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数学书写习惯

如题所述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达到课堂的学具准备、认真预习复习、课上集中注意、认真听讲、积极思维、举手发言、作业规范、书写整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在计算时要注意纵横检查,草稿按题号顺序排列,便于核对,错题要改正等,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严格训练、长期培养。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坚持不懈。
对学生而言,应着重培养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如:听课、作业、动脑、预习复习等,下面分几点具体讲一下。
1、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课内时间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的最根本保证。
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会想: 这里的想就是会发现,会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我们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方式,养成“发现”规律的科学思维习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