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史实

如题
急啊~~~~~~

天时不如地利是指战术上说的
地利不如人和是指战略上说的
两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第一个例子可以举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的例子
朝鲜的地形条件是联合国军从胜利到没有胜利的众多原因之一.
第二个例子可以举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没有游击战的地理环境,有利美国的机械化部队和信息优势,但美国没有明白西方的政治制度并非适合所有国家.是其处境不利的原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5
两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一个例子
当时敌强我弱,且国军拥有强大武器,占据有利地形
但我方上下团结一心,杀出重围,取得了胜利
第2个回答  2009-03-14
解放军得道多助,利用长江打败了失道寡助的日军.
第3个回答  2009-03-10
第二,第三小节

有哪些历史事件可以表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赤壁之战”堪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经典战例。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底定中原,雄兵百万,夺取荆襄,更兼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谋士众多,战将如云,横槊赋诗,骄横不可一世,大有一战荡灭孙刘,甫定江南之势,可谓占尽天时。同时占据长江北岸,也拥有一定地利优势。东吴兵力仅有十之二三,...

举一则可以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点的史实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6.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7.解放战争...

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比如关羽对于禁的水淹七军,就是关羽利用天时(秋,大霖雨,汉水泛溢)击败地利(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的典型案例。2、著名的泓水之战爆发于公元前638年冬季,由于当年早些时候宋军大举攻击郑国,导致郑国向楚国求救,于是当年十月,楚军发兵直扑宋国本土;十月末,宋军返回...

以历史上的战例说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符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

有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战争事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经典智慧的战争理论,在20世纪的近代战争中,屡次得到了现实的证明!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引人注目的前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德军企图通过闪电战,继续在苏俄广褒的国土上称霸披靡。希特勒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摧毁苏联的意志和抵抗。战争中期德军却...

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战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二之战国后期秦赵“长平之战”当时,战国七雄中,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最强大,君明臣贤。六国之中五国暗弱(齐、楚、燕、韩、魏),独有赵国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新军,与秦实力相当,隐隐已成六国霸主,形成秦赵抗衡之势。于是在...

有甚史例能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题的意思即系要指解人力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比天时、地利重要吧 虽然个人是持相反意见,但是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事例 以德国在1860年使统一运动中的三大人物的努力应该算是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 主角是普鲁士(泛意德国中的其中一个国家\/邦国)首相俾斯麦为首, 加上将军大毛奇、与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一世的努力...

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战例
但是两点融合在一起的战例,不是太多.只能说给你点参考啊,外国的可以写越南战争,美国集结其他多国帮凶,以联合国军之名出战,在舆论宣传上占有大量的优势,武器科技更不用说,但是越南人民利用当地丛林密部潮湿闷热的地理优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敢于牺牲自我,硬把美国打了回去.典型的天时不如地利人和.另外,...

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史实
天时不如地利是指战术上说的 地利不如人和是指战略上说的 两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第一个例子可以举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的例子 朝鲜的地形条件是联合国军从胜利到没有胜利的众多原因之一.第二个例子可以举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没有游击战的地理环境,有利美国的机械化部队和信息优势,但美国没有...

用中国历史上某场战争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经典智慧的战争理论,在20世纪的近代战争中,屡次得到了现实的证明!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引人注目的前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德军企图通过闪电战,继续在苏俄广褒的国土上称霸披靡。希特勒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摧毁苏联的意志和抵抗。战争中期德军却发现举步为艰,苏联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