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题主出示的原文】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译文大意】学习不要好高骛远,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不要超越一定的阶段来进行学习,就是不要拔苗助长。

                                                                                                                                                                                                                     

【本文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

【资料拓展】
1、学不躐等 xué bù liè děng,其意是指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
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表示学习要循序渐进。
2、不陵节而施 bù líng jié ér shī,
【释义】
陵,超越;
节,限度;这句话意思是不超越学习者的接受限度而进行教育。
不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

【题主关注的语段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释义】
1.法:原则。
2.豫:同“预”,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之前。
3.可:适当。有了兴趣和需求,能够接受教育,不反感教育。
4.陵:同“凌”,超越。
5.节:教育教育深浅的次序、程度等。这里指学生实际,包括年龄实际和智力水平以及家庭背景、身体条件诸实际。
6.施:读yì,教育教学。
7.孙:同“逊”,循序渐进,讲究次序。
8.善:进步提高。互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
9.兴:起,成功。

【译文】太学教育的原则是:在学生的错误还没有萌发之前,就加以防范教育,这叫作预防性原则;在学生有了兴趣需求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这叫作相机性原则;教育教学按照规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去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实际,这叫作次序性原则;大家一起学习,互相观摩切磋,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合作性原则。这四点就是教育教学成功的要诀.

【题主关注的语段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释义】
始教:每年春季举行开学典礼,向先师致祭。
皮弁( biàn),举行礼仪时戴的帽子。
菜,芹藻之类的肴馔。
宵,通“小”,宵雅,诗经中的《小雅》。
肄(yì),练习。
三,三篇,一般认为是《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三篇歌君臣宴乐上下和睦。
鼓,击鼓。箧,读qiè,书箱。
孙,通“逊”,恭顺严肃。
夏楚,私塾惩戒过错生的戒尺和荆条。夏,读jiǎ,同“槚”。楚,荆条。
卜,占卜。
禘,读,dì,古代祭祖大礼,通常在农历五月举行,叫作“夏祭”。
游,优游纵暇,发展学生志趣爱好,使学生从容不迫的精通学业。
时,随时。
存,体察。
鬣,读liè,躐,超越。条理,次序,
大伦,基本制度。
事,按制度办事。
志,立志。

【译文】1.太学开学的时候,官员及师生们都必须身穿礼服,置备芹藻肴馔,祭拜先圣先师,这是为了表示对文化知识的敬重和对师道的尊重;
2.举行致祭仪式的时候,要演练歌唱《小雅》中的三首诗歌,表示学生进入太学读书,就是意味着做官的开始,用这来激励学生立志栋梁前程,暗示学生要珍惜自己的身份和形象;
3.上课之前,都要击鼓召集学生进入教室,肃静下来,打开书箱,拿出书本和作业,让老师检查,教导学生静心严肃恭顺地研读书本,好好学习;
4.太学的课堂上设有惩戒过错生的戒尺和荆条,用来警示学生,使得他们心有敬畏,能够遵守纪律勤奋学习,不敢越轨犯规;
5.没有占卜和举行完夏祭,官员们就不能随意地进入学校重地来视察考核学生,用以表示政府非常尊重学校,以此来安定学生,使学生不致受到骚扰,能够安心按照自己的志趣自我研讨,从容读书;
6.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多提问启发他们的思考,但不要随意地给他们讲解答案,尽量给学生多留一些独立钻研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动脑探寻问题答案;
7.年龄小的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听课,有疑难问题要向年级高的优秀学长请教,再由学长集中向老师请教,不要超越学长直接向教师发问。这样做是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教学的,因为,学习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养成谦逊的好习惯。
这七个方面,是教育教学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
《记》中说:“凡是读书的人,都要按照官员的身份和规则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按照贤士的心胸和抱负来鞭策自己。”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习感悟】《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题主出示的原文,对于我是很生疏的词语。这让我有幸,好好学习了“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两段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学生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啊。
虽然有好的菜肴,但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会知道它好在何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别人,才能知道自己哪些问题没有弄通。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感到了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这是讲要想让别人听明白,就要先自己实践,自己弄懂弄通。学生与教师都是在学习。只不过为师者要先学习明白。
教授学生,先生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啊。应该学的没有学过,跳跃式的前进是不对的。
基础教育是很重要的环节,不能缺少中间环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5-09
【答案】:B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不躐等”的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序,应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的意思是不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教师杂乱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顺序,学生学习的顺序进行教学。题干反映的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什么意思 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的含义
1、“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都是循序渐进性原则的集中体现。2、学不躐等的意思是: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要循序渐进。3、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乱坏而不修”。表示学习要循序渐进。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什么意思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意思是什么
1、学不躐等和不陵节而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循序渐进性原则的集中体现。2、学不躐等,词语,读音是xué bù liè děng,其意是指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3、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表示学习要循序渐进。《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历史上...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指教学中要贯彻()。_百 ...
解析:“学不躐等”意思是说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期望一蹴而就;“不陵节而施”意思是说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它们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出自哪里?
“学不躐等”的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序,应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的意思是不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教师杂乱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顺序,学生学习的顺序进行教学。题干反映的是循序渐进教学...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翻译
2. "不陵节而施"则指出教育过程中应避免超出学生的学习阶段,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水平相匹配。3. 这两个原则都体现了教育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旨在防止教学上的混乱和无效,确保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知识。4. 《礼记·学记》中提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意味着在教育中,年幼的学习者应...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什么意思?
【题主出示的原文】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译文大意】学习不要好高骛远,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不要超越一定的阶段来进行学习,就是不要拔苗助长。【本文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资料拓展】1、学不躐等 xué bù liè děng,其意是指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出自...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答案】:A “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广不陵节而施”指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时进行(教育)。这两句话指的就是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不躐等和不陵节而施一个意思么?
是的,学不躐等和不陵节而施是一个意思。两者都是强调学习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顺序,不可跳跃。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超越一定的等级或步骤。在教育中,它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学习,不应试图一步到位或者跳过某些重要步骤。这种做法有助于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学不躐等和不陵节而施一个意思么?
学不躐等与不陵节而施,二者在教育理念上实为同一原则的体现,强调的是学习的渐进性和适应性。学不躐等,源自战国时期《礼记·学记》,意指学习不可急于求成,必须遵循次序,如鸣呼世谓之言,强调单传心印的生死之道,更不能轻易逾越。另一方面,"不陵节而施"同样出自《学记》,其含义是教育者应...

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拼音
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句话的拼音是:xué ér bù liè děng bù líng jié ér shī。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等级、次序,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施教。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中非常有名的论点之一,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