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

它的背景故事是: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扩展资料

菩提本无树(六祖惠能大师四句偈中的一句)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来历: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 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9
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
它的背景故事是: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提萨陀,就是“觉者”的意思,简称“菩萨"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人们生活处世,如果了解了并没有一定的法则,然后才体会到:其实没有固定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法则!天下所有烦心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并且都有很难了却的烦心事,那么不去了却那些事情也许就是最好的一种了却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1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
它的背景故事是: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第3个回答  2018-12-29
不知道,应是后人自以为看懂了禅宗奥义的话语,实则其义浅显。
第4个回答  2013-10-29
六祖坛经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是什么意思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它的背景故事是: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哪里?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小窗幽记》。《小窗幽记》是明清之际的陈继儒所创作的一本著作,集结了古人对于人生哲学的诸多智慧。书中包含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便是其中一句。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名句的含义和深层意义。该句传达的是一种面对...

请问“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怎么理解?
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意思是:天下的事,不如意者常十八九;烦心事了结了又似乎并没有了结,烦恼总是无穷无尽;那又何必不把不去了结作为了结这些烦心事的方法呢?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这是一副对联: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它的背景故事是: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领悟不透,我想这是从神秀和...

请问“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怎么理解?
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意思是:天下的事,不如意者常十八九;烦心事了结了又似乎并没有了结,烦恼总是无穷无尽;那又何必不把不去了结作为了结这些烦心事的方法呢?"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此偈令众人惊异。五祖将鞋擦了偈,未见其性。次日,五祖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他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

“不了了之”的前一句是什么?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这句话出自:《菩提本无树》

了犹未了 了犹难了 了了是也 出自哪里? 什么意思?
结束”来理解。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菩提本无树》人们生活处世,如果了解了并没有一定的法则,然后才体会到:其实没有固定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法则!天下所有烦心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并且都有很难了却的烦心事,那么不去了却那些事情也许就是最好的一种了却方法 ...

人世法法无定法方知非法法也,世间事了犹未了不如不了了之
正版说法: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何元普题于成都宝光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