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11课关于老教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批注

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的批注,快点,急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不敢在家中练琴,决定到林中练琴。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还夸奖“我”,鼓励“我”,使“我”找回了自信,又到家中练琴。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仍然每天对着老人拉琴。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第五部分(第12自然段)写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课文简说
  本文记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的帮助下学会拉好小提琴的事,赞扬了老教授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词句解析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几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②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③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争气,那声音“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不希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④“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⑤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⑥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⑦“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我”心灵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⑧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六年级上册语文11课关于老教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批注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唯一的听众》教案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和鼓励,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3、继续学习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7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1 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⒈ 多媒体课件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日积月累
(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问:我的反应如何? 我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演得如此投入,得益于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 过渡: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 2...

六年级语文《我看见了大海》教案
1 同学们可以联系《唯一的听众》来思考:为什么小伙子知道了老教授装聋,却不说出来?为什么河子没看见大海,却说看见了呢? (因为小伙子明白了老教授的良苦用心,他觉得最好的回报不是语言而是行动——拉好小提琴、奏出真正的音乐;河子没看见大海,却说看见了,是因为河子终于明白了继父的良苦用心,明白了继父是用看海...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学反思 课文《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你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文原文及教案
碟子里面的糖粉经它这么一来,也跟着不见踪迹,桌子的四周却坐了七个涂满了糖粉的老太太,脸上像麻风病人一样白得像雪,每个人的眼睛都闭得好紧,实在是“美”极了! 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2.对批注进行再批注,品味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  3.感受科学研究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

什么是初中语文全程性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3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句子批注. 我只借鉴一下.谢谢友...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第五部分(第12自然段)写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课文简说 本文记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的帮助下学会拉好小提琴的事,赞扬了老教授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词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日积月累写一段话
1、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对于这样一篇写人的文章,该如何学,相信同学们自然心中有数了,该如何读,如何画批,请你用行动回答老师吧!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二)重点交流. 1、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