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如题所述

我是学政治专业的, 多年以前我们系的前身叫政史系,可见政史还是一家的 呵呵
现在叫政法系
我觉得政治是横向的 历史是纵向的 二者交叉衍生了众多的 社会现象.
现在发生的事件哪一个不是明天的 历史,又有哪个事件没对事件的发生人造成影响的呢,进而由一点点的由量变再到质变.从而改变社会关系也就改变者政治.
要想说清这问题 我得先说说什么是政治和历史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
政治的词源
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在中国古代,“政”一般表示: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乱宋国之政”
一种统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符合礼仪的道德和修养,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们的政务活动,如“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治”在中国古代则一般表示
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如“天下交相爱则治”
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于日本人翻译西方语言时用汉字创造的相同的“政治”一词。当英文的Politics从日本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
政治的定义
由于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什么是政治的各种各样回答,形成了众多的关于政治的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
政治的特征
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各种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政治作为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述特定行为的相互作用。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理与参与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相互斗争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基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必然性。
马克思对政治的定义和理解
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理解: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是政治权力的根本问题,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那么历史呢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科学:
通常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因为这是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学,而以往的史学从根本上来说,很多都没有超出历史 唯心论的范畴。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也因此,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

词源
“史”字在中国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写为“ ”(见图),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历史”一词则出现于清末。

历史这个词在英语中为History,在法语中为Histoire,二者同出于希腊语的Histria,其本意为“征问”、“问而知之”。
通常对于历史我们有这几种理解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
(二)过去的事实,过时的事物。例: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三)对过去事件的记载, 沿革, 来历; 大事记。
(四)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五)书名。即《希腊波斯战争史》。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著。全书共九卷,前四卷主要追述埃及、巴比伦、波斯、吕底亚、西徐亚及希腊本土的历史,后五卷叙述希腊与波斯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止于公元前479年。书上杂有许多神话传说,不尽可信。但此书为欧洲第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六)个人的履历;经历
(七)对形成未来的进程有影响的事件
(八)历史记载,征服者美化自己的工具。
(九)历史的真实,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演变

很显然 政治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共同形成了人类社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30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有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阶级关系和人民内部的全局性关系。
二、历史: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三、“经济”一词,具有多重的含义,狭义的经济是指节约或避免浪费;广义的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要素,或是反映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称。广义的经济含义是由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研究其经济活动规律;而技术经济中所指的经济属狭义经济含义的范畴,即研究节省或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体现的是生产关系,政治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因此经济决定政治.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只有好的政治氛围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经济与政治总是由不适应到比较适应,在从比较适应到不适应在继续比较适应的过程,该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永无止境的发展下去达到具体的历史的辩证一。
而历史则是对政治活动轨迹及其演变的记载或反映。

这到问题和我们高考模拟卷上的一样,只不过多一门经济。我把试卷找了出来,把答案给你打在上面了。好累呀,标准答案呀!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看到上面好多朋友在说怎么学历史,晕。
我虽然不是历史系也不是专攻政治学,但是就一个文科人的观点来简要谈一下我的理解,太长我想LZ看着都烦。
区别:
1.政治最通俗的理解是与政党,政府和国家有关。进而可以联系的影响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学其实也不仅仅学习政治的),也就是一个社会的整个元素。更加侧重于共时态研究(就是在同一个时空,横向)
2.历史则是人类在这一刻以前所做的事情和创造的文化,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当然包括那个时期的一切元素。但是更加侧重于历时态的研究(时间轴,纵向比较)
联系:
1.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定然将那个时期的政治全部包括在里面,政治是历史静态研究的重要元素。
2.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政治状态必然会成为历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差别从而发展政治。政治又是历史动态研究的重点。反过来说,历史是研究政治的重要工具。
p.s以上说的,其实都不难从现实中找到依据。比如:我们分析一个朝代,总是要谈到它的管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什么的,就是在历史中看政治;同理,在谈政治时,我们说我们的制度比古代的封建制度有哪些哪些进步,就是在政治中看历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7-28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参考资料:http://www.yuloo.com/gk/gk-wzjx/20030218100511735.html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这里说的“政治”和“历史”都是广义的,而不是指“政治”或“历史”教科书。

我理解,从广义上理解,政治为历史提供内容,政治具有创造性,是主动的,历史为政治提供载体,历史相对于政治是被动的。

从狭义(教科书)上理解,学政治,离开历史事件做注脚,学历史,还需要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
第4个回答  2008-07-28
打个比方:
吴三桂想利用清兵对抗李自成而放清兵入关,这个是政治事件,也是多方的政治博弈,把这个事件记录下来,就是历史。说吴三桂为了陈圆圆放清兵入关,这叫串改历史,或者叫历史演义。现在有人为吴三桂平反,这也是政治

所以说,历史记录政治(思想和事件),为了政治也可以篡改历史,这种篡改又会被更后代的历史所记录,而后代为了后代的利益即政治,又可以篡改先前的历史,如此循环。

所以说,真相总有一天会被人知道,而历史又永远没有真相,这样矛盾的历史,一切皆因政治需要

政治和历史有关系吗
有关系,文史不分家

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首先,政治学和历史学在学科初衷上存在本质区别。政治学旨在探寻普适的原理,这也是其英文名“Political Science”中包含“科学”一词的原因。而历史学的研究结论通常更为具体,不追求永恒不变的定律。新史料的发现和新研究角度的开拓时常会修正流行的历史结论。其次,在研究素材方面,政治学和历史学也有明...

政治课与历史课的关系如何
历史与政治课程紧密相关,两个领域的知识点经常相互交织。例如,政治课程中的内容经常需要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应用和掌握。特别是在教授历史时,融入政治课程的知识,教师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与观点。这些包括原因与结果、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

谁能大概说一下历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人力是改变不了的,而政治史一种权利,一种人治,是能改变的 只有适应历史发展的政治才能生存,否则自会自取灭亡 一定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传统或者历史习惯会造就一定的政治形式。比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导致现在也是中央高度集权 ...

政治课与历史课的关系如何
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应该是联系比较紧密的2大学科,2大学科的知识点经常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例如政治学科的一些内容,在历史学习中也往往是必须掌握、运用的。尤其在渗透政治课知识来讲授历史时,教师更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必须性和偶然性、现象...

政治和历史选哪个
二、历史的实用性 历史与政治紧密相关,政治是历史的延续和现实的反映。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发展背景,这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具有辅助作用。此外,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许多现实问题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启示和解决方案。因此,选择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并为其未来...

政治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和政治是文科,这个要通过大量的史料等进行学习。其实无论是哪门学科,都有学好的方法,而且通过深入学习会不断发现其中的乐趣。当然人和人可能不一样,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文科,其实这和之前的经历有关系,有的人一直就对历史感兴趣,自然对文科更感兴趣,有的呢对数学一直比较喜欢,自然对理科...

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首先,两个学科的初衷存在质的不同。政治学旨在寻找放之四海皆准的原理,这也是政治学的英文“Political Science”含有“科学”一词的原因。历史学的研究结论则往往更为具体,并不追求亘古不变的定律。何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新开辟的研究角度,时常修正流行的历史结论。在研究素材方面,政治学与历史学的...

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对吗
历史就是发生过的事,相对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发生就发生了,和政治没有什么关系。历史故事的话就不好说咯!有的是为政治服务,有的是为佐证观点,有的仅仅是增添趣味。历史是事实,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而言过去的事情要还原都是难以证实的。所以同一件历史事件都会有不同的故事版本,不同的解读,所谓...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我是学政治专业的, 多年以前我们系的前身叫政史系,可见政史还是一家的 呵呵现在叫政法系 我觉得政治是横向的 历史是纵向的 二者交叉衍生了众多的 社会现象.现在发生的事件哪一个不是明天的 历史,又有哪个事件没对事件的发生人造成影响的呢,进而由一点点的由量变再到质变.从而改变社会关系也就改变者政治.要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