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
白虎平 祝 勇
突发性事件具有突然性、异常性、紧迫性等特点,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是对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责任感、新闻敏感性和敬业精神的综合考验,也是提高媒体声誉的重要手段。
今年2月27日上午,榆林电视台新闻热线接到榆林血站求助电话称:外伤性患者急需手术,血站AB型血浆告急,请求群众献血。榆林电视台迅速启动突发性事件报道预案,通过游飞字幕的形式向社会发出求助献血信息,同时,调集记者赶赴医院和血站了解伤者救护情况,记录各界群众献血场面,探究血站血浆短缺原因。连续报道《热血谱写生命赞歌》,以真实感人的画面,展现全社会各界群众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弱者救助的爱心。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掀起一股义务献血热潮,榆林市政府随即建立健全了全民义务献血制度。
面对突发性事件,媒体如何应对,是一个课题。从榆林电视台对血浆短缺事件的成功报道来看,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应对。
一、建立突发性事件应对机制
突发性事件新闻,由于其不可预测性,无法进行事先的安排准备。但如果被动等待,一旦事件降临,往往会措手不及而丧失报道时机,因此必须建立相应机制。榆林电视台在内部成立了主管新闻台长、新闻部、技术部、播出部主任和骨干记者组成的突发性报道小组。血站血浆告急事件发生后,台领导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协调技术,播出部门做好前期预告和后期播出;组织记者第一时间进入事发现场;安排编辑、主持人进行制作,从而掌握了报道主动权。可以说,快速有力的组织是这次报道成功的关键。
二、强调现场,突出细节
突发性事件是复杂的,往往包含着多种信息,同时又提供了冲击力很强的现场。电视新闻要想抓住观众,就不能单纯采用“现场画面+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而必须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新闻信息。现场是事件的形式,细节是事件的血肉,因此,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以最快的时间提供来自现场的实证画面和多方信息反馈,就成为报道主题。
血站血浆告急事件发生后,榆林电视台两组记者分赴血站和医院,以“我在现场”的目击式报道,用亲身感受带着观众进入现场,用直接叙述的方式传递信息。同时,用细节画面展现事件,营造气氛,吸引观众,表现主题。在医院,寂静的手术室(全景),医生焦急期待的眼神(特写),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中景),跳动闪烁的心电监护仪表(特写)等一组镜头和患者家属恳切的话语,揪人心,突出悬念;在血站,记者快速传递献血、采血场面,采用随机采访的形式,记录献血者的内心世界。母女、父子,不同身份献血者和他们朴素真诚的献血救人精神,让受众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唤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当第一袋血浆经过消毒处理后,护士快速奔跑的身影、脚步、救护车鸣笛、记者行进画面,当血浆输入患者体内,手术顺利开始……每一组画面都紧紧抓住受众,让受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电视采访是实现受众视觉延伸的手段,记者是受众“亲历”现场的视线。记者不仅要让受众了解事件的环境,更要捕捉现场细节画面。环境是事件发生的所在地,包含事件发生的各种因果元素,它富含的信息量使事件和现场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细节最富含新闻价值,最能寄托人物情感;突出环境和细节可以使报道更具立体感、更具说服力。
三、加强策划,跟踪报道,延伸事件报道主题
在血站血浆告急事件报道中,我们确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预告性报道,只告诉受众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抢得新闻时效;第二阶段突出自觉献血精神,弘扬社会责任感,引起广泛共鸣,为下一步报道做好铺垫;第三阶段,控究血站血浆告急原因。通过血浆告急的危害性、献血的认识,如何解决血库存量等小主题进行推进式报道,使一个小事件延伸为一个关乎每个人生命的大主题。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传播过程的决策与设计活动。凡事预则立。突发性事件尽管不可预见,难作准备,但事件发生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在突发性事件基本事实报道清楚后,媒体应快速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不仅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受众的需求,更是对事件报道主题的延伸。
http://www.yingshixx.com/view.aspx?id=786 看看这个行不?不好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