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梅罗维茨

如题所述

约书亚·梅洛维茨,媒介环境学派的重要学者之一,以媒介情境论著称。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梅洛维茨提出,媒介情境论的核心观点在于,新媒介的出现带来新情境,进而影响社会行为。新情境由地点和媒介共同构建,地点决定了现场交往的信息系统,而电子媒介则创造了其他类型的情境。新媒介、新情境与新行为三者间存在紧密联系:电子媒介的引入,导致情境变化,进而影响信息获取方式、内容与人群,最终促成行为变化。

梅洛维茨的情境论认为,媒介决定了情境,媒介变化促使情境变化,影响信息传播与社会交往。媒介传递信息形成拟态环境,塑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不同媒介营造不同信息环境,改变人们所处情境。情境决定交往行为,情境变化导致人们行为模式发生变化。

情境融合与情境分离是梅洛维茨情境论的重要方面。情境融合导致不同社会角色界限模糊,促使角色融合。电子媒介打破物质地点与社会地点界限,情境孤立性消失,原本不相干情境形成强大共同基础,群体身份、社会化与等级制度被重塑。这种新型人际关系被称为“副社会交往”,伴随新型悲伤与谋杀事件。情境分离则促使人们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然而,梅洛维茨的情境论观点存在局限性。他过分强调媒介对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影响,忽视了社会制度、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文化习俗等其他重要因素。更多内容关注「新传迷宫」公主号,一起探索新传考研思想迷宫。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约书亚·梅罗维茨
约书亚·梅洛维茨,媒介环境学派的重要学者之一,以媒介情境论著称。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梅洛维茨提出,媒介情境论的核心观点在于,新媒介的出现带来新情境,进而影响社会行为。新情境由地点和媒介共同构建,地点决定了现场交往的信息系统,而电子媒介则创造了其他类型的情境。...

约书亚·梅罗维茨
约书亚·梅洛维茨,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术地位在英尼斯、麦克卢汉和尼尔波兹曼之后熠熠生辉。他的核心理论——媒介情境论,通过著作《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为人们揭示了新媒介如何塑造社会交往的新形态。媒介情境论的深邃洞察 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强调,新媒介的引入并非简单叠...

传播学者梅罗维茨的简介
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是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他与莱文森都是波兹曼的博士生。1985年,他的重要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获...

《消失的地域》——媒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消失的地域》一书由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约书亚·梅洛维茨写于1985年,主要是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到方面的影响。其英文原文为“No sense of place”,本质意义是地域感和地域意义的消失,而非物理空间中的地域。在《消失的地域》中, 梅罗维茨用印刷时代的媒介环境和...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3\/8)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这本书的作者约书亚·梅罗维茨关于戈夫曼的场景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继承,提出了将面对面的交往研究与媒介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切入点。其实说到这儿,对于什么是场景理论和媒介理论我也没有一些非常清晰的定义,于是我去找了找资料。场景理论从1947年开始,美国...

推荐几本媒介公关的书吧,O(∩_∩)O谢谢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作者 :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念辨析 | “场景”和“情境”,可别再混着用啦!
让我们一起清晰地认识这些概念,避免混淆!参考文献:[1]梁旭艳,《场景:一个传播学概念的界定——兼论与情境的比较》[2]喻国明,《网络新媒体导论》[3]喻国明、梁爽,《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4]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5]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一文读懂传播学派⑦丨媒介环境学派汇总
4. **保罗·莱文森**:代表作有《数字麦克卢汉》、《新新媒介》,提出“媒介进化论”,探讨媒介随内外环境变化而进化的过程。5. **约书亚·梅罗维茨**:提出“媒介情境论”,认为媒介变化影响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每种独特行为需要独特情境。6. **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的仪式观”,将传播视为...

泰酷辣为什么会被网友调侃?
这段演讲在现代“社畜”和“打工人”的眼中,似乎传递了一种听了一段废话的感觉,却在互联网上激发了新的创作和传播。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表明,新媒介带来新场景,进而引发新行为,网友们在互联网上展开了对“泰裤辣”梗的二创模仿,促进了这一热梗的新场景适配,产生了新的传播效果。“泰...

家长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本书以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和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为理论基础,依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通过对617名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还有61位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深度访谈,深入剖析了在高度现代性的社会中,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对于家庭代际传播的主体、时空、渠道、内容和效果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