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之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如题所述

法学学习的系统化离不开整体思考与体系构建,多读书,特别是深入研读教科书,带着问题学习,旨在融会贯通,避免功利与急躁的心态。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作为一种案例分析工具,旨在通过寻找请求权的法律依据,将具体案例的小前提归纳入大前提,以此判断请求权是否得到支持。其核心公式为“谁向谁主张、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利”。主要工作在于识别并确认主张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法律依据与事实依据。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有时被比喻为“找法”,即寻找请求权的实体法依据,特别是现行法律依据。在分析过程中,必须逐一对请求权适用《民法典》中特定编的规定进行判断。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特点在于,通过研究当事人的请求权主张,探索请求权的规范基础,将小前提纳入大前提,最终决定请求权是否获得支持。其考察流程始于请求权的基础理论探索,随后深入分析请求权基础在案例分析中的具体运用。此方法的优势在于逐一检索,确保不遗漏请求权与法律条文的适用。相较于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更侧重于探究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和事实依据,其考察范围限于与请求权相关联的法律事实与规范基础。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与法律关系分析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关系分析法关注案件事实的考察,随后适用法律,其步骤分为案件事实分析与法律适用;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则侧重于请求权的规范基础探究,强调事实与法律的结合考察。法律关系分析法要求全面考察法律关系的三要素,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则通过探索当事人主张的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与事实依据,聚焦于与请求权相关联的法律事实与规范基础。法律关系分析法适用于各种法律关系的高屋建瓴分析,可能涉及多种权利,不仅仅局限于请求权。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则更适用于案例的深入分析。

请求权基础,作为分析的起点,指的是能够产生特定请求权的法律依据或合同依据。从法律规范层面看,请求权基础应当具体规定在何种条件下当事人可以提出何种请求。作为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规范通常包含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但并非所有包含完整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的法条均直接构成请求权基础。例如,《民法典》中关于通谋虚伪表示无效的规定虽然包含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但并不直接导致请求权的产生。此外,请求权基础规范与完全法条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请求权基础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并非所有完全法条都直接构成请求权基础。例如,《民法典》中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虽然包含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但基于此规范产生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或缔约过失损害赔偿请求权仍需其他法律规范作为请求权基础。

第二,在不存在竞合的情况下,请求权基础规范通常是一个特定的完全法条。然而,在请求权的实现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完全或不完全法条的相互结合。例如,《民法典》中关于侵害人格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明确了人格权作为侵权法保护的民事权利,但受害人请求损害赔偿时还需适用侵权责任编的相应规则。

第三,请求权基础规范的基本功能在于作为法官裁判的规范依据,而非直接指导当事人的行为。例如,《民法典》中关于支付无因管理必要费用的规定,主要供法官在涉及无因管理的裁判中引用和权衡,而不直接指引行为。然而,裁判的解释、事实认定与结果对人们未来的行为具有间接影响。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寻找是实例题处理的核心工作,是每个法律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与思考方法。作为基础思维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共同的学术思维和交流话语,避免思路迥异。实践中,人们可能对此方法产生误解,认为确定请求权基础即找到了适用的大前提。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确定请求权基础能找到最密切联系的规则。例如,在“侵占违章建筑案”中,适用《民法典》第462条第1款。但在其他情况下,找到请求权基础仅是第一步,还需找到其他法律规则。以“美容失败案”为例,如果受害人选择侵权请求权,仅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确定请求权基础是不够的,还需援引第1218条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适用于给付之诉操作性较强的情形,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对可能涉及的各种请求权进行逐一检索,如无权处分涉及侵权、合同、不当得利请求权等,检索繁琐且可能陷入多项请求权之中,要求使用者熟悉各种请求权。另一方面,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限,在特定案例中可能不存在请求权,如授权行为、无权代理中的追认权等。在确认之诉、形成之诉中,由于不涉及请求权,请求权基础分析法难以适用,需采用法律关系分析方法。此外,此方法无法揭示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如争议法律关系的客体,因此在案例分析中仍有赖于其他方法,如法律关系分析方法。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适用步骤包括判断请求权关系的存在、请求权检索、请求权的初步锁定、请求权基础的分析、连接、消极规范构成要件的检索、对请求权变动状态的考察与确定、请求权竞合与聚合的区分。在适用时,应考虑请求权的先后顺序,将其视为完整体系进行考虑与安排。然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并非法律明文规定的裁判规范,不具有强制性。请求权的检索还涉及使用者的角度问题,法官、律师或案件当事人的位置不同,检索的内容和顺序各有侧重。请求权基础分析法通常分为判断请求权关系、请求权检索、初步锁定、分析、连接、消极规范构成要件检索、变动状态考察、竞合与聚合区分等步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之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深入解析:民法案例中的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全貌在法学研究中,系统性和整体性尤为重要。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犹如法律学习的基石,它致力于寻找请求权的合法依据,以支撑诉讼主张。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侧重于请求权本身的规范基础,与法律关系分析法相区别,前者聚焦于请求权的内在逻辑,后者则涵盖更广泛的法律关...

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之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特点在于,通过研究当事人的请求权主张,探索请求权的规范基础,将小前提纳入大前提,最终决定请求权是否获得支持。其考察流程始于请求权的基础理论探索,随后深入分析请求权基础在案例分析中的具体运用。此方法的优势在于逐一检索,确保不遗漏请求权与法律条文的适用。相较于法律关系分析法...

律师实务 | 如何做请求权基础分析?
第一步,识别请求关系的主体、内容与类型。例如,在买卖合同纠纷中,买方依据合同条款提出卖方的义务。 第二步,深入分析请求权的构成要件,筛选出对己方最有利的请求权。此步骤中,需对法律规范进行细致研究,辨析不同请求权基础。 第三步,分解事实要件,将其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对应,判断请求权...

案例分析 | 用大陆《民法典》分析王泽鉴民法总则案例(一)
案例一:甲在某大学摆放饮料自动贩卖机,乙投入两个硬币购买咖啡,咖啡出来后,因机器故障硬币跳出。乙见四下无人,将硬币放入口袋,被甲职员发现。问甲能否向乙请求返还硬币?请求权基础:甲请求乙返还硬币,其依据《民法典》第235条。甲请求权已发生,甲为硬币所有权人,乙为无权占有。无请求权消灭...

《请求权基础—方法、体系与实例》——吴香香老师
民事诉讼中,原告提出请求,被告则进行抗辩。支持原告请求的规范称为请求权基础,支持被告抗辩的规范则是防御规范。进一步解析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或法律效果的规范则被称为辅助规范,而请求权基础规范则在辅助规范和防御规范相对应的意义上被称为主要规范。辅助规范可能有其次级辅助规范或防御规范,防御规范...

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系指能够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物之交 付、所有权移转、支付价金、赔偿道歉等)的法律规范。“请求权基础”方法的出发点是对案例提出如下问题,即“谁得向谁依据什么请求什么?”(Wer will was von wem woraus?)分析言之:(1)“谁向谁”(Wer von wem)。请求...

案例分析 | 用大陆《民法典》分析王泽鉴民法总则案例(一)
编者按 本文将采用大陆《民法典》解析王泽鉴《民法总则》案例,旨在为复习法综的同学提供重要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时,将依次检索请求权基础,确保分析条理清晰。王泽鉴民法总则案例(一)案例一涉及甲在某大学摆设饮料自动贩卖机,乙投入两个硬币购买咖啡,咖啡出来后,硬币因机器故障跳出。乙见无人,遂取走...

《请求权基础—方法、体系与实例》——吴香香老师
探索法庭智慧的密钥:请求权基础的多维分析<\/ 在诉讼的舞台上,请求权思维如同一盏明灯,引领法官从繁杂的法律丛林中探寻真相<\/。传统的法庭报告技术\/关联分析法,不再局限于原告设定的单一请求权基础,而是全面审视所有潜在的法律依据。即使原告有明确的主张,法官的裁决仍需基于全面的法律视角,这不仅是...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对司法实务中分析法律问题与事实...
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历史方法和请求权方法。请求权方法以其经济原则和妥当性,更适合处理实际案例中的义务履行争议,避免主观价值影响事实判断。王泽鉴教授的请求权基础体系将法律关系简化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有所主张”,并将请求权划分为六类,如契约请求权、...

怎样分析案件的大前提小前提?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又称请求权规范基础检索法或归入法。该方法通过考察当事人的请求权主张,寻求该请求权的规范基础;从而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最终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一种案例分析方法。以当事人的请求权为基础。 (一)请求权的概述 所谓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人自己不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