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论

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论

一、精心设计提问——紧扣目标重点
教师的有效问题的提出必须是切人目标重点的,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依据教育的原则的。要组织好一次活动,随便提几个问题是不行的,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围绕活动的目标,紧扣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善于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几个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能从多方位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突破活动中的重点,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益。
比如: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其中有活动目标“探索磁铁能吸铁的现象”是这个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让幼儿先探索再提问: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东西?玩一玩后发现了什么现象?再试一试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为什么?让幼儿在探索中了解磁铁能吸铁这一特点。
又如:在学习活动“安全小卫士”活动中,教师依据“交流和分享标志作用”的活动目标,有重点地提出问题:“你找到什么标志?这些标志有什么用?哪里见过它们?假如没有这些标志我们的社会怎么用?你想为我们幼儿园设计什么安全标志?---------”。问题的提出根据学科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活动前期的生活经验积累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
二、面向全体提问——确保机会平等
教师的提问一方面应当面向全体幼儿,不能只问“能干”的幼儿,而忽略中等的幼儿、冷落发展相对较慢的幼儿,以免造成“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现象。教师提问时,目光应面向所有的幼儿,让每个幼儿感到教师在问自己,让每个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要照顾到每个角落的幼儿。教师提问时,应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幼儿应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同一个问题先让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回答,再让能力中等的或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补充或总结,让不同层次的幼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应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幼儿参与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幼儿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幼儿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鼓励幼儿与幼儿间相互启发;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等等,创造有利于幼儿参与的学习环境。
三、鼓励双向提问——加强师幼互动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就提问而言,应该既要有教师发起的提问,也要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疑问。因为有效的提问应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它是师幼间进行“抛接球”的过程。例如:在“小问号”的主题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如果你是小问号,你有什么问题?有的幼儿就问:为什么小鸭会游水,而小鸡不会游水?有的幼儿则问: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小朋友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鼓励幼儿用图示的方法画出来,并请大家帮助寻求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幼儿当时回答不上来,我就要求幼儿想办法寻找答案,有的幼儿就来请教老师,还有的幼儿就回去请教爸爸妈妈或查资料,第二天就有幼儿急着来告诉同伴正确的答案,有的还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图画书,与同伴一起看书寻找答案。
双向提问,不仅加强了师幼间的互动,而且教师还给了幼儿一个展示疑问的空间,让幼儿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活动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教 学方式,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幼儿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
四、开放设计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我们在观摩教学时常常发现教师的有些提问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怕幼儿的回答离谱,而打乱教师的活动思路,或是出现多种答案打扰教学常规,或是怕幼儿回答不了教师的问题造成师幼不默契,因而设计一些能使幼儿得到一些基本统一的答案,教师能安全地把握住活动的方向盘,恕不知,这样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给予更多幼儿参与的机会。在“半个鸡蛋壳”的活动中,我让幼儿对半个鸡蛋壳进行联想,先问幼儿:半个鸡蛋壳朝上放像什么?有的幼儿说像小碗,有的幼儿说像小船,还有的幼儿说像小床。再问幼儿:半个鸡蛋壳朝下放像什么?有的幼儿说像顶帽子,有的幼儿说像座小山,还有的幼儿说像个屋顶。接着我又问:小动物们看见了半个鸡蛋壳,它们又会把它当成什么呢?为什么?有的说:小蚂蚁要过河,会把它当作小船。有的说:小兔要出去采蘑菇,会把它当作小篮子。还有的说:天气太热了,毛毛虫会把它当帽子。活动中,每个幼儿都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回答问题。由此可见,积极开放多角度的提问,促进幼儿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推动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当然,在注意问题的开放性的同时,还要考虑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对于挑战性的问题是幼儿跳一跳能够回答或探索后能解决的,过高过难的问题,不利用幼儿思维的发展,不利于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适当等待应答——延长思维时间
提问应给予幼儿思考,在幼儿回答之前提供足够的时间。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答案,便于幼儿思考和组织回答的内容,增强提问的效果。让幼儿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幼儿间、幼儿和 幼儿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例如:在看图续编故事“猫医生过河”的活动中,教师把故事讲到“猫医生来到河边,看到小桥被河水冲走了,过不了河心里很着急。”我就问幼儿:你会帮猫医生想什么办法呢?接着我再请幼儿看图,让幼儿想一想:图片上的小动物会怎样帮助猫医生呢?进而组织幼儿讨论:你认为猫医生会请谁帮忙?为什么?教师提问后,让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当一个幼儿回答后教师不作任何表态,只是说:谁还有不同意见呢?适当延长其他幼儿思维的时间,最后让幼儿通过讨论,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寻找满意的答案。否则如果有个幼儿答对时,教师立即给予肯定性的表态,那么其他还在思考的幼儿就会共享这个答案而放弃思考,这些幼儿也就失去了一次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有些幼儿就会养成懒得思考的习惯,常常游离于活动之外,试想:这样的活动效果会如何呢?
还可以增加幼儿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
六、积极反馈应答——激发再次思考
提问本身是一个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积极反馈一方面能尊重鼓励幼儿,另一方面能激励幼儿再思考再探究,促使活动有效深入地开展下去。
当幼儿的回答特别精彩时,教师可及时地加以肯定与表扬,“你真棒!”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促使其他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当幼儿的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可对其进行诱导追问,“你讲得是这个意思吗?”帮助幼儿的回答补充完整。
即使幼儿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不可横加批评,而应该有艺术性地纠正他的错误观点,“请你再仔细地想一想。”“请你来数一数。”“谁有不同的看法?”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
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促使幼儿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探究。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那如何使提问变得更有质量、更加有效?问出“学问”,问出“精彩”,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
总之,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有效性的提问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有效问题作用的发挥,教师要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及时捕捉有效提问的机会和教育的锲机,非凡地关注幼儿的有效生成,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的展开思维活动,积极思考,充分表达,是我们贯彻《纲要》精神,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关注和掌握有效的提问,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去认真探索的。让我们不断加强对不同教学情境中提问行为的监控和反思,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更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主动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资料:
韦伦:《教师提问技巧》
谢尔达科夫:《儿童的思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心理学》
为什么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幼儿一脸茫然?为什么有时教师全力引导,幼儿却启而不发?其根源是没有从幼儿的思维现状出发,以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幼儿的思维。一方面,教师要站在幼儿思维角度,设计开放、有趣、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如从“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机械的提问转为“你有什么好方法”?“还有谁和他的不一样”?“你还发现了什么”?从而促进活动的有效生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借幼儿之口将符合教学活动的预设问题提出来,从幼儿所提出的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引导使其成为对教学活动有价值与意义的问题,引起幼儿的共鸣。
再补充一下 1·换位思考很重要 站在小朋友的角度 还有 投其所好有时也可以辅助
2·模仿也很重要 先模仿再创造 就像先学习在实践 可以看一些幼教视屏观察他们如何教学 提问 再总结得出心得 这个时间还是需要的
3.多和小朋友沟通 多观察他们 了解他们的心理 也可以想象你自己小的时候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也可以和家长 和其他幼师沟通
4·提问的时候最好能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这样更容易让他畅所欲言 这样更能暴露小朋友的问题从而使你能更好得发问 比如说你叫到一个胖小朋友 那他肯定很喜欢吃 那就离不开肯德基之类的 嗯 观察人和心理很重要 有时会使你事半功倍的
5·多交一些从事幼师的朋友 可以互相提高 这些身边的人都是你的宝贵资源 不用花钱的 多听听他们的课 多探探他们的班 及时掌握有利信息从而充实自己
6·平时也可以带带小孩 跟他们模拟教学提问
7·实践还是必要的 多磨砺自己 所谓熟能生巧 自己总结经验 得出一套自己的独门秘决
嗯 不管有用没用 我知道的都在这了 生怕错漏了什么 就全写出来了 希望能帮到你
最后祝你工作顺利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论
教师提问时,目光应面向所有的幼儿,让每个幼儿感到教师在问自己,让每个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要照顾到每个角落的幼儿。教师提问时,应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幼儿应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同一个问题先让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回答,再让能力中等的或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补充或总结,...

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提问
- 在活动中,教师应合理控制提问的节奏和频率,善于等待和引导。比如,在幼儿观察图片时,教师可以逐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但在提问后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避免频繁打断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过程。通过以上改写和润色,我们旨在提升原有内容的表达效果,使其更加符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2、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

幼儿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三)、情趣性:对幼儿提的问题,一定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四)、开发性:即所提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二、 幼儿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一)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认真的课前准备,随意性较大 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出问题时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到更多的资料,准备很不充分,或提问带有随意性...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问的方法
1 问接点。幼儿的认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提问要能引发幼儿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让幼儿通过学习探究实现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因此,在科学活动伊始的提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幼儿已有的科学知识背景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比如,在探索滚动现象时,教师首先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

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正如拉瓦特里所说,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活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该在提问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1、提问要目的明确 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

幼儿园课堂如何有效提问
导语:有效的提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与老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一种最为便捷的沟通平台,是老师与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有效的提问是点睛之笔,能引领幼儿积极思考;有效提问是富有弹性的,能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探索要求;有效的提问是多向的,是由师生有效互动,共同探索的“抛接球”的过程。 幼儿园课堂...

幼儿园教师怎么界定提问的有效性
一、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问题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在水平程度不齐的班级里要用自然的、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师互动提问形式如何开展
通过追问形成问题链,帮助儿童建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计有逻辑的问题链,使提问过程既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又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固定程序提问,引导儿童逐步深入思考。通过这种逻辑性的问题链,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在集体活动中怎样进行有效性的提问
1.2.5 利于双向活动的提问。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师要善于设问,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因为幼儿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然而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状况: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掌控不了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出现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