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来源于?

知音 桃李 古稀 孩提 桃园 铜臭 泰山(指岳父)替罪羊 一字师 三不知 东道主 安乐窝 一言堂 刘海儿 这些词的来源是??
只要简单的就好!比如 汗青 来源于于谦的诗句

  知音的来源:
  典故1·高山流水(《列子·汤问》)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身不再弹。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据《琴操》、《乐府解题》记载: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某天,成连对伯牙说:“我能教你弹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万子春老师,住在东海的蓬莱山上,他善于弹琴也善于移情,我们一起去拜访他。”伯牙当然乐意,于是他们就一起去东海。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典故2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月临十五醉谁家,文朋诗友共天涯。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资料来源: http://hi.baidu.com/fbb1/blog/item/ce635e225a2bf1fbd7cae204.html

  桃李的来源: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育的学生。如果老师教育、培养的学生很多,人们则称“桃李满天下”。那么,为何将学生称“桃李”呢?
  在我国的春秋时代,魏国有个大臣名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了。他在北方遇见了一个名叫子筒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致于流落到此地。
  子筒听了,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据《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六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来人们把培养人才称做“树人”,把受教育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称做“桃李”;老师的学生多而广,则称为“桃李满天下”。
  资料来源: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xrb/20011031/7_7.html

  古稀来源:
  考“古稀”一词,源于杜甫《曲江》一诗,原句为“酒债寻常处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比起“而立”等词,唐诗远远没有《论语》那样古老,更不象经书那样有权威。诗的语言,可以对客观情况加以夸张,更可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从客观情况来看,人的寿命是否七十岁便是古来稀见的呢?真正的“古人”、大哲学家庄子曾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人生七十,还够不上中寿,怎么能说古稀呢?

  杜甫何以会写出“古稀”的诗句,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他自己的心境有极大关系。《曲江》一诗是在安禄山叛军蹂躏长安,“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的情况下写成的。因此,调子低沉,参证杜甫其它诗作,事理尤为明显。他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这时诗人四十八岁,本来正当壮年,而他的朋友竟已半数不在人世。可见,战乱中生灵涂炭,平均寿命很低,也是事实。又杜甫在《野望》中有“惟将迟暮供多病”之句,他时年才五十岁,因重病缠身,已深有”迟暮”之感,当然不会指望自己能活到七十。他以这样的主观条件,发出“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喟叹也就不奇怪了。

  杜甫在诗中偶然写下“古来稀”一语,这在唐代并无影响,不想后世“李杜诗歌万口传”,加之诗人们兢用杜甫的典故,“古稀”之语开始有人引用。较早的是宋代诗人苏东坡。椐《候鲭录》记载,有一举人年六十九,娶妻三十而生子,在庆筵席上东坡赋贺诗说:“令阁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东坡又是大诗人,他的这一笑话不腔而走,推想这也是造成“古稀”流传重要原因之一。到了明朝,乾隆皇帝七十过后仍然身体健壮,他自知必致高寿,得意之下,便刻了一枚“古稀天子”的御玺。不要忘了,这里“古稀”一词只是用于修饰“天子”,历代皇帝大都早夭,寿致七十确是古来稀有。皇帝的自称,对于此词的流行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雅称虽有其相对稳定性,但决不是永世不变的。《礼记·王制》曰:“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杖国”、“杖朝”等遂成年龄雅称。但今天这些词早已淘汰,因为与变化了的现实相去太远,朝廷已不存在,往哪里“杖”(拄拐杖)去?由此想到“古稀”。在旧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那时“古稀”一词还算符合实际,那么,我国今天平均寿命已高达七十一二,再用此词称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岂不是荒谬绝论?就拿我们钟祥市来说,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人均寿命七十五点八八岁。据2004所7月最新普查统计,全市105万人口中,八十岁以上老人11073名,九十岁以上老人946名,百岁以上老人71名。冷水镇李湾村二组103岁老人闫纯乾幽默地对人说:“我七十岁修飞机场(冷水飞机场),八十岁进林场(村办林场),九十岁进牧场(村畜牧场),一百岁赶市场(挑蔬菜上街卖),再活一百年也不进火葬场。”现在全市广泛流传着:“一百岁好风光,九十岁不算老,八十岁小弟弟,七十岁到处跑,六十岁还挂不上号。”因此,词语的流行并非不可改变,要靠舆论提倡和引导。我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长寿已成为人们的美好追求,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老人出台了一系列优待服务措施,如果再解除“古稀”一词对健康老人心理压力,必将使亿万老者更加长寿。
  来源资料:http://www.changshou.org/200710/wenben/14%2003.htm

  找了这几个,觉得其实出题者还不如直接在百度上找的话会来得简单一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08
来源于史书
这些好难找的 除非是语文教授

人们把什么叫做知音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的人)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

知音这个典故的来历
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人们在读到《礼记乐记》中“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

“知音”一词来源于()时期()和()的故事,后用知音比喻( )。
“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用知音比喻(彼此了解,情投意合的人 )。

知音是什么意思
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的人)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出自: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

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什么的故事
源于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1、根据查询哔哩哔哩得知,知音一词来源于伯牙与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的人)的故事。2、《伯牙绝弦》讲述了,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锺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锺子期死后伯牙摔掉自己心爱的琴折断琴弦再不弹琴了因为他没有知音了,再...

‘知音’的来源典故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知音一词是来源于战国还是春秋
“知音”这个词源于(春秋)时期俞柏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知音一词由来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知音来源哪个典故
知音来源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知音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是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就像遇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一样。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典故。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个典故。典故介绍 相传春秋时期的俞伯牙是一位擅长弹奏琴瑟的乐师。他的琴音优美动听,但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

“知音”的来源典故是什么?
知音出自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有古文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古琴而志在高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