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在县城的东北方向杨家城所在位置,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方向大约四十步,有三棵松树,大的需要两三人合抱,属于唐代的旧物,人称神木。
金代改为神木寨,到了元代,蒙古族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开国之君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伊旗和神木是近邻,蒙人爱屋及乌,也就将神木寨升格为神木县。明代尚有遗迹。
扩展资料
神木市,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是“中国文明的前夜”——石峁遗址所在地,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
神木历史悠久,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石峁遗址是现存史前最大城址,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神木历史上一直是守卫中原、抗击外夷的边关前哨,素为塞上重地。
北宋时,以生长于麟州的一代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英雄群体满门忠烈,戍边卫疆,流芳百世。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如王维、卢纶、李益、刘禹锡、范仲淹等,都在这里留下不朽的诗词佳作,王维的《新秦郡松树歌》、范仲淹的《渔家傲·麟州秋词》成为千古名篇。
神木也是著名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就创建了党组织,1934年创建红色政权,开辟神府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保存下来为数不多始终未被敌人清剿的红色根据地之一。
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涌现出王瀛、汪铭、张友清等革命志士;走出了贾拓夫、张秀山、王兆相、李子奇、李智盛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留下了张闻天、贺龙、刘志丹、马文瑞、乌兰夫、华国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友人白求恩生活和战斗的足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木
神木县“神木”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
正解:神木之名始于宋代,相传麟州故城(今名杨家城)东有三株古松,唐代所植,粗两三人合抱,枝柯相连,人称神奇,便以神木为名。神木县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
陕西省神木县的地名来由?
神木县因城外有松树3株故名。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县东北杨家城,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约四十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两三人合抱,为唐代旧物,人称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县,明代尚有遗迹。”神木县在陕西省东北部,东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7635平方千米。县人民...
神木为什么称之为神木
众所周知神木是古代的军事要塞,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就驻扎在神木县内的杨家城,而在杨家城的旁边,有几棵古树,来杨家城的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古树了,之后‘神木’便成杨家城的代名词了
神木县为什么叫神木,有什么历史故事?
金代改为神木寨,到了元代,蒙古族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开国之君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伊旗和神木是近邻,蒙人爱屋及乌,也就将神木寨升格为神木县。明代尚有遗迹。
陕西省神木县的地名来由?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与山西省隔黄河相望,西北边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总面积7635平方千米。县政府设在神木镇。该县得名于城外三株古松。据道光年间的《神木县志》记载,古麟州城(今称杨家城)东南方向约四十步处,有三株巨大的松树,树干需两三人合抱,相传是唐代所植,人们称之为神木。金代...
神木为什么叫神木
译文:打算寻觅昔日旧址神松的生长之处,了解神木最初的来由,径直登上高峻的山岩来到这里游赏考证。仔细回想追溯在金朝时开始建立神木寨的事,此处仍然显现着宋朝宰相当年题诗红楼的遗迹。 也流传着肩负国命而功绩显著的杨家将的事迹,当地百姓淳朴而荒谬地评说着曾因立功边地而死后登仙的张骞。对昔...
神木县历史沿革
神木县的名称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麟州故城(现称杨家城)东,有三棵唐代种植的古松,因其神奇的景象,被人们称为神木。西汉时期,县境曾设有言阳、言阴二县,位于西河郡南部,西北部设有白土县,隶属于上郡。东汉末期,这三个县被废除。北魏时期,在县南设置了石城县,到了北周保定二年(...
神木印象之——神木名字的由来
他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神木的故事,唯独我问他,为什么叫神木,他说,只知道和松树有关,具体的就不知道了。可见,关于神木名字的由来,应该由神木人,向外地人讲这个故事,让人们对“神木”有一种深深的想象和神往,甚至眷恋。反正,对我这个晋南人来说,对“神木”这个名字,就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想象。
神木历史沿革
神木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传,位于现今杨家城东的麟州故城附近,有三株唐代种植的古松,它们粗大得需要两三个人合抱,枝叶繁茂,相互连接,因其神奇的景象而被人们称为“神木”。西汉时期,县境曾设有言阳和言阴两县,以及西北的白土县,分别隶属于西河郡和上郡。然而,在东汉末期,这三个县...
有关神木的文化
神木历史悠久。县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始于秦汉,而后或郡或县相沿,从明代称神木至今。因地理位置重要,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曾驻守于此,抗击侵扰,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北宋河东宣抚使范仲淹曾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