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
今战士死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赤壁》
可有吹洞箫者 《李凭箜篌引》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
2)、中心词+之+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三、状语后置:
1、动词后+以字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肃径迎之,与备会与当阳长坂。《赤壁》
农人告余以春及 《归去来兮辞》
2、动词后+于字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逍遥游》
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