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府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是骑马12小时跑800里,还是24小时跑800里?
古代说的一里是500米还是1000米?

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指的是信息一天内要送这么远,可以看成是24小时内吧。
古代的一里有很大的不同,看你指的是哪个时候了
周、秦、汉:1里=425.8米
唐:1里=454.2米
清光绪时:1里=576米
1929年起:1里=500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2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第2个回答  2010-03-12
接楼上,不是一个人骑一匹马跑600里或者800里,古代每隔多少里会设一个驿站,驿站里面有公职人员和马匹,文件的传输就靠一个驿站一个驿站的接力传递下去。按照马匹的速度我估计要是有800里加急的信件,应该是要星夜赶路的。
第3个回答  2010-03-12
一里指的是华里,那时候还没有公里,所以是500米
第4个回答  2010-03-12
我国幅员辽阔,所以为方便联系,古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驿传方式通达信息的制度,西周时已经产生了邮驿传命的制度。唐朝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通过飞快的驿马,将岭南的荔枝送至长安而色味不变以取悦美人的记载,让人们领略了唐代驿传的神速。
唐代地—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就是用现在地眼光看来,八百里加急快得不能再快,也要两天时间。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地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在各种驿里服役地人,一般叫做“驿丁”、“驿夫”,或称“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地身份比较低下。陆路上地驿丁,也同样受到煎熬。他们在烈日之下,在寒风凛冽地冬天,在倾盆大雨之中,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
清代驿站制度更加完备,全国驿、站、塘、台计为1785处,驿道四通八达,从京师通到各边远地区。
清代驿站管理严密,整个由兵部负责,京师设皇华驿,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区设驿,军报所设为站。凡是通过驿站发递的,都要分缓件、急件。奏折、文书、军报的驿递均有规定,对军站的利用限制很严,往往是军机处发往西北两路将军、大臣的加封信函及返回文件,准由军站传递。其他的一般应由驿站传递,而督、抚寻常文书则应由塘铺递送,不能用马递。军机处文件,往往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规定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古代官府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600里加急指的是一天骑马600里来传送官府文书或情报,最快的是800里加急,一天骑马800里,骑了一段距离,人和马也累了,就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继续骑行,古代这种驿传制度在西周时就已经建立。

古代官府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指的是信息一天内要送这么远,可以看成是24小时内吧。古代的一里有很大的不同,看你指的是哪个时候了 周、秦、汉:1里=425.8米 唐:1里=454.2米 清光绪时:1里=576米 1929年起:1里=500米

古代官府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就是是骑马24小时跑600里、800里,但是不是一匹马一个人,而是通过驿站,跑一段距离就换人换马。古代1里就是500米。资料:清代驿站制度更加完备,全国驿、站、塘、台计为1785处,驿道四通八达,从京师通到各边远地区。清代驿站管理严密,整个由兵部负责,京师设皇华驿,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区设驿,军报...

古代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的程度。我国幅员辽阔,所以为方便联系,古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驿传方式通达信息的制度,西周时已经产生了邮驿传命的制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唐代至清代,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就设一个驿站,...

古代的八百里、六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的八百里、六百里加急是臣子给皇帝传送那样特急和私密的文件。一般紧急的文件都是隔着二十里就会有一个专门放这种文件的地方,就叫做驿站。他们一般也会在上面注明是要加急送的文件。然后这个文件传递的速度会很快,一般是快马加鞭地赶着送去,他们这种传递速度会高达到六百里甚至是八百里,如果特别快...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想象不到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加的其实是马,急的是信件。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啊?
八百里加急最快要两天时间。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六百里加急,八百...

什么是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有多重要?
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在紧急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信息,一般都是采用一些快马来完成信息间的传递,同时传递级别最高的就被称之为八百里加急。因此在我国古代,一旦遇到了这种八百里加急的信息的时候,一般都是快马或者说是千里马代劳,然后每到一个驿站就要换人换马,进行信息之间的传递,这也反映出来了...

古代800里加急,土匪都不敢动,这是为何?
所谓的800里加急,也就是说要在两天时间里将重要的信息送出400公里之外,古代的交通条件非常有限,不像现在人可以乘坐飞机、高铁、动铁等交通工具,古代全靠人骑着快马送信,所以说这无论对人还是对马匹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列朝列代,为了能够确保800里加急信件高效的传递出去,就都会在边境连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