”的号召力就发挥出来了。会有大批的人才来投奔。最损也不会落到“蜀中无大将的地步”。当时中原的人文素质别的地区比不了。甭太费劲儿来两个就是定国安帮的料儿。时间越长越有利。诸葛亮不该不跟着。这才是“复兴汉室”的最好的机会。只要刘备不栽这个跟头。失败后刘氏连称天子的底气都没有了。从此他只是蜀汉而非大汉。
为什么诸葛亮不跟着刘备伐吴?他认准了东西两川是当年高祖争霸的基地。而他必能再现刘邦的伟大事业。只要两川在就什么都不怕,而只要西川和汉中可能有危险就不成。所以他要去巡视各隘口,以防曹魏偷袭。刘备赢了就赢了,输了也无碍他再现高祖伟业的即定方针。这是一种思维定式。带有崇拜性的。而崇拜往往意味着强烈的感情而又排斥理性。强烈地、情绪化地排除异议。这是“出师未捷”的第三个原因。要是能有个智囊团对原目标不断地分析、修正应该会好些。

张昭献计孙权,就说他妈吴国太病危,够戗。通知俊主孙尚香,悄悄的速归,再带上刘备的独生子,刘婵。到这儿当人质,换荆州。权曰:“此计大妙!”不就是句瞎话儿吗?不疼不痒的。

就是赵云机灵。可巧张飞及时赶来。要不就是赵云一个人,这事儿还真够戗。算是把阿斗抢回来。周善被杀。这算是一个重大危机了。书中就说诸葛亮把消息通知刘备。没说是关羽的反应。不用说肯定是又后怕又搓火。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又是把兄弟。镇守荆州的武将,他是头把。嫂子、主母被私下强行接走,侄子、主公的独生子也险些被带走。自始至终他都不知道。不用证明关羽搓火搓大了。诸葛亮略施小计让诸葛瑾东跑西颠。这除了无谓地拖延一点时间,就是把孙权更加激怒。让关羽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这只能增加关羽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关羽更搓火。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换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会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便唤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取荆州之策。这等矛盾已无法再调和。

笔者认为这不能怪关羽。他本身就窝着火呢。关羽的性格是持才傲物而非软磨硬泡。对于孙权私下接走俊主孙尚香,这事就不能不了了之。于私,娘家人私下把媳妇接走不让回来,什么时候,这都不象话。于公,这意味着决裂。要想再维持关系,就必须要回俊主孙尚香。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战促和。刘备,诸葛亮应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关羽跟孙权玩儿一场“有限冲突”。教训他一下。至少让他知道这儿不好惹。“不打不相识”这未必就是坏事。别一天到晚竟琢磨着夺荆州。刘备伐吴。孙权不是又请降曹丕又还荆州、还夫人上表求和。这点儿出息。什么叫对?什么叫错?做了就敢承当。他没这气质。败事有余。“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是看走了眼儿。“有限冲突”适当的时候刘备,诸葛亮再调节。底线是要回俊主孙尚香。这是孙、刘两家结盟的重要标志。这个不给,那个不要,就等于是算掰了。再说东和孙权就是一相情愿。要想再联合东吴,这个问题绝不能回避。必须迎头儿上。事实上他们就是回避了。要回俊主,再打几个胜仗。关羽气儿就顺了。孙权再提亲,有俊主从中撮合,他们倒能成了亲家。“大意失荆州”关羽有责任。更主要是诸葛亮的外交策略和大政方针。“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他太拘泥于这个即定方针了。这就是思维定式,是“汉室未兴”的第三个有原因。

这并非不可能,关羽是汉寿亭侯,曹操始终对关羽有着特殊的感情。只要关羽给曹操写封信,叫他一声丞相,说看孙权有点儿别扭。关羽打孙权想必曹操不会抄他的后路。可是按照诸葛亮“北拒曹操”的即定战略,这事难以实现。他的方针是有点儿僵化了。刘邦还跟项羽讲过和呢。打有利就打,和有利就和。和完了再打,不就这样吗?他是怎么学刘邦的?

诸葛亮没有成功的第四个原因:“他没有不则手段”。正面儿的话是:其用人策略是从心目中的理想出发,而非从现实需要出发。关羽要入川与马超比武。诸葛亮连忙修书阻止“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黥布、彭越都协助刘邦打过项羽。后封王,又发生冲突都被刘邦灭掉。不能说这是“卸磨杀驴”,就算是也该卸了磨再杀。还没拉磨呢?话好象不该这么说。太冷酷。马超投降刘备后好象就没起什么作用。可惜浪费了一员猛将。曹操就相信了庞德,让他去抵挡一阵。马超跟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干吗不把他派到荆州前线来报打前敌?有刘备的命令关羽不至于容不下他。那关羽就不用水淹七军,跟庞德拼死拼活了。关羽还被庞德一箭射中。庞德也许就能投降。又得一员猛将。要不是于禁撤庞德的后退,这一仗谁胜谁败怕是还难说。一个关羽就足以威镇华夏。其实是威镇了曹操。他一慌,不就全慌了吗。曹操对关羽的印象太深了。逼得曹操有迁都之意。再派赵云专门镇守荆州。有这三人就齐了。至少可以严重地牵制曹操。再出祁山,夺关中,就容易多了。关中才是刘邦夺天下的基地。刘备、诸葛亮扎在成都干吗?他认准了这里是仿效高祖夺天下的基地,而不是关中,否则诸葛亮有可能就这么做。平定西川、汉中确实需要人手儿。但是,根本的还是在诸葛亮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西川而非关中。

诸葛亮以复兴汉室为己任,有一种神圣感。大概因此他容不得瑕癖。(要不为什么基督耶稣伟大呢?他以赦免,拯救罪人为己任。)这到不是 “气量小。”也不是“刻板效应”。也不是“犯相儿”。可是如此的话当然不至于“水至清则无鱼”,恐怕还是要丧失人才,丧失机会。终归要难成大事。如果诸葛亮听了魏严的,哪天看他不顺眼再杀他呢。就有可能夺下关中。这里对中原是“进可攻,退可守”不存在粮食接济不上的问题。他的“隆重对”就歪打正着,就成功了。魏严脑后有反骨。神秘西西的什么理论?他能替你拼命不就行了吗?是出于理想主义而非实用主义。这一点他不如曹操。诸葛亮拒绝魏严带兵五千出子午谷奔袭长安。应该是这种心理。而不是谨慎不谨慎。他就没拿正眼儿看他。五千军队,失败就失败了,损失就损失了。打仗吗?要不就甭打。当然成了更好。说不成功在于没有“不择手段”有点儿“拿不到桌面上来”。这属于“潜规则”。准确地说,是从头脑中的理想出发,还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当然轻视理想主义也一个极端。可是有些时候没有这个极端确实不行。像刘邦在败逃时就把孩子推下车;曹操借仓官王??的人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总之,诸葛亮正面手段用得多,像马谡之计“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此人(司马懿)欲反。。。。。。使曹睿心疑,必杀此人也”这种手段用得太少。三气周瑜有恶作剧的性质,不该算 “不择手段”。

笔者主要是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书作出这些评价的。从各种书刊的有关文章来看。这部演义确实有很多虚构的和不正确地方。特别是对刘备、关羽和诸葛亮。这些文章我刻意收集了一些,没有必要往这儿搬。挺麻烦,知道就行了。如果从民族复兴的角度也只有从这个角度上看,那些虚构就不难理解了。至于那些不正确的地方,按当时作者的条件,怕是也难以去准确考察。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取代汉献帝。45年后即公元265年司马炎又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曹氏一族命运要惨得多。此时作者是解恨,不说正统了。280年西晋灭吴。有了近11年的统一。期间也是政治腐朽,内部矛盾尖锐。291年到306年,八个分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了一次长达16 年的混战,即“八王之乱”。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数十万人丧生。男子被迫去当兵或服徭役,粮价大涨,不少人饥饿而死,大批老百姓被迫逃亡,成为流民。少数民族也趁势起兵。316年,匈奴兵攻占洛阳和长安,俘虏了西晋皇帝。才有了“衣冠南渡”,才有了近300年的五胡十六国。北方战乱频繁。笔者上中学时书上说是民族大融合。后来我了解到这个融合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作者极其渴望重现强盛的汉帝国的背景下,他们怎能不极力赞美刘关张、诸葛亮;怎能不极力斥责曹操呢?他们贬低的并不只是曹操本人,而是痛恨所有乱政的和抢夺汉室江山的人。笔者叹息:其实“善恶本一家”,作者不清楚他们所极力赞美的还不够;而他们所极力痛斥的有时却不可或缺。

自古至今,从褒刘贬曹到褒曹贬刘反映了正统与非正统,革命与非革命的争论。其实问题本身并不狭隘,狭隘的是人自己。不要正统是不是就可以说都是旁门左道?但是什么才能配得上正统?按作者的本意,正统绝不仅仅是血统的一脉相承,而是必须能“保民而王”,能建立自己强盛的国家。说革命,你能革别人的命,别人就能革你的命。这是把两刃剑。褒曹贬刘也反映了现代人渴望改变自身现状的心理。不要论资排辈。可是曹操有这个本事,就该那么做。司马懿就没本事吗?“八王之乱”的八个王那个窝囊?他们就不能那么做,就不能争取这个皇帝吗?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哪个又不是能征惯战?他们就不该那么做吗?过去如此,现在,是不是也该如此?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不需要那么多本事。在竞争时代,必须激发人的能量,但是,这是以不首先烧掉自己为先决条件的。 Sample Text
第4个回答  2005-11-26
曹操其人
作者认为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从褒曹贬刘的角度评论曹操和刘备。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

《三国演义》中,由对刘备、曹操二人出场的不同描写可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三国演义》中,由对刘备、曹操二人出场的不同描写可看出作者:拥刘贬曹的封建正统思想,因为刘备是大汉皇叔,而曹操毕竟是汉臣。作者罗贯中是儒家子弟,儒家注重忠君,所以曹操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国贼。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表...

如何评价曹操刘备诸葛亮
曹操:崛起于乱世一心中兴大汉,会盟十八路诸侯,只得到了“竖子不足于与为谋”结论,只得以自己的办法来中兴大汉,尊天子以令不臣,在权力的漩涡中渐渐迷失自我,只剩一点本心,至死未称帝,英雄中的枭雄 刘备:半生颠沛流离,坚持自己的原则复兴汉室,有人说他是伪善,但一个人能坚持伪善一辈子那就是...

历史上称曹操为奸雄,刘备为枭雄。两个褒贬明显的称呼似乎代表着不同的...
由于三国一书的作者从内心深处的抑曹仰刘观点,自然就把曹操描写成奸雄。 但三国读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刘备才是真正的奸雄。 曹操本来也够奸雄的资格了, 但有刘备在, 他实在不应该 ’荣膺’ 奸雄这一称号. 看看刘备的一生: 吞刘璋, 迫刘表, 坑吕布, 骗曹操, 懵袁绍, 伐孙权, 摔阿斗, 嘱孔明...

曹操和刘备各是个怎么样的人?
都说褒曹了,就不能用自己的观点随便说说了,呵,历史上的问题本来就是很难说清楚的,所谓正确正义都是后人评出来的不管谁评都是加上自己的观点,专家的意见都不一样,所以也就没有谁对谁错的一说.从当时来看,曹操确实比较阴险,但是当时的乱世很难说谁是正义的,群雄割据,必然是要互相批判,保皇的说别人...

人们如何评价曹操和刘备,要全面一点。
罗贯中为了标榜"皇统",不惜歪曲史实,贬曹扬刘,以曹衬刘。当然,这也是封建时代广大百姓的封建意识的反映。假如曹操与罗贯中能同处当代,曹操上诉罗贯中"侵害名誉",那么他一定能赢这场官司的。浅比曹操和刘备(看曹公的伟大,刘备的虚伪)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现在就待我来随便谈谈。 1....

曹操,刘备,周瑜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评论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三国认为曹操有错吗?刘备就是对的吗?
刘备败走会,带走老百姓,曹操也会,而且曹操带走老百姓逃难是有正史记载的。曹操错在晚年,曹操晚年手握重权都是他没相反,但是大臣的嘴天天在背后议论曹操要反是个汉贼,其实年轻的时候曹操就被骂过是汉贼,不过好像年轻时比较有气魄不计较这些,他大多一笑而过,但是老了之后就怕人言了,一次骂汉贼能忍...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有意抑曹扬刘,为什么?请你谈谈对曹操的看法.
其次,汉室宗亲的刘备,却一心要想辅汉,以讨伐汉贼为名,连年征战。所以后人拿他与曹操对比,形成了三国奸忠之分。罗贯中还有一个写作态度——贬孙。由于孙坚也是朝廷官僚,但他的后代孙权也建立了政权,所以也视为不忠。罗贯中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写出了百姓的真实想法。亦拥刘反操贬孙,所以才会有了...

写一个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故事并点评
刘备和曹操都是英雄 曹操英雄也!当时名士说,此必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三国演义中将英雄写成枭雄那是褒刘贬曹德思想!错写了曹操!曹操梦想成为一代能臣,可惜现实环境确毁灭了他的梦想!后来他不得已组织军队!他心怀天下,慧眼识英雄,不仅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袁绍袁术的不对粮食多了扔掉,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