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形而上学”一词源出《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的 前辈用它来译西方的metaphysics 倒也神似。metaphysics一词源出希腊文 meta ta physik a,意为“自然事物之后”。希腊和后来的注释者用它来指亚里士多德自己未加标题的那组文 本,即我们今天看到的《形而上学》一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自己称这些文本的主题为第一 哲学,神学,或有时称智慧。公元前一世纪罗德斯的安德罗尼库斯在编纂亚氏著作时用了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意为“论自然的书以后的书”)来作亚里士多德这部著作的标题 。 从那时起,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哲学家就用这个名称来指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讨论的主题 是在“自然的事物”之后来的,因为它们进一步离开感性知觉,因而更难理解。在中世纪和 近代西方哲学中,人们用metaphysics来指对超自然事物的研究。在近代西方哲学的用法中 , "形而上学”一般指处理象存在事物的种类,存在模式之类的哲学领域。它的主题包括 存在、事物、性质、事件等概念;特殊与普遍,个别与种属的关系;关系,变化;因果的性 质;和心灵、物质、空间与时间的性质。简言之,它讨论事物的本质,第一原因,宇宙大全 这些超感性的、终极性的、基本而普遍的问题。由于经验科学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全面而深刻 的影响,西方形而上学在近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持久的攻击与诘难。然而这似乎丝毫未影 响中国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强烈兴趣。这当然与中国哲学的传统影响有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先秦要数老庄与《周易》比较多地谈论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宋儒将形而 上学问题有意识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朱熹编的《近思录》卷一“道体”讨论的就是形 而上学问题,并特意注明:“此卷论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 近思录》卷一。中国传统治学求道讲究先立乎其大。这些对现代中国哲学家的影响 是非常明显与强烈的。他们对哲学的理解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在熊十力看来,“哲学之事, 基实测以游玄,从观象以知化。《大易》之妙在此。穷大则建本立极,冒天下之物;通微则 极深研几,洞万化之原”。《熊十力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第60页。 "盖以为哲学者,所以穷万化而究其原,通公理而会其极。”同上,第296页。冯友兰对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性同样深信不疑。他也认为“哲学的目的仍是在于求普遍底 公共的义理。”冯友兰,“论民族哲学”《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 984年,第430页。而这普遍公共的义理在他心目中就是形 而上学命题。基于这种对哲学的基本认识,他们不约而同把主要精力放在构筑一个形而上 学体系上。�对于熊十力来说,他的形而上学体系就是本体论。因为他“素主哲学只有本体论为其分内事 。”《熊十力集》,第286页。他更批评有人否认本体,专讲知识论。他认 为这是脱离了哲学的立场。“因为哲学所以站得住脚者,只有以本体论是科学夺不去的。” 同上,第82-83页。因为“哲学发端,只是一个根本问题,曰宇宙实体之探 寻而已。”同上,第320页。这里,熊十力和大部分现代中国哲学家一样, 所谓“本体论”就是西方哲学中的ontology。将哲学主要视为ontology,这可以说是西方哲 学的主要传统之一。但是,当中国哲学家用"本体论”来翻译和理解西方哲学中的ontology 时,却隐涵着重大误解的危险。Ontologie一词是由十七世纪的经院哲学家Ruldolf Gocleni us根据希腊词 on 的复数onta("存在者”)和logos("学”)构成的,直译应该是“存在学 "或“存在论”。笛卡尔主义哲学家又把它称为 Ontosophie 。不管是Ontologie还是 Onto sophie,其实是一回事,指的是研究存在本身,一般的存在概念,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规定 的学问。严格讲,它不能等同于形而上学,而只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由于中西语言的差异,汉语中没有相当于印欧语言中的系动词to be(存在)的词。因为,存 在概念的哲学意义始终未引起现代中国哲学家足够的重视。但形而上学的任务对于中国哲学 家来说却并不陌生。如前所述,西方形而上学所要讨论的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原与 第一原因等超感性的问题。而这些与中国传统形而上学思想中“本”与“体”这两个概念的 涵义大致相当。“本”原指草木之根,可引伸出事物的根本之义,如《论语·学而》中“君 子务本”;与之密切相关,“本”也有“事物的根据”的意思,如《周易·乾》“本乎天者 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更进一步,“本”也有“本原”之义,如《礼·乐记》:“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体”则有事物的本质,本然、本性的意思,如 "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王弼《老子注》三十八章。“道 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王安石《老子注 》。因此,对于象熊十力这样未受过正规西方哲学教育的哲学家来说,用“本体” 这个传统形而上学概念来理解西方形而上学和存在论的内容,并由此将本体论视为哲学的主 要任务在相当程度上有其合理性。然而,以这种本体论来理解西方哲学的存在论存在着一定 的误差,这种误差不仅使得不少现代中国哲学家无法理解现代西方哲学在存在论上的重大变 革,而且也使得现代中国哲学家很少有人对西方的存在论有较深的领悟。最近,将本体论与 存在论混为一谈也使得现代中国哲学家的那些形而上学体系难以真正吸取康德以来西方哲学 对形而上学反思的教训,完成它给自己提出的理论任务。熊十力和冯友兰的形而上学体系, 恰好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9
好象是讲本体论的书

请问谁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的主要内容?
metaphysics一词源出希腊文 meta ta physik a,意为“自然事物之后”。希腊和后来的注释者用它来指亚里士多德自己未加标题的那组文 本,即我们今天看到的《形而上学》一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自己称这些文本的主题为第一 哲学,神学,或有时称智慧。公元前一世纪罗德斯的安德罗尼库斯在编纂亚氏著作时...

亚里是多德的《形而上学》讲了什么?他的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什么...
其实讲了什么是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也是真正意义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亚里士多德多次论述了实体与本体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

亚里士多德之二: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从对事物原因的认识出发,归纳出“四因”概念,即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形式因描述了事物之所以成为其名的原因,质料因揭示了事物构成的质地,动力因解释了事物变化的动力来源,目的因则指向事物存在的最终目的。(二)研究实体 形而上学的核心是研究实体,即事物的本质与特征。实体作...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物理学后诸篇”共包含14卷,内容主要是论述有关哲学的基本理论。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未使用“形而上学”一词,他称关于宇宙本原的理论为“第一哲学”,有时也称作神学。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写的第一句话就是“人在本性上是求知的”,接着说明人们追求的知识是由低级到高级,从感觉到理智,从个别...

经典通读第2辑:形而上学内容简介
经典通读的第二辑专注于深度探讨《形而上学》这本著作。该书聚焦于人类知识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对普遍知识理论的剖析,这些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以其深刻的思考在《形而上学》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这部作品堪称西方思想传统中的瑰宝...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实际上,他当时就是写在物理学之后的,也就是说,在物理学椅之上,那么,存在一种更高级的这种学问,对他来说,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命名她,于是就采取了形而上学这个说法,因为这就是说在这个之上,也就是说,在我们这种表象之上的一种说法,研究的是最根本,最本质的这种知识 ...

形而上学论内容简介
仅仅是愚者或恶棍的创造。为了进一步证明我的观点,本书会包含丰富的形而上学实例,它们占据了约一半的篇幅,但并非主体。这些例子可以看作是附录,如同笛卡尔在其著作中所使用的"specimen philosophandi",即哲学化的例证。例如,关于因果关系的部分已在本年度的亚里士多德学会学报上以不同形式发表过。

以亚里士多德为例,谈谈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的主要影响在于形而上学。他关于知识或科学的分类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三大类。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分类并没有逻辑地位,逻辑是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科学共同的方法和工具。逻辑研究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属性和定义,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体现在西方哲学与...

形而上学读本内容简介
《形而上学读本》是一部汇集了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这一核心领域代表作的选集,时间跨度从公元前6世纪至20世纪。它收录了古代哲学巨匠如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经典著作,他们的思想在书中得以深度展现,为读者揭示了古代形而上学的基石和理论框架。进入近代,读本也囊括了笛卡儿、斯宾诺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