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解释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冥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大子告之如此。”
他认为知晓生死是有先后顺序的,即要先知道生,才有肯能知道死。马融注:“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认为由于死之事超越人类的认识,所以孔子不说,但是孔子不是回避生死,也没有让人不去祭祀鬼神,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何谈死之事;连人都不能侍奉好,何况是鬼神呢。重点是在指出生死有先后之序。
《论语正义》中有:“人有所当死,有所不当死,死非季路所难,莫难乎其知之明,处之当,然而死非可预期之事,故为反其所自生。”认为死是不能预料的事情,所以将生“知之明,处之当”才是要紧的。
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
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颜渊》)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对于“...
杀身成仁是正确的生死观吗
是正确的生死观。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
孔子的死生观是什么样的?
64孔子的生死观重生轻死,要积极努力的生,要尽力明白何为生,如果明白了何为生,那么死之事自然也就明白了。但是当死之时,要不惜生命,不要“以身害仁”。对待鬼神之事,要诚敬,同时要守住度,不要陷入迷信的地步。来源:学理论·下
谈谈孔子儒家的生死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其一,孔子儒学通过积极的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这一超越态度集中表现为“三不朽”,导致后世中国人重视功名利禄,希望流芳百世。 其二,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回避死亡问题,导致中国人讳谈死亡。
如何正确理解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_百度知 ...
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是宝贵的,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仁”,在生死关头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仁”。“杀身成仁”实则就是后世常说的“取义成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文天祥的态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就是谭嗣同的态度……...
请问孔子的生死观与西方哪位哲人(思想家)有可比性?庄子的生死观与西方...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在孔子的思想里还是对天命,对死有一定的畏惧的。据此我认为与存在主义有一定的相似处。例如海德格尔的“畏”,萨特的“恶心”,都是通过对生死的这种直观恐惧来让人更重视今生,重视当下的存在。
你是如何看待儒家的生死观
孔子听说卫国内乱而子路去了,就叹息:嗟乎,由死矣!果然不出所料。《礼记》中说:子路死后,孔子在中庭哭子路,有人祭奠子路,孔子倒头便拜。听说被剁成肉酱,孔子让人“覆醢”,再也不吃肉了,看都不看了。而且每次听到打雷,都感到心中不安。在最得意弟子颜回和儿子孔鲤死后,子路就是孔子的精神...
庄子的目光穿越了千年,现在的人能不能像他一样看透呢?
孔子的生死观有三个。其一是“自古皆有死”,有生必有死,生死就是天地的常理;其二是“未知生,焉知死?”强调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在世间的一切努力,换言之,孔子对死后的情况是“存而不论”的;其三是“不要为求生而伤害仁德,要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这和孟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相同。 由此看来,儒家对...
什么是正确的生死观?
在我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人固有一...
鼓盆而歌的庄子生死观
在思想史上,孔子与庄子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生死观,一个代表儒家,一个代表道家。「死」如果有什么意义,完全靠生的意义来解决。孔子的思想重点是教人如何实践仁,要仁「无求生以害仁」,为此人活着而没有仁和没有爱,生命还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必不得已的时候,宁愿杀生成仁.。〈至乐篇〉:「庄子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