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划分天地形成的阶段

如题所述

一、万物的起源
1、五行说
古代先民对于无法理解和控制的自然现象,归诸于主宰万物的超自然力,此超自然力量,商代叫“上帝”,周代改为“天”,而所谓的“天子”是受天之命来统治人间。从商周交替之时起,有了金、木、水、火、土为自然界最基本物质的想法,各样事物由此结合而成,“五行说”随即成型。
2、精气说
战国中期,宋 、尹文提出“精气”学说,以无法直接感受的精微原始物质“元气”解释世界。元气可以小到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于任何地方,聚集起来即可成万物。到了三国,杨泉更进一步认为,天是元气构成,恒星、银河众星也是元气精华构成。
3、浑沌阴阳说
战国时期,认为天和地是在浑沌中阴阳作用而诞生的见解已经存在。而最早明确论述天地和日月星辰起源和演化的,应推朔至西汉时代淮南王刘安等人写成的《淮南子》,在《淮南子 天文训》中(白话的)说:“天地形成前,一片浑沌空洞,这一阶段称为太始。 在这种空 的情况下,道就开始形成了。有了道,空 才生成宇宙,宇宙生出元气。元气有一条界线,那清轻的相互摩荡,向上成为天;那重浊的逐渐凝滞,向下成为地。清轻的容易团聚,重浊的不容易凝结。所以天先成,地后定。天地的精气结合而分为阴阳,阴阳的精气分立而成为四时,四时的精气散布出来就是万物。阳气积聚的热气变成火,火的精气变成太阳。 阴气积聚的冷气变成水,水的精气变成月亮。太阳和月亮过剩的精气是星辰。”
二、古人天地观
1、浑天说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另一种宇宙理论。浑天,是指天是浑圆的,有人把它比作大鸟卵,有人把它比作大鸡蛋,还有人把它比作大弹丸。
这种宇宙理论是战国时萌芽的。公元前4世纪,思想家慎到便说:天,不是半球形的,而像弹丸一样,是整球形的。不过,他没有谈到地的形状。最早猜测大地为圆形的,是跟慎到差不多同时的惠施。惠施曾说:球形的大地,体积虽然有限,但一直朝南走,可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惠施不仅认为地是球形的,天也是球形的。洛下闳,鲜于妄人、耿中丞、张衡等人,又发展了浑天说的理论。尤其是张衡,对浑天说作了全面的总结,从而使浑天说最终成为一种很有影响的宇宙结构体系。张衡在他所著的《浑天仪图注》中阐述他的观点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张衡不仅在理论上对浑天说作了系统的说明,还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作了“水运浑天仪”,来形象地表述他的浑天思想。
很显然,以张衡为代表的这种“浑天说”宇宙理论,较“盖天说”的宇宙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它认识到地球是圆球形的,而且根据这一理论,还可以解释日食、月食等现象,还能预知日食、月食的日期、时刻。正是由于浑天说这些进步性,自它萌芽以后,便很快地被天文学家们所接受,成为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宇宙理论,从汉代到明代的一千多年中,它一直在天文学界占着统治地位。
应该说,浑天说远比盖天说更接近宇宙结构的真实,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它把地球看做是天地的中心,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另外,浑天说的一些说法,也解释不通。就拿“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这句话来说吧,那附着在天体内壁,随天球绕地球旋转的日月星辰,当它们运转到地平线以下之后,又怎样从水里通过呢?
2、盖天说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复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盖天说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当时认为天尊地卑,天圆地方,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复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这是盖天说的雏形。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几种不同的见解。由于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无法吻合。于是又有人提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高悬在大地之上,地的周边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圆穹形的凉亭。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的神话正是以此为依据的。到战国时期,对上述的盖天说开始发生怀疑,于是修改成“天似盖笠,地法复盘”,就是说天是球穹状的,地也是球穹状的,并且认为北极位于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
盖天说通常把日月星辰的出没解释为它们运行时远近距离变化所致,离远了就看不见,离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这种解释比较牵强。盖天说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事实所否定。西汉的扬雄提出了难盖天八事,否定了盖天说。 但是,盖天说在中国古代仍然有一定影响力。晋朝的虞耸提出的穹天论是盖天说的沿袭和发展。南北朝时还出现了浑盖合一说。
3、 宣夜说 
宣夜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宣夜”,就是“宣劳午夜”之意,另一说它是讲古代观星者们在夜间进行辛劳的天文观测。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无不把天看作一个坚硬的球竞,星星都固定在这个球壳上。宣夜说否定这种看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决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这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出现于两千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
  宣夜说主张“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上,皆须气焉”,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这种十分令人惊异的思想,竟和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一致。
 宣夜说首先认为“天了无质”——否认了有形质的天,包孕着无限宇宙的思想。它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思想。
  宣夜说没有把行星与其它行星区别开来,也没有说明行星运动的复杂性。但从科学规律上来讲,宣夜说仍比盖天说和浑天说都进步的多。它在人类认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宣夜说的卓越思想,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重视,几至失传。也许,杞人忧天这个故事能说明宣夜说不能盛行的原因吧。

1、古人说天论地:古人观天、万物起源
2、天象记录:日食、流星、新星和超新星、彗星、五星连珠、太阳黑子、石刻纪录
3、历法:历法成就、治历方法、节气、中西比较、《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4、天文仪器:圭表、日晷、漏刻、浑仪、浑天仪、地动仪、浑象、简仪、仰仪、水运仪象台
5、著名天文学家:甘德、落下闳、张衡、祖冲之、张遂(僧一行)、郭守敬、沈括
6、天文著作:《甘石星经》、《灵宪》
7、著名地理学家:裴秀、郦道元、徐霞客、魏源
8、成就:制图六体、风的观测和仪器、降水的观测和仪器、湿度的观测和仪器、云的观测和云图集、《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海国图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古人划分天地形成的阶段
战国时期,认为天和地是在浑沌中阴阳作用而诞生的见解已经存在。而最早明确论述天地和日月星辰起源和演化的,应推朔至西汉时代淮南王刘安等人写成的《淮南子》,在《淮南子 天文训》中(白话的)说:“天地形成前,一片浑沌空洞,这一阶段称为太始。 在这种空 的情况下,道就开始形成了。有了道,空 才生成宇宙,宇宙生...

古时候的人们以为宇宙天地
古时候的人们以为宇宙天圆地方。古人把天地未分、浑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

古人说的:盘古分天地究竟是什么时常代?
蒙昧时期之前上古之后的太荒时期

古人是如何将事物分为阴阳两类的?
天地未分时,一切混沌,称为无极。随后,阴阳相交,生成阴阳二气,从而孕育出万物,这称为太极。清者上升形成天,浊者下沉形成地,进而划分为东、南、西、北四方。每方由不同的神兽守护,分别是青龙的东方、白虎的西方、朱雀的南方和玄武的北方,这四神兽共同构成四象。古代智者如伏羲,观察日月星辰的升...

三五历纪浑天说的记载
在天地混沌之初,天气蒙蒙,万物始生,天地开始形成,天地之间的界限逐渐明确。阴阳之气感应,元气分布,中和之气孕育了人类。最初的生灵,即是盘古。盘古在垂死之际,化身为气形成了风云,声音成为了雷霆。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四肢和五体化为四极五岳,血液化为江河,筋脉化为了大地的脉络...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地怎么来的?
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变成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什么意思,当作何理解?
「天一生水」,强调的是认知的升级,从混沌中分化出秩序。这个过程与古代对昼夜、四季、鬼神的划分紧密相连。通过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观测,古人揭示了天地、阴阳、四时、鬼神之间的联系。这一系列的划分,展示了人类认知从混沌到秩序的进化。「地六成之」,指的是物质的整合能力,水的特性正好...

古代到现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理解,过程要出来啊啊!!!
1。古代 中国古代: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印度古代:1.地球像塔,第一层是海,第二层是大地,第三层是天。2.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而海龟又站在一条大蛇,大蛇嘴咬着尾巴,形成了天。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2。近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

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往下全文
意思为:这是没有尽头;阴阳交叉结合,阴阳两种气生成的一切物质物就是太极;清的上升为天,浑浊的下沉为地,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一个方向都有一位神头在镇守,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就是四象;智者伏羲,凭借日月的升降悟出天地的奥秘,从而创造出八卦,分为干,坤...

混元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和洪元的区别
太初:阴阳交媾,天地有交,两仪生四象。其数四。太素:三才之始,有孕三盈易。其数三。太古:生民之始,万灵生成。其数万。2.时间上有区别:按时间先后顺序为(为道家时间系统):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为先天五太);太始>太易>太初>太素>太古(为后天五太)。洪元>混元。(为道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