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禅定性?

如题所述

  修禅定性的方法,可以按照天台宗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来修:
  菩萨应该修习五件事情,便是五种的定。
  第一知定,就是初禅。二者寂定,是指二禅,初禅之中有很多功德受用,有觉有观,所以心有点吵闹,因此要离开觉观进入到二禅之中。心止于一处,无所攀缘,那这个时候心处于寂灭而无所攀缘的状态,这是二禅—无觉无观三昧。之后,发觉这个境界还是不能发起很大的受用,所以又转进,到了三禅身心俱乐。
  初禅身乐,二禅心喜,在三禅之中具足初禅身乐与二禅的心喜,身心受快乐定,这个境界只有圣人才能舍离,一般人没有悟明心性的话,证得这个境界他就会起贪着。明心见性的人证得这个身心快乐定之后,知道不究竟,还会离开它,舍离一切的觉观,舍离一切的乐触,心喜涌动也把它舍离掉,舍念清净成为无乐定,这就是第四禅。
  到了四禅之后要修楞严定,但是楞严定也包括前面的四禅在内,所以《楞严经》所讲的定包括欲界定、未到定,乃至四禅四空定。
  因此,我们讲无相念佛,也可以用第二十四种的圆通法门─忆佛的方法进入欲界定、未到定,发起初禅、二禅、一直到四空定。然后转修楞严大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修习禅定?如何入定?需要多久可以入定
1. 选择禅定方法:首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禅定业处,例如入出息念。不同的禅定方法会有不同的禅相表现。2. 业相的初始阶段:在修行的初期,禅修者可能会看到光、物品、山川、楼阁、人物或佛像等景象。这些是业相的初始阶段的表现。3. 业相的遍作定阶段:随着定力的提升,禅修者会在人中部位看...

什么是禅定?修行中如何使自己进入禅定状态?
修习禅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忏除业障、持戒和通达佛理。修习禅定时,可能会遇到障碍,但若能克服这些障碍,所获得的成就也最大。禅定的坐姿也很重要,包括吉祥坐和降魔坐。这些坐姿有助于身心稳定,有助于禅定的修行。总的来说,禅定是佛教修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禅定可以净化心灵、锻炼智慧,...

如何开始禅修?
修止次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先修禅定,获得稳定的定力、定心,以四禅为最清净的定力; 修观次第:观名色、观因果、观五遍行、观五蕴、观心生灭、观十八界。次修观行。以观因果破我见,观心生灭破烦恼思惑。观十八界证空性。 定慧之路次第明晰,止观双运,其证量可勘可验,为佛学实修爱好者、探索者提供一...

怎么修禅定?能否给一个具体的常人可做到的方法.
8. 止观二法,如鸟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止能降伏三毒烦恼,但不能断除其根;观能破除众生的心中烦恼,如用利刀可以斩草除根。止能放得下;观能提得起。止如澄浊水;观似日照水底。止能除妄;观能显真。止是禅定,能令其心不摇不动;观是智慧,能达诸法当体本空。9. 因此,止观双...

关于禅定请问怎么禅定,有没有学佛的高人指点下,进行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

如何修习禅定
我想,要修好禅定,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环境,二是调整身体,三是调整心态;选择环境是说要有一个安静、通风、空气好、屋里没有异味的地方。异味对人有刺激,不利于心境的安定。二是坐的地方要有一个棉垫子或者坐在床上。席梦思不好,最好是木板床,在床上放一个棉垫子,后面放一个...

佛教问题: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禅定?
要想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必须经过前念与后念的连续如项链,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样的念头,然后才能把前后念的间隔消化,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时即是止于一念,名之为定。到了连此一念也不存之时,便是即定即慧。初修禅定之时,可有许多方法,举凡礼拜、诵经、念佛、持咒、梵呗、经行等,...

如何修行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 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遇障难,若能克服障难...

佛教问题: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禅定?
(一)坐姿 1)时间与地点 - 选择一个安静且无干扰的地点,以及一段固定的时间进行禅修。- 理想的环境是明亮且空间充足,以促进内心的宁静。- 开始时,建议每次练习15分钟,逐渐增加时间。2)觉知身体 - 保持背部挺直,避免过度压迫。- 采用直椅或莲花坐姿,以促进身心的平衡与喜悦。- 放松面部、颈部及...

修行禅定步骤
修行入定的五大步骤,要一步一步来。修行有多种不同的概念,有人认为修行就是打坐参禅,在静坐中进入禅定状态,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开发自身的潜能。也有的人认为修行在修心,要把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各种不健康的心降服,这就是修行了。对于不同的宗教,教派来说,各有不同的定义。所以,我们无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