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铜佛造像的介绍
在中国大体上是伴随着佛寺的兴盛而发达的,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流行的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它在印度起源较早。在中国佛教初传期多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现存的中国金铜佛造像,包括传世品和出土文物两大类,其中有些还作为中国早期佛像遗品的代表而闻名。部分精品早年已被盗往国外。
铜佛是什么时候流行的
例如1989年1月,四川绵阳何家山东汉晚期崖墓出土一株铜质摇钱树,树干上铸有佛像5尊,每尊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光,头顶有肉髻,双眼微从事,两耳较大,上唇有髭,穿通肩袈裟,右手施无畏印相,左手拳执,结跏跌座佛衣下垂呈“U”形,绕于手腕,垂于足前,这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佛...
请问实心铜小佛一般什么年代
实心铜小佛一般是十六国时期佛像。1、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2、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3、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4、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
中国金铜佛造像早期金铜佛造像概况
中国金铜佛造像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两晋和十六国时期。据传,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蔡使往月支国,带回了一尊金人像,即优填王像,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存疑。在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座可容纳3000人的佛寺,寺中有一尊用铜制成的人像,全身覆盖黄金,身披彩色丝绵,被认为是最早的金铜...
古人信奉佛教,佛像的造型都有哪些演变?
佛陀艺术的出现是公元第一个和第二个世纪的问题。 它是「犍陀罗」文化的产物,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多年前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他在佛教诞生六百年后的印度社会中反对婆罗门教崇拜偶像的行为,故此要求在佛教信徒无论如何都要遵循释迦牟尼活着时候的教导。也因如此,印度一直...
金铜佛造像明代
我们所见的明代御造佛像,主要分为两种款式,其上的铭文为“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均为楷书,字体工整,没有其他款识。这些佛像都是铜制并经过鎏金处理,尺寸通常在三十公分左右,甚至更大。由于是宫廷监制,常见佛像如释迦牟尼、阿弥陀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表情庄重,肢体形态...
不同年代的青铜佛像有些什么特征
(一)十六国磨物谈时期佛像特征 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多以金铜制成,且大多数为青铜。佛像的头部常以束发式高肉髻出现,小型佛像多采用磨光式肉髻,无发纹;大型佛像则常分为绺式,并具有分组状发纹。背光通常呈现同心圆形。眼大横长,呈杏仁状,鼻梁高挺。佛像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佛座一般为...
中国金铜佛造像南朝和北魏金铜佛造像
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的金铜佛造像数量相对稀少,留存至今的仅有两件,它们被认为是早期南朝造像的代表作。其中一件是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韩谦所造的坐佛像,佛像身着通肩衣,手印为禅定印,全身笼罩着舟形背光,反映出早期造像的传统风格。背光装饰有火焰纹,坐佛下方的四足方座上还附加了一层束腰...
金铜佛造像北魏时期
自拓跋珪于386年建立国家,至534年东西魏分裂,这短短的一百五十年间,正值印度笈多王朝的鼎盛时期(320—600),宗教文化繁荣。众多印度和中亚的僧人沿着丝绸之路或海路抵达中国传播佛教,佛像作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多种风格的交融。北魏初期,铜佛像受到了犍陀罗佛像的显著影响,偶尔还能发现马士...
金铜佛造像唐代
然而,晚唐时期(907-960年)的造像,虽然仍属于唐代风格,但技法相较于盛唐(712-906年)有所退步。那种恢弘的气势和自由发挥的精神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拘谨和生硬的风格。特别是对于趺坐佛像,裙部的衣纹呈现出从足部向两侧放射状的平行扩展,线条长且直达膝部,衣纹与腿部基本平行,膝关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