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普及、系统实用的静坐修定方法--出入息念(数息观)
最具可操作性的【静坐修定】贴!不看后悔哦!
本贴请勿跟帖回复,有关参考内容在另一个置顶帖里。
静坐数息及修定问题咨询专栏:请吧友到此专栏咨询有关问题,勿在置顶贴里提问及交流。这样使问题集中化,以便其他吧友也能看到类似问题,省得重复提问。
专栏网址:
http://tieba.baidu.com/p/2812374725鉴于很多吧友都是初学,原有的置顶贴虽含有少量经文内容,但有吧友也不易看懂,我就把内容尽量通俗化,使数息法门的(入定)前(期)的程序清晰化,力争使哪怕中学生程度的朋友都能一目了然。
本法门背景
出入息念,又称“数息观”,梵语为“安那般那”,是佛祖在世时留下的“二甘露门”,是千百年来佛门最古老、最普及、最易懂易学的禅定(悟道)修习大法。依此修习,不要说练习什么禅定或内功,就是一路证悟直至涅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亦是绰绰有余。
在中国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所作的修禅要典《六妙门》中,指出数息观的六种层次为:(1)数呼吸--数,(2)跟随呼吸--随,(3)定或集中--止,(4)识别--观,(5)还,(6)净,即是解脱或开悟的境界。
鉴于本贴是针对初修者的,故此只介绍前三个步骤,完成这三个步骤即可入定了。后三个步骤就不再介绍了,那是有了入定的基本功以后的事了。
前三个步骤就是:即数息、随息、止息【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的一点(融合内观心法,将此点限于鼻孔下嘴唇上一带区域)】。
真理是不需要什么来装饰的。修习本法,勿要顾虑,方法简单,即看即懂。对于尚在佛门外或者对佛教缺乏兴趣的人,不需你信佛,不需你懂什么佛教知识,只要你按照置顶贴的方法真诚练习,哪怕你是文盲,也能依法成就。即便无意入佛门,静坐修定也能使你心明如镜,智慧大开;心定如石,宠辱不惊。以此心态做事,则无往而不利哉!
人生的长度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一口气上不来,我们可能就会到另外一个世界了。所以本法利用人人皆有的呼吸,从呼吸入手,通过不动声色地观照自己的呼吸,达到探索身心世界、解除人生烦恼的目的。
心息本来相通,观息即制心之术。呼吸本身,就是心念的外在化。心念越来越止住,呼吸就越来越微细;呼吸越来越急促,表明心念越来越妄动。
呼吸既属于身体层次,又是心念的表现,所以这个方法是沟通身心的桥梁,通过此法,得以最容易发现身心的真相。
所以,呼吸本身就是妄想杂念的表现,倘若再加上其他方法,无异于头上安头、妄上加妄,要入定就更不容易了。尤其是加上那些有明显宗教痕迹的方法,就更不容易为不同宗教或文化的人接受了,而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与宗教无关,与文化无关的。
出入息念(数息观)的基本内容与实修步骤
由于人的根机、因缘各异,本法将重点针对初修者,融合内观与其他数息法门,希望吧友能灵活参考。
第一步:数息(妄念纷飞阶段)
(1)、首先强调一点,你可以把“息”理解为呼吸,但是在初期实修时,数息并不等于数呼吸(次数)的。息者“止”也,一呼一吸之间,有个极为短暂的刹那,这个刹那间,是不呼不吸的,就是“息”。数息,就是要数这个“息”--中间刹那停止的次数。
婴儿在母胎里时,是不用鼻孔呼吸的,而是“胎息”---通过肚脐外与母体连接的脐带呼吸,输入营养成分,交换能量的。所以修行人通过数息法门,可以达到“胎息”状态,以使心念止住,达到像婴儿那样妄想杂念最少的状态。
当然,胎息是另一个复杂话题,在本贴就不深入探讨了。修行人往往达到初禅程度时,鼻孔的呼吸就能停止了,开始用全身的微细毛孔呼吸。
为什么要用「一呼一吸」算一个呼吸呢?为什么不「一呼」算一个数字,「一吸」算一个数字呢?古德说,这样数会有「息梗在喉」的现象,也就是说,气会堵在喉咙而患病,所以不采用这样的数法。
另外,刚开始数息时,一呼一吸要长点。你把气尽量吸进丹田,由于吸气路途长、时间长,杂念就不易产生;如果你把气吸到咽喉,由于它的距离短(时间短)、速度快、杂念就容易产生,思想不容易静下来,没办法集中。
常人的呼吸是从鼻腔吸到咽喉,马上就呼出去了;有一种身体素质稍微好一点的人,是从鼻腔吸到胸腔以后,马上又要呼出去了;还有一种有修炼的人,或者虽然没修炼,但是精力比较充沛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吸进来的气都是沉入丹田。
把气从鼻腔吸入咽喉这一类的人,一分钟之内呼吸的次数就比较多。如果能够把气吸入丹田,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就很少,所以这一类型的人他干活也好、跑步也好、唱歌也好,就不容易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他可以一口气读诵三十多个字,因为他读的过程当中丹田里还有气没有放完,而气吸到咽喉的人,读文章、唱歌,就需要不断地吸气,因为他吸气的路途短,气很快就放出去了,马上又得吸气。
既然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静坐的时候就要习惯性地、有意识地沉入丹田。你一旦把这个方法训练习惯了,平时即使你不静坐,乃至于你在睡觉的时候,吸进来的气自然就会沉入丹田。 炼过气功的人都知道气沉丹田的好处和重要性。只有把我们吸进来的气沉入丹田以后,生理的能量才容易激活、容易被唤醒。同时,吸进来的气沉入丹田以后,还要停留3~5秒钟。
为什么要停留3~5秒钟呢?因为你如果把气刚刚吸进来沉入丹田后,又马上呼了出去,根本没有效果;如果你把气沉入丹田后停留3~5秒钟,这个气就会扩散、分散,输送到全身每一个角落、到达每一个神经末梢。你只要是把气放进丹田里,它肯定要往四处扩散,他不可能完全停留在这里不动。
所以你把气放进了丹田,它往下走,走到腿上、走到脚尖;往上走,走到头顶;往上肢走,走到手上、指尖。如果你吸进丹田的气马上又呼出去了,那么生理的能量就没有办法被气推着到达每一个神经末梢。
气一行走、血就行走;气一通,血就通。生理上的气血畅通了以后,身体自然得到滋润,生理就不容易干枯。为什么有的人年纪很轻,身体看上去就像枯木一样?就是因为他的气血运行不畅,身体得不到滋润。
(2)怎么数呢?这个呼吸停顿的时间,有的是吸入一口气到尽头后,停顿一下;有的是呼出一口气到尽头后,停顿一下。要根据自己情况,适合怎样就怎样。我是在吸入一口气到尽头后,停顿一下。因为呼出一口气到尽头后,就是“强弩之末”了,气不够用了再停顿就更难受了。
而且这个停顿的时间呢,随着你的修行程度(一呼一吸的时间越来越长),可以逐渐地延长。当然,内观心法是不要求这样的,只要求觉知自然呼吸。但初修者往往比较急躁,一开始就内观的话,有的人可能会不习惯。因为内观是慢工出细活,不太符合初修者急于求成的心理。
这样开始数息,要求从一数到十,再循环开始数。从一到十是最佳的数字阶段,否则数字太少的话,心未免因空间狭窄而容易烦躁、散乱;数字太多的话,心又会因空间过大、时间太长而容易懈怠、昏沉。如果没数到十,就忘记数到几了,就说明你的心开始散乱了,那么就必须重新数;如果数的超过十了还在数,就说明你的心开始昏沉了,那么也必须重新数!
假如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可以用另外一种更加强烈的数息法。这种数息法就好像一个农夫在量谷或倒豆子的时候,一边倒一边快速地数。如何数呢?可以在入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出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入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出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如此一直数到十,让心不要有机会间断。如果一闲下来心就打妄想,就用这种方法。
假如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还有第三种数息的方法:当我们入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出息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之,不要让心有停歇下来的机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你养成既不散乱也不昏沉的好习惯,因为散乱与昏沉是静坐修定的两个大敌。另外,这样也是培养你把心念住于当下的心力、定力。因为人之所以有无尽的烦恼与痛苦,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让心活在当下,而是过度追忆过去或者期盼未来。
如果有的人一开始就对自己要求甚高,中间停顿的时间拉的比较长,明显有强行憋气的倾向,建议你现实一点。另外,刚开始数息时,数了几下,胸口感到憋气的话,不妨大口畅快地呼吸一两次。
应当注意的是,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3)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就会想:老师,你不教我数息还好,我一数息之后,才发觉妄念特别多,不数息时妄念还不会这么多,用数息会扰乱我的心念。其实,因为你本来就是妄念很多,只是你没觉察,而数息则让你发觉到自己的妄念很多,并不是数息造成你的妄念多。
就像你家门口有一条臭水沟,你每天进进出出,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它臭。有一天,你的朋友来你家,被臭水沟熏得倒退三尺,直呼:怎么那么臭!这时你才察觉这水沟真的很臭。结果你却怪人家让你发觉到你家前面有一条臭水沟,这不是很莫名其妙吗?
(4)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初修者往往会因为急于求成的心态,一开始很精进,上来就要静坐几十分钟,结果却令自己失望。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放弃数息法门的,认为这样的方法未免单调乏味,花样不多,有的可能会换其他方法。但是你要明白一点,简单的你都玩不了,那复杂的你更不行。
所以对于初修者,每次数息的质量比数量、时间更重要。哪怕你每次只限定一分钟时间,只要你能在这一分钟内数好息,就能给你带来信心,然后慢慢延长时间。信心是一步步加强的,不可以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
初学的人可能会头痛、头晕、呼吸困难。那是因为【头脑紧张、求好心切】,所以【气上头部】,无法自然地呼吸了。
以上是出入息念(数息观)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呼吸的进出是很明显、清楚的,妄想杂念是最重对多的,【最明显的就是“风相”--鼻中出入的呼吸有声音】。所以应该【只是注意呼吸的一进一出,而不必注意其他的】,比如呼吸的声音是大还是小,有多大或有多小;呼吸是长还是短,有多长或多短;呼吸是热还是冷,有多热或多冷?因为你的心念还太粗,没能力去关注更微细的东西。
这个就是入出息的阶段。
第二步:随息
(1)、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可以成功地数完一个单元——从一数到十——在数完之后再重新开始第二个单元、第三个单元…。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为什么呢?因为数息只是针对初修者而言的,因为刚开始改变心的攀援习惯时,会很不适应,妄想杂念层出不穷,所以才要以数息对治。
如果能够这样持续地专注呼吸三十分钟、四十分钟……由于心持续地专注,你会发现你的呼吸【没有声音了,出入也很顺畅,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微细】,这表明你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长息。
长息,意思就是一呼一吸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更长了。到这个阶段,心念已经很专注了,如果再继续数息反而会破坏这个境界,所以你就“随息”好了。
在随息阶段,因为你的心念有够专注,所以你有能力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此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鼻孔下、嘴唇上接触点】一带的区域(比“人中”范围大)。
当气息自鼻孔呼出去的时候,心中很清楚明白,气息自鼻孔端部吸进来的时候,也很清楚明白。念头随着呼吸的出入而紧紧地系在这个区域里,不到其他地方去---仅仅【觉知此区域的呼吸】。
(2)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只应【专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为什么还需要强调呢?在这里可以做个试验。如果我们尝试去分析呼吸的话,将能够发现呼吸里面有很多现象。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让你去注意吸气时的凉,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将能发现鼻头或人中这一带有凉凉的感觉。假如让你去留意呼气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畅、推动等都是可以的。
假如静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等,那么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为什么?因为软、滑、轻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畅、流动,那么他是在注意水大,因为流动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么他是在注意火大,因为热、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动、支持、力度,那么他是在注意风大,因为推动、支持是风大的特相。【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据说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把呼吸从鼻头经过喉咙,再经过心脏,一直引进丹田或引进肚脐,又从这里再引出来,【他其实是在注意气息的流动】。《清净道论》讲,并不是说鼻端是初,心脏是中,肚脐是后,【随息不是这样的随,而是只让心念在鼻头接触点一带随着呼吸】,这才称为【随息】。
因此,呼吸里面有很多现象,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话,可以分析出它的软、滑、轻、流动、热、冷、推动等,然而,这些只是呼吸里面所具备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
提示一点:大乘佛法说的“地水火风”这四大,指的是组成人体的四种最基本的“性质”。
(3)那么,我们把心放在【人中】一带,借助【皮肤的感觉】来修习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专注这里感觉的话,那专注的是【触所缘】。
我们的身体可感受到坚硬、柔软,同时,粗糙、细滑、重量、轻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们属于触所缘,是通过身体来感觉的。身体所触知的是触所缘。
现在天气很热,我们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热。如果把手伸进水里面会感觉到凉。因此,身体可以感觉到冷和热,冷和热是火界,也属于触所缘。
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会感觉到撞击,这是风界,因为撞击、推动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触知三种所缘:地、火、风。假如我们在人中这里觉知暖、冷、麻、轻柔等,【那只是在练习这里皮肤的感觉】,而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虽然说修习入出息念很简单,【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为呼吸里面有太多的现象,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找错对象。
有一种错误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由于鼻子离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觉地会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禅修者在看呼吸的时候叫他张开眼睛,他的眼睛就会像“斗鸡眼”一样,是不是?看呼吸是坏习惯!看久了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鼻梁发紧、眉头酸胀、额头绷紧、头部僵硬等等。
当我们能够正确地辨识入出息念的所缘之后,就只是【专注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们也应当用很自然的心去觉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象。呼吸是怎么样的相状,我们就怎么样去觉知它。
到这个阶段,只应当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尝试去改变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缓慢,甚至有时发现很难觉察到呼吸,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改变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让它变得明显。
如果有的人在第一个数息阶段都修了很久,还没多大效果(就是呼吸还有声音、不顺畅、粗重不微细),那么你就干脆顺其自然。不必去改变、控制呼吸,我们的心应顺其自然,呼吸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去觉知。
而且,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每个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呼吸会急促点,有的人呼吸会绵长点;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今天在这边呼吸明显,明天又那边明显;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觉明显,而明天又不明显……虽然同样是呼吸,但是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不尽相同,这些跟生理状况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4)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应当如何在鼻头这一带觉知呼吸呢?对此,《清净道论》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守门人的譬喻。
一个守门人在看守着城门,他的职责是检查到达城门的人。已经进到城里的人不是他的职责,已经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只是守好岗位,检查经过城门的每一个人。同样的,当我们专注呼吸的时候,只是觉知经过鼻头或者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够了。吸进体内的呼吸不是我们的责任,呼出体外的气息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个区域上的呼吸。
还有另外一个是锯木的譬喻。犹如有一个人在锯木头,假如他去留意锯子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话,那么,他的头将一直在不断地摇,可能摇不了多久就晕倒了。他应当只是注意触到【木头那一段】的锯子,不断地拉锯,就可以轻松、省事地把木头锯断。
觉知呼吸也是这样,不用跟随着呼吸进出。呼吸是动的,好像锯子;接触点一带是静的,比喻是木头。同样的,我们专注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触点这一带区域】去觉知呼吸就够了。
同时也要留意别做“愚蠢的看门人”!有一则笑话讲到:有个财主雇了个佣人,说:“我今天要出门去,你要好好地把门看好。”“是的,主人!”佣人满口答应。财主放心地走了。等财主离开不久,外面来了个戏班、马戏团,在门外锣鼓喧天,围了一大群观众。佣人心里痒痒的很想去观看,但是他想着主人叮嘱,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门。然而,他灵机一动:“哎呀!主人叫我看门,我把门拆了背着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兴地照做了,结果小偷就把财主的家洗劫一空。财主回来之后,愤怒地责备佣人:“我叫你看门,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看门?!”佣人说:“主人,我确实依照您的话去做了。看,我把门都看好了,这门不是还好好的!”
不要做这种愚蠢的看门人!我们强调:【觉知这一带的呼吸】。但是却有些人会自作聪明地去注意【这一带皮肤的触觉,这就像那个佣人一样】。在《如实知见》、《智慧之光》等帕奥禅师的著述中,强调的是“触点上的气息。”接触点是定语,气息才是主语!
还有一点也必须注意:当禅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后,甚至在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时候,身心很容易会产生舒服、愉悦、轻安的感觉,而且那种感受是很殊胜的。如果他的心被这些殊胜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这些觉受,那么他就偏离了自己的禅修业处。须知【【注意觉受是不可能证入禅定的】】!
另外,在打坐的时候,有的人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发冷。【如果身体发热,应注意入息】,不要注意出息,体外的空气较体内冷些,所以【入息的感觉是凉的】。反之,如果身体发冷,则应注意出息,出息是暖的。冷暖的感受在鼻孔,只要去感觉它和注意它,不一会儿,身体的情况便会改善。
第三步:全息
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更加微细、缓慢】时,可以专注全息,即觉知【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觉知经过鼻下、人中附近的呼吸的开始、中间、结尾。
因为当你的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变微细。如果气息变细了,心没有跟着变细,还是用之前比较粗的心去觉知微细的呼吸,那么,心跟气息就不相应。
心息不相应,心就容易跑开。比如地上有一根木棍,大家很容易就看到它。然而,若地上有一根头发或者一根针,只要我们漫不经心就很难看到它,是不是?要看清它,只有更细心一点。同样的,【当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跟着变微细】;【心变得细,才能觉知呼吸的整个过程】,觉知它的开始、中间、结尾。
犹如看见一条蛇溜进树洞的时候,可以知道:这是蛇头,这是蛇身,这是蛇尾巴。同样的,当我们的呼吸经过这一带区域的时候,也应当知道:这是入息的开始、中间、结尾;这个是出息的开始、中间、结尾。他也可以默念:初、中、后;初、中、后……对呼吸的整个过程,包括入息的整个过程和出息的整个过程,都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
第四步:微息
当呼吸变得更微细,达到【若有若无】时,可以专注【微息】。
如果能够清楚地了知呼吸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不久之后他的【呼吸不见了,找不到呼吸】。许多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现【心似乎没有个目标,不知道要专注哪里是好】。
其实,呼吸变得微细是好事,而且越微细越好!然而,有些人会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呼吸了。他不应该怀疑自己!因为《清净道论》里面提到只有七种人没有呼吸:死人、【胎儿】、溺水者、闷绝者(休克的人)、【第四禅的梵天人】、入第四禅者以及【入灭尽定】者。禅修者应当省思:“我并不属于这七种众生当中的任何一种。因此,你一定有呼吸的,只是因为它太微细而觉察不到而已。”
在这个时候,你不应当急躁,更不应当去改变呼吸,【企图让呼吸变得明显】。你应当只是【在这一点“等”呼吸】就可以了。或者说,他没必要去注意呼吸,没必要去注意气息,只是知道“息”就可以。什么是息呢?假如处在这个阶段的禅修者可以的话,把手指放在鼻头这个地方,他将能够感觉到这一带还是暖暖的,【这证明息还在,这就是“息”】。当然,这种假设只是让大家相信还有息存在,并不是要大家真的去尝试。
我们之所以把安那般那翻译为入出息,而不翻成呼吸,就是因为“入出息”一词可以涵盖修习过程中,禅修者可以体验到的入出息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入出之息、气息、息。入出之息(呼吸)的相是动的,气息的相稍微静一点,但还是有动的相;息的相是静的。
在这个阶段,气息将变得很微细,微细到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程度。这种微息我们可以称为“息”,它是静态的。【在微息阶段,禅修者只应把心轻轻地安住在人中这一带区域,用“住息”就可以了】,不用去找呼吸,也不用去改变呼吸,乃至连入息和出息都不用去管它,只是知道“息”就够了。
第五步:禅相
微息当呼吸【与光融为一体】时,应当专注禅相。达到此程度后,有关静坐修定的内容,请自行查阅参考,本贴到此为止。
再次重申:本帖请勿跟帖回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