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处理治安案件的具体程序!!!(高分)

请对治安案件程序清楚的高手帮助小弟解答!
我想问的是:
1、治安案件发生后,民警在出警后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是否应当有书面告知?
2、民警将报警人及对方当事人带回警局后是否应当立即对双方当事人做询问笔录?(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立即,那么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对当事人做笔录?
3、出警记录(或者叫其他名称)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交付报警人?
4、如果没有履行相关程序民警将承担什么呀的法律责任?
因为是高分求助,请在回答中告诉我依据是什么。谢谢!!!
首先感谢三位的回答,不过小弟请问的主要内容没有得到答复。
再强调一下,我想知道的是民警处理治安案件的具体程序,也就是说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时间是多少?
比如说我报警后,民警应当在多少时间内向我出具“接警回执”(也许叫其他名称)?
这个东西在我要求是是不是必须给我的?
还有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民警是不是都应当带到派出所询问?尤其是打人的一方?
请熟悉公安办案程序的高手指点一下!尤其是警察同志。

1、治安案件发生后, 公安机关对报案,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安机关受理报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并说明理由。

2、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做笔录,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

3、出警记录需要自己去警局申请,一般不超过三十日即可去申请。因为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

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六条,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的;

(二)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罚没的财物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处理的;

(四)私分、侵占、挪用、故意损毁收缴、扣押的财物的;

(五)违反规定使用或者不及时返还被侵害人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不及时退还保证金的;

(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八)当场收缴罚款不出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数额的;

(九)接到要求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的;

(十)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

(十一)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办理治安案件的公安机关有前款所列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扩展资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四条,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六条,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笔录上注明。询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配备翻译人员,并在笔录上注明。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八条,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五条,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参考资料来源:东方红林业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0
治安案件的处理程序

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和《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

1.治安案件裁决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

(1)简单程序:对案情简单、因果关系清楚、行为人承认违法事实,处以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罚款,或者罚款超过50元而对处罚人没有异议的现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适用当场处罚。

(2)普通程序:

①立案:受理治安案件要先立案。

②传唤。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需要传唤的,使用传唤证。对于当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可以口头传唤。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公安机关可以强制传唤。

③讯问。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应当如实回答公安机关的讯问。讯问应当作出笔录;被讯问人经核对认为无误后,应当笔录上签名或盖章,讯问人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④取证。公安机关收集证据材料时,有关单位和公民应当积极予以支持和协助。询问证人时,证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询问应当作出笔录。证人经核对认为无误后,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⑤裁决。经讯问查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照本条例的有关条款裁决。 裁决应当填写裁决书,并应立即向本人宣布。裁决书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被裁决人,一份交给被裁决人的所在单位,一份交给裁决人的常住地公安派出所。单位和常住地派出所应当协助执行裁决。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讯部查证。对情况复杂,依照本条例规定适用拘留处罚,讯问查证的时间不行超过二十四小时。

(3).治安调解:对因民间引起的纠纷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2.公安行政处罚种类:

①警告

②罚款

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④责令停产停业

⑤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

⑥行政拘留

3.治安裁决申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被裁决受治安处罚的人或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的治安裁决,在接到裁决通知后5日内,可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复议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复议申请后5日内,做出复议裁决。复议裁决是终结裁决。申诉上仍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诉期限要求复议的,公安机关可按人民来信来访处理。

4.听证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具体程序如下:

⑴当事人要求听证时,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天内提出。

⑵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⑷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⑸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⑹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⑺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决定。
第2个回答  2010-07-16
各地规定不尽相同你也不要拿我说的去较真。
1,一般情况,民警受理治安案件后应该在24小时内作出受理治安案件,或者出具不予受理治安案件决定书。但是这个要视各地情况,因为受理案件要经办案单位负责人批准,不予受案要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会更麻烦一些,要是有案情复杂的,一时难以确认是否应该受案的还需要到案件审核部门讨论就更需要时间了。这个没有法律规定的只有各地视情况执行。
2,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一般应该在12小时内进行,这个指的是对违法嫌疑人,对证人没有规定,证人不会限制人身自由你就算规定了也没用,我要是证人我做一半就跑了你也没办法,我回家喂鸡下午在来也成,对不?另外就算对嫌疑人如果是互相殴斗嫌疑人有伤也不能保证在12小时内就能进行询问,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法律也没有严格规定是对的。只是为保护当事人权益,规定要在12小时内询问。
3,出警记录是不会交付当事人的,只有刑事案件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到立案环节才会给你出具一个立案通知书,治安案件好像没有规定有书面告知,最多给你口头通知。
4,如果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责任将会受到法律追究,特别是今年6月更有明确的规定,相关内容太多不赘书。
5,补充问题一般情况应该带到派出所进行询问,方便办理案件,对证人没有规定必须在所内询问,具体执行时主要看是否有利查清案情、及时处理、保证当事人权益,至于在哪询问并不重要。
第3个回答  2010-07-03
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治安案件办案程序

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

@当场处罚程序基本规则
@当场处罚程序的适用条件
@当场处罚的办案步骤

一、当场处罚程序基本规则
当场处罚程序,也称简易程序,是指公安机关针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简单、因果关系明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场作出决定,并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活动。当场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赋予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职权,当场处罚程序是较普通程序而言简便易行的程序。《程序规定》第六章为此作了专门规定。
(一)当场处罚程序实施的主要法律依据
当场处罚程序实施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法律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3条明确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3.《程序规定》第30条明确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可以由办案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
综合以上规定,当场处罚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明确,针对的案情清楚,处罚种类适当,处罚执行方式简便易行,为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当场处罚程序的特点
当场处罚程序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种程序是处理治安案件的一种独立程序。与普通程序一样,当场处罚程序是处理治安案件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程序,只是不需要像普通程序一样经过受理、调查取证、裁决、执行等必经环节,其适用过程简便易行。
2.当场处罚程序只针对特定治安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其他治安案件的处罚采用普通程序。
《程序规定》第30条规定了两类案件适用当场处罚:一是违法事实确凿,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二是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但是针对卖淫、嫖娼,引诱、容留、介绍卖淫,拉客招嫖和赌博案件,不论情节轻微与否,都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来处理。
3.当场处罚程序体现了及时性的特点。当人民警察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符合当场处罚程序处理时,当即实施治安处罚,处理迅速,时间短暂,这种及时性是当场处罚程序与普通程序最显著的区别。
4·当场处罚程序由人民警察当场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在当场处罚程序中人民警察有权代表公安机关,在确认治安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决定。而在普通程序中,人民警察只是案件的调查者,处罚决定必须由公安机关作出。
(三)适用当场处罚程序的意义
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理治安案件的重要现实意义体现在:
1·提高公安机关的行政效率,体现了权责一致的管理原则,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节省治安管理成本。公安机关过去在适用治安处罚时,无论何种案件,必须一律经过有关领导批准,现在,执法的人民警察依法拥有了限定性当场处罚权,使职责和权力得到了统一,提高了行政办案效率。
2·当场处罚程序能够迅速解决纠纷,了结治安案件,尽快化解矛盾,当场处罚是便民原则在处罚程序中的具体体现。
二、当场处罚程序的适用条件
适用当场处罚程序为办理治安案件带来了许多方便,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节省了执法成本,但因其程序简化必然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存在较大局限性。为此,《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程序规定》等法律规范都对当场处罚程序的适用条件作出了严格规定。
(一)执法主体具有法定性
当场处罚程序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实施,除此之外的其他机关的人民警察和其他主体都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理治安案件,这是法律对于执法主体的限制性规定。
人民警察查处治安案件的行为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人民警察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包括直接查处的,群众指控或扭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包括人民警察接到报案赶赴现场后.行为人或证人都在场或双方当事人主动找人民警察要求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如果在非工作时间发现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将违法行为人送交当地公安机关或正在执行职务的具有治安案件办案权的民警处理,而不能直接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罚。
(二)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
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办理的治安案件,必须确有治安违法行为,而且案情简单,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不需进行多方查证。其中违法事实确凿,一是指要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违法事实的存在及性质、程度,二是确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当事人所为。根据
《程序规定》,当场处罚程序的适用,必须以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限,对其他案件应裁决其他处罚种类,这是当场处罚程序适用的前提条件。
(三)符合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罚的种类是罚款和警告。罚款处罚的幅度是:对公民处200元以下,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这一规定表明:当场处罚程序仅限于数额较小的罚款和警告。除此之外的治安处罚,因为较严厉,涉及的案件较为复杂,对当事人的影响较大,故要慎重行事而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划定这一罚款数额标准,是比较恰当的,从经济能力上说,单位显然强于公民,不能适用统一标准。对公民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违法行为,通常属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其影响和社会危害性都不大,所以适用当场处罚程序。
(四)有法定依据
对当事人进行治安处罚,不仅要有法定依据,而且法定依据必须明确具体。因此,凡是法定依据不明确不具体的,即使符合其他条件,也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
(五)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的范围
《程序规定》第30条第2款,明确了下列四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裁决:
1.卖淫、嫖娼行为:
2.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
3.拉客招嫖;
4.赌博案件行为。
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是因为卖淫、嫖娼行为根据卫生部、公安部《对卖淫、嫖娼人员强制进行性病治疗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须对行为人强制进行性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才能确定具体的处罚,其调查取证过程较为复杂;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娼行为,须进一步查清是否构成犯罪,查清是否涉及经营单位和经营人员,是否还有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拉客招嫖和赌博案件因为涉及人员较多,情节较复杂,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比较困难,而且调查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要求严格,所以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进行
三、当场处罚的办案步骤
(一)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适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所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违反治安管理问题的解决,关键靠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教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但只靠教育,没有必要的处罚手段为后盾,治安管理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当场处罚虽然程序简单,但毕竟是行政执法活动,有其强制性、权威性的一面,也有教育性、警示性的一面。
2.坚持文明执法,依法办事原则
当场处罚是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管理活动中的职权,因此要求执勤民警依法处罚,文明执法,适用处罚种类、幅度恰当,合理合法地作出处罚。
(二) 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的实施
1.人民警察的工作程序
(1)表明执法身份。根据《行政处罚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程序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警察,要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嫌疑人出示人民警察工作证件,以表明执法人员的身份。这对于保证行政处罚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警察是代表所属公安机关进行执法,执法过程是履行公务的行为过程,因此表明身份是表明处罚主体合法的必要形式与条件,同时执法证件也用以确定执法人员执法的范围和职权。当事人有义务积极接受检查和监督,如果执法人员在执法时没有出示合法身份证件,当事人有权拒绝接受。
(2)口头传唤行为人或询问取证,了解核实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
(3)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即将对其作出治安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人民警察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前,履行告知程序是执法人员的法定义务。当场处罚程序虽然针对的是事实清楚,违法行为尚不严重的情形,但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决定仍然是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较轻的当事人不适用告知程序,不符合立法目的。因此,当场处罚程序中执法人员仍应履行告知程序。
(4)听取陈述和辩解。执法人员在履行告知以后,还应当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程序规定》第31条规定,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执法人员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5)填写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处罚决定书是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作出的权威性判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当场处罚的主要标志。当场处罚决定书应具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是指决定书有预定格式、并预先编有号码,形式要件既是为了防止假冒,也是为了在治安处罚时表示慎重,更是为了当该处罚决定发生争议时,可以作为证据提出,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质要件是当场处罚决定书中载明的内容,包括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公安机关的名称、承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盖章,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并由被处罚人在备案的决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被处罚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办案人民警察在备案的决定书上注明。
(6)执行处罚。当场处罚的执行主要是指罚款的执行。当场处以罚款的一般都是当场收缴罚款,特殊情况下通知被处罚人到银行去缴纳。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不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后,必须向被处罚人交付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果违法行为中有违反治安管理非法所得,违法行为人使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和违禁品,应当予以收缴,并在处罚决定书上注明,不另开收据。收缴的财物按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理。
(7)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凡是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返回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备案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公安机关了解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情况,制作治安管理处罚档案;二是便于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三是为公安机关在可能因该处罚行为而引起的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中的答辩提供资料。
(8)凡是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是为了简化处罚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只针对当场处罚程序处罚的案件而规定的。
2.被处罚人接受当场处罚的程序
(1)对当场处罚决定书予以核对。凡是被处罚人认可了当场处罚,必须接受,并对法律文书予以核对。
(2)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应当充分听取被处罚人的意见,凡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3)有权索取处罚决定书和罚款收据。
(4)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罚款。
(5)签名或盖章。
(6)对当场处罚不服,可以依法获得法律救济。当场作出的治安行政处罚决定虽然是数额较小的罚款或警告处罚,但毕竟属于治安处罚,在事后的法律救济上与其他治安处罚是相同的。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摘自:李香梅著《治安案件办案程序》
第4个回答  2010-07-07
采取每问一答的形式

1、治安案件发生后,民警在出警后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是否应当有书面告知?
答:从出警到受理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应当进行书面告知并请当事人签字。
法律依据:《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这里的“立即”和“及时”都是模糊语言,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所以,也就注定了即使因为警察没有及时出警而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受害人也只能吃“哑巴亏”,在法律上是没有获得支持的理由的。

2、民警将报警人及对方当事人带回警局后是否应当立即对双方当事人做询问笔录?(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答:法律没有规定“立即”,所以答案应该是“否”但又不完全。前提是条件允许。这个解释也是由公安机关提供的,什么是条件允许?如果所犯过错没有受到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及以上的处罚,也就是只要没被治安拘留,只是做《询问笔录》,应当立即受理。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没有规定对当事人笔录的制定时间,但是讯问犯罪嫌疑人要在12小时之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3、出警记录(或者叫其他名称)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交付报警人?
答:报警-接警-局或所里派单-下面接警出警-到达现场处警(是有时间的,但是有些地方远时间可以长点)-向局所里反馈(这个也是有规定时间的“现场立即”),你说的“出警记录”应该是填写回执单吧应该是到达现场的时候填写。

4、如果没有履行相关程序民警将承担什么呀的法律责任?
答:如果对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办案民警如果有错误接受内部处理严重的可能降级、降职、撤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