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感遇十二首(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译文 ①林栖者:指隐士。②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
《感遇十二首·其七》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能发人深思,给人以很大的启迪。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短短五十字,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抒情写意,回环起伏。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且深化主题。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设问,震人心弦,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张九龄诗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毫无矫揉造作、雕琢晦涩...
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 原文翻译成现代文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江南一带生长着一种奇异的丹橘,经历严冬橘林依然枝叶苍翠,郁郁青青。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难道这是因为那里地气和暖使然?原来是这种橘树自有凌寒傲霜的本性。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款待贵宾与亲朋,这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当之无愧,怎奈一路上山高水深,...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原文_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简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
感遇十二首 张九龄 译文带赏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
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感遇十二首·其一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标签: 植物 生活 诗 动植物 其他 《感遇十二首·其一》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感遇十二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
感遇十二首是在张九龄晚年遭馋毁被贬情况下写的诗。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
《感遇十二首》中“兰叶春”与“桂华秋”之间的两个字怎么读?_百度知 ...
感遇十二首·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
感遇·其一译文是什么?
《感遇·其一》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原文:《感遇十二首·其一》【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
感遇十二首其七译文
”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张九龄所说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