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1-07-08
1
自我评价偏差
事实上,年幼的孩子认识几个字、会背几首诗、会算几道算术题,这些都是机械记忆,孩子对这些知识并没有完全理解。强迫孩子超前学习一些对他们来说过深过难的知识技能,会让孩子经常品尝到失败的滋味,体验到太多的无能感和挫折感,这样的体验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笨、自己不能干。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产生偏差。这种以牺牲孩子的自信心为代价的超前学习带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失败感,极有可能是一生的自我评价偏差。所以说,盲目的攀比往往是以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为代价的。2
发展后劲不足
1.丧失相关兴趣和倾向
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快、过早、过偏等过度开发式的教育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危害。莉莲·凯茨指出了孩子长期处于学业压力下的一些危害,如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兴趣和倾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过早、过度的知识技能学习是以牺牲孩子对这一行为的兴趣和使用这一技能的倾向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一旦孩子因为过重的压力或情感上的厌恶失去了这种兴趣和倾向,那么这种技能的学习不仅是一种浪费,更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发展埋下了隐患。所以,不应该浪费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各年龄段就应该教该教的东西,没有必要进行超前教育,这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2.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小学学的知识其实并不是很难,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孩子没在幼儿园学过小学课程,可能刚入学时学习较吃力,学习成绩也不十分优秀,但在后继的学习中,成绩却稳步提高,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学习初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持续的学习兴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就有了后劲。而那些超前学过小学课程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最初确实学得很轻松,但这种“优势”一般在一学期之后就会逐渐消失。因为孩子已接受了相关的知识技能学习,所以当老师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他们兴趣不高,随之带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学习态度浮躁等不良习惯,因而经常错过老师新授的知识技能要点,不能真正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导致后来成绩不断下降。

3
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1.失去求知欲
“催熟的果子不甜”,超前训练会使孩子失去探知欲。误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超前教育,超前教育就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过早教孩子识字、认数、做算术,甚至做智力训练题,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早的、加速的学习训练,往往因超前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方法,使孩子感到非常压抑,随之带来紧张焦虑的心情,导致孩子失去了极其宝贵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失去了许多探索大自然、大社会秘密的冲动和机会,久而久之,极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失去创造力
许多人认为,孩子就像一口深不可测的井,有巨大的潜能,于是拼命往井里填东西,结果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没有水了,孩子的心灵也失去了创造力,超前教育就是一例。因为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忙于应付强制安排的学习课程,没有太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会使孩子丧失自我,错失许多自己感兴趣的探究和学习机会,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有独特的发现和创造性的表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我国儿童的计算能力就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换来的。
第2个回答 2021-07-08
危害相当大,会对幼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太早进入幼儿园或托儿所确实不利于孩子的发育,“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将2岁以下的幼儿送进托儿所或幼儿园,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对一的照看是最为理想的。”但是对于过早进幼儿园会让幼儿具有暴力倾向的说法,他表示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这一点,而且幼儿的心理问题非常复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过早入托会产生暴力倾向这种观点还有待证实,但也给为人父母者敲醒了警钟,我们可以期待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照顾和指导,但却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任何一所学校或任何一个老师。
第3个回答 2021-07-08
幼儿园超前教育的危害
1、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身心发展都有一个质变的过程,有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2岁至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儿童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等。
2、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少父母为了更早的看到成果,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他们便忽略了孩子的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来等,而孩子也逐渐会只关心哪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
3、忽视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4、扰乱办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办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学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因为幼儿园教师与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造成教学不到位。
第4个回答 2021-07-08
1、易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家长报班学习了小学的知识,导致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因为都会了,对老师讲的不感兴趣,导致上课不听讲、走神。而到了小学二三年级,随着课程难度加深,孩子到了必须认真听课的时候,却由于之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导致没有办法重新变得认真注意力还是不集中,学习成绩也就下降了。
2、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幼儿园时,本应该是孩子在外面奔跑、游戏的时间段,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让孩子不适合在这一时机坐在桌椅前面对枯燥的看书、写字,孩子缺少那种集中力、注意力,超前学习显然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孩子没有想象力、创造力。很多孩子,七八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却因为被父母逼迫上各种辅导班、特长班,没有玩耍的时间,而变得没有“孩子样”。在本应该玩泥巴、荡秋千的年龄,写字、本书,做这些枯燥的事情,使孩子的大脑得不到刺激,让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也不像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开朗了。
第5个回答 2021-07-08
幼儿园超前教育的危害
1、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身心发展都有一个质变的过程,有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2岁至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儿童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等。
2、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少父母为了更早的看到成果,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他们便忽略了孩子的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来等,而孩子也逐渐会只关心哪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
3、忽视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4、扰乱办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办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学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因为幼儿园教师与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造成教学不到位。
幼儿教育要注重什么
1、老生常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有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遵守规则,倾听的习惯。孩子若在早期形成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么后天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就很简单。一旦错过孩子养成习惯的时期,人就很难再纠正过来。
2、培养孩子的基本的生存能力
而我们很多孩子,恰恰缺少这种基本的生存能力,磨蹭,无条理,饭来张口,衣来张手,只要学习好,家长怎么都行。
3、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孩子只有爱学,他才会去学,你就是摁着他的头去学,他不感兴趣,他也不会去学。要让孩子充满想象力,而不是一味的让他背诵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的口诀,他想象力的空间会被固化,会被这些他自己都不理解的东西而填满。
然而幼儿园的超前教育的危害,小编也在上面为家长们说清楚了,超前教育是对幼儿有着终生不可磨灭的伤害,各位家长们一定要考虑清楚什么对孩子有益,什么对孩子有伤害,孩子有兴趣想学一定要鼓励他去学,不愿意去学千万不要强迫他去学,该到学习的年纪了自然就主动去学习了,孩子们有个快乐的童年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