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的规律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如题所述

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协同律、组合律、和活动律等。

一、强度律

强度律体现的是感知对象的强与弱的关系,这个强与弱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强度越高,越容易被清晰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讲课时,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图片内容不要太小,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全班同学能听得清、看得见。

二、差异律

差异律体现的是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感知效果越好。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加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板书时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也可以用彩色粉笔。

三、活动律

活动律体现的是相对的静止和运动关系。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可以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组合律

组合律体现的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

五、协同律

协同律体现的是感知阶段口眼手的协调关系。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5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如果感知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就不容易引起有效的感知,教学中要求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图片内容不要太小等等,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学生看得清,听得见,比如:有的教师板书字迹太轻、太细,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感知,弄得课堂上乱哄哄的,效果很不好。

2.差异律.这条规律表明,对象和背景在颜色、形态和强度等一个方面的差别愈大,知觉的对象就愈清晰的显现出来,对对象的感知就越清晰。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蓝墨水写,我们教师批改作业时就用红墨水写,又如,在阅读时,我们把重要的地方划上各种标志等都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在教师讲述上,教师运用声调的变化,使重要的内容从其他内容中突现出来,成为鲜明的感知对象;在直观教具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状、运动或静止等方面的差别,突出重点和关键,容易被学生感知到重点和难点。

3.对比律.这条规律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作用,往往使一个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晰,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某些对象及其性质,可以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声音对比、人物对比、性格对比等等,例如:鲁迅的《故乡》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对比,前者显得忠厚老实,后者更突出其尖酸、刻薄、自私等性格。还有闰土的前后对比等,通过对比加深对材料特点的感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1
简述感知运动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强度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

(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比如:板书设计。

(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比如:通过多媒体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

(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比如:教材编排分段分节。

(5)理解律。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在直观教学中,教师必须伴以言语的解释,把直观和言语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理解感知对象。

(6)协同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经常通过多种器官的协同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使学生的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
第3个回答  2017-05-15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不自觉的潜在的意识。这种意识活动和人们的关注重视度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记忆强度记忆时间,在教学实践中感知觉的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