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风景区的佛国文化

如题所述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早在晋太康年间(280-289),信徒们已经发现本岛(时称梅岑山)的自然环境与佛教诸经所载的观音胜地相似,时常有人登山求访大士的踪迹。据“旧志”记载,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有梵僧来潮音洞,燔十指,亲见大士说法,授予七色宝石,灵感始起。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慧锷第三次入唐,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目睹观音乡容貌端雅,恳求请归其国,众从之,锷即肩负至明州开元寺,觅得张友信(一说张支信)便船,将登舟,像重不可举,率偕行,贾客竭力负之,乃克胜。及过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锷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锷泣以梦告众,咸惊异,乃置像于洞侧,祈祷而去。山上居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不肯去观音”是为普陀山供奉观音之始。
历代山志误载为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系将请像与建院二事合而为一。其实,慧锷系唐代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大师的高足,兹录其三次入唐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来回:楚州艄公(失名)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日本仁明朝承和八年。楚州此船原为送回仁明朝遣唐使到日本,楚州艄公水手等即搭原船回唐,学问僧园载的弟子仁济、顺昌亦乘此船入唐。慧锷入唐是为了朝拜五台山。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日本仁明朝承和九年,李邻德明州(今宁波)慧锷为向本国请求恶徒爱山供养费,乘此舟回国。
第二次来回: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日本仁明朝承和十一年,慧锷携带日本过桔皇后亲手绣制绣文袈裟、宝幡及供养费等施给五台山。又到杭州灵池寺谒见齐安国师,迎接他的弟子义空去日本开创禅宗。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六月二十二日,日本仁明朝承和十四年。张友信、元净等二十二人。明州望海镇(今宁波市镇海区)同年六月二十四日日本肥前国值嘉岛留那浦3搭乘者:慧锷、仁好、惠运。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随日本高僧圆仁的弟子性海入唐的日本人春太郎、神一郎同乘此船回国。
第三次来回: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九月三日,日本清和贞观四年。张友信、全文习、任仲元等日本肥前国值嘉岛同年九月七日明州石丹岙4搭乘者:慧锷、真如法亲王入唐求法,在日本肥前国松浦郡柏岛新造。
张友信明州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四月,日本清和朝贞观五年搭乘者:慧锷、贤真、忠全等。此船系上年送真如法亲王入唐返航。
此次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一尊,带回本国,舟至普陀山潮音洞,遇风涛,遂置像于洞侧,史称“不肯去观音”。
至后梁贞明二年,在张氏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乃普陀山最早寺院。
宋朝廷保护佛教,度僧散牒,设僧录司统领天下寺院,但禁止僧人私度。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命内侍王贵送香幡到普陀山供奉。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内殿承旨王舜封出使三韩(朝鲜、韩国),遇风涛有感,以事上奏,诏改建“不肯去观音院”,赐额“宝陀观音寺”,许每岁度僧1人,置田积粮,安众修静。
北宋、南宋间(1126年前后),普陀“山下居民百许家,以渔盐为业,亦有耕稼。有一寺,僧五六十人……海舶至此,必有所祷,寺有钟磬铜物,皆鸡林者镇(朝鲜)商贾所施,多刻彼国年号;亦有外国人留题,颇有文彩”(宋张邦基《墨庄漫录》)。
绍兴元年(1131年),蜀僧真歇自长庐来山,经郡府请示朝廷,易律为禅,山上居民闻教音,皆离去,普陀始为佛国净土。此间,潮音洞等处常有大士灵现传闻。飞锡来山者,皆禅林俊秀。
绍兴十八年(1148年),史浩等游普陀,在潮音洞目睹大士灵现,撰《题留宝陀寺碑碣》(文存)。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月大风,圆通殿被摧,当朝赐钱万缗重建,七年,殿成,御书“圆通宝殿”额,建龙判颤章阁藏之。丞相史弥远捐资庄严殿宇及廊庑,备香灯供养,宁宗闻之,再赐金竧衣、银钵、玛瑙珠、松鹿锦幡等供殿,置常住田567亩,山1607亩,普陀香火日盛。
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诏宝陀寺列入江南教院“五山十刹”,表示如下:淳祐八年(1248年),制师颜颐仲祷雨有感,施钱2万,米50石,置长生库,建接待庄,招待来往使臣,奉诏免山僧赋役。
宋代普陀山佛教以禅宗为主,发展较迅速。曹洞宗法裔真歇著《华严无尽灯记》;大川普济著《五灯会元》。咸淳年间(1265—1274年),普陀山僧一山一宁等奉诏删修《百丈清规》,建立起一代典章——《咸淳清规》。
元朝廷笃信佛教,凡帝王登位,必先受戒,中央设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各路设行宣政院统领教务,给喇嘛和僧侣以优厚待遇。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诏普陀山长老如智同王积翁两次出使日本,皆因中途有阻而返。大德二年(1298年),命内侍李英降香,修饰佛像。三年,敕封江南释教总统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为“妙慈弘济大师”,持诏通好日本,命宫廷宿卫孛罗等赍金百两祝香;敕江、浙省臣协同整修宝陀寺殿宇佛像。四年春,命魏也先、太出降香斋僧。住持如智献玉琢观音。五年春,复命太出、李铁木儿不花、魏也先持五彩幡旌庄严法筵,赐钱3千缗修饰殿宇,新建演法堂;饬浙江省割官田20顷,规定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由廷臣降香,讽诵祈祷,由直贤学士赵孟竨书写刻碑。
皇庆二年(1313年),皇太后遣法华奴为使,莅山设斋,赐主僧袈裟,敕省赐钞668锭,购置长明佛灯田3顷。延六年(1319年),仁宗命忠宣王(名璋)至江南降御香,璋等兼程朝拜普陀山,归撰《行录》1卷。泰定四年(1327年),中宫派中政同知帖闾赍金币,赐斋僧钞千锭、僧衣108件,供圣黄金织文幡、金彩绮帛等,给田2顷26亩。致和元年(1328年),遣御史曹立赍钞百锭上山降香。至顺二年(1331年),江西陈觉和等募铸大士铜像1尊,铜佛千尊及钟磬等法器供阁。元统二年(1334年),宣让王帖木儿不花施钞千锭,僧孚中建多宝塔。至正年间,香火更盛,臣民等渡海不绝。当时记载:“自昔游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普陀山岛佛国文化
明一代,尤其万历后期,普陀山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山上寺庵200多处。江浙两省、福建等沿海信徒纷纷朝山做佛事,莲花洋上贡艘浮云,短姑道头香船蔽日,佛事十分兴旺。普陀山佛教发展至高峰,成为佛国净土。

世界十大佛光胜地之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佛顶山海拔约300米。东达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中国的东大门。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

普陀山风景区的佛国文化
宋朝廷保护佛教,度僧散牒,设僧录司统领天下寺院,但禁止僧人私度。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命内侍王贵送香幡到普陀山供奉。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内殿承旨王舜封出使三韩(朝鲜、韩国),遇风涛有感,以事上奏,诏改建“不肯去观音院”,赐额“宝陀观音寺”,许每岁度僧1人,置田积粮...

普陀山风景区有哪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值得推荐?
法雨禅寺:位于普陀山中部,是普陀山三大名刹之一。法雨禅寺环境幽静,古木参天,寺内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紫竹林:相传是观音菩萨修行的地方,林内竹子呈紫色,十分罕见,因此得名。紫竹林中有一座观音殿,香火鼎盛,是游客朝拜的热点。一步三摇:这是一处自然景观,位于普陀山的海...

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山、卫生山,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南海观音位于普陀山,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普陀山三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三宝: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三洞:朝阳洞...

普陀山风景区的文化活动设置的如何?
佛教活动: 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风景区内有大量的寺庙和修行场所。每天都有僧侣进行诵经、打坐、念佛等宗教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特别是在重要的佛教节日,如观音菩萨诞辰、成道日等,会有大型的法会和庆祝活动。文化演出: 在普陀山的一些主要景点,如南海观音像前,经常有...

普陀山风景区的环境如何?
普陀山风景区,坐落于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该地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宗教氛围而著称,被尊称为“海天佛国”。1. 自然环境方面,普陀山独树一帜。地处钱塘江口外的东海之中,该山四面环海,山峰陡峭,海岸线蜿蜒,造就了众多壮观的港湾与细软的...

普陀山风景区的佛国文化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晋太康年间(280-289)信徒们已经发现本岛(时称梅岑山)自然环境与佛教诸经所载观音胜地相似,时常有人登山求访大士踪迹。据“旧志”记载,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有梵僧(一个西域僧)来潮音洞钱燔十指,指尽,亲见大士说法,授予七色宝石,灵感始起。咸通四年(863),日本僧慧锷第三次入唐...

普陀山旅游攻略:深入探索佛国清净世界
1、背景介绍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北面,被誉为“佛国清净世界”,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以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佛教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朝拜和游玩。普陀山景区主要包括南海观音福地、普陀山文化旅游区、九层峰、萍水相逢、千佛岩等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宁静、祥和、美好的佛教...

普陀山为什么有海天佛国之称
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由于宗教神话的渲染,普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洞无不披上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