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评价光绪帝

如题所述

一、光绪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倒数第2个皇帝,是充满悲剧性格的皇帝,他的一生始终笼罩在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淫威之中 
光绪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倒数第2个皇帝,是充满悲剧性格的皇帝。他姓爱新觉罗,名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他的亲生父亲是道光帝的第7子醇亲王奕譞,亲生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同治帝病逝后,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的载湉继位,是谓光绪帝,那时他只有4岁。光绪帝在位34年,38岁去世。他的一生始终笼罩在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淫威之中。
光绪帝虽然经历了中法战争、洋务运动、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和筹备立宪等晚清重大的政治事件,但前期年纪尚小,后期被软禁瀛台,因此,他实际参与并主持的只是一个战争和一个运动,前者即中日战争,后者即戊戌变法。
光绪帝亲政仅5年,于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24岁的光绪帝坚决主战,积极备战,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操。但终因制度落后,国力不济,打了败仗。在签订条约时,光绪帝旨命李鸿章同日本据理力争,以图尽量降低损失。但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二、光绪帝发动了维新变法,变法的深入进行,触动了顽固守旧派的既得利益,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满。维新派“围园劫后”计划的暴露,促使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从此,母子失和,慈禧太后时时监视着光绪帝。
马关条约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丧权最多、损失最大的空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新的灾难,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中国面临四大危机:瓜分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就是中国面临灭亡的危险,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面对此情此景,国内的思想精英从各自的角度思考民族的前途和救国的出路,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呼声,并进而导致戊戌变法。
可以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的四大危机和一大危险,是光绪皇帝进行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
历史学者黄鸿寿一语破的地指出:“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光绪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对《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的国内反响,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一针见血地评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这就是说,自签订《马关条约》后,国内有识之士,拍案而起,奔走呼号,发表救国宣言,探求救亡之道。因此,蕴含着各种各样救国方案的大小奏章便不失时机地纷至沓来。它们构成了戊戌变法的前奏曲。
这个前奏曲的最强音当是康有为的7封上光绪帝书。而其中的第2封上书影响最大。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八日(1895年5月2日),38岁的康有为联合在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即第2封上书。主要内容是强烈要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
康有为向光绪帝的7封上书,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它成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武器,为光绪帝的百日维新奠定了理论基础。于是,光绪帝决定变法图强。
在慈禧太后的允诺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召集全体军机大臣,发布上谕,明定国是,决定变法。这道上谕,实际是光绪帝决心变法的誓言书,也是实行变法的动员令。
四月二十七日,政治经验丰富的慈禧太后对光绪帝的变法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慈禧太后胁迫光绪帝发布4道上谕:第1道谕旨是罢免光绪帝的变法助手翁同龢;第2道谕旨是重申收回2品以上大臣的任命权;第3道谕旨是慈禧准备秋天到天津阅兵;第4道谕旨是任命荣禄为署直隶总督。这4道谕旨是慈禧太后给光绪帝套上的四条枷锁。光绪帝的变法一开始就举步维艰。
光绪帝在准备仓促的前提下,匆忙地进行了“百日维新”。在103天中,他发布了184道谕旨。这些改革谕旨包括很多方面,有文教改革,财政改革,军事改革和政治改革。
改革遭遇到了阻力。光绪帝的虽然大胆然却轻率的官制改革遭到了守旧派的猛烈攻击和极端仇视。对光绪帝的上谕,守旧派们或是模棱不奉,或是阳奉阴违,或是避重就轻,或是造谣阻格。诏旨虽连篇累牍地发下,但守旧派大臣们不为所动。
光绪帝决定予以反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十九日,光绪帝发下了百日维新以来的一个最重要的上谕,罢免礼部6堂官,即罢免了2位部长和4位副部长。七月二十二日,光绪帝又命李鸿章、敬信无庸在总理衙门行走,罢免了他们总署大臣之职。
光绪帝的以上谕旨触及了慈禧的2品以上高官的任命罢免权由她收回的底线。为了推行资产阶级变法,光绪帝发布上谕,任命4位军机章京,成立了一个新的军机处。他们实际就是光绪帝的宰相。这些坚决的举措,触动了整个顽固守旧的营垒,“守旧大臣皆恐,至是咸怀震动之心”。梁启超分析道:“于是祸变促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1
领导了戊戌变法
第2个回答  2014-10-21
你先采纳我给你正确答案追答

全面支持戊戌变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0-21
一呵呵万事顺意实在是女人去图图糊涂普林斯顿头晕肉末语头晕图他我去菩萨抬起头生物体

光绪皇帝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1、光绪是个好皇帝锐意改革,敢于与列强争,可惜斗不过慈禧。2、光绪皇帝的命很苦。历史学家一向以不动情为人称道,但黎东方说,光绪是中国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之一,从进宫到囚禁,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向慈禧长跪。后人分析,光绪跟慈禧一样好强争胜,只是他不幸遇到了慈禧,从小就被慈禧管教,而无法无能...

光绪是个好皇帝吗
如果从光绪的抱负来看,可以认为是一个好皇帝。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光绪帝都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从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素养上看,他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远见;但是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谋略,又遇到慈禧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物,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终不能有所作为。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

光绪皇帝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怎么评价光绪皇帝
1、光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位不幸的皇帝,因为他身为一国之君却身受压制,因此后人对光绪的评价有很多种,大多是对他的同情。其实光绪皇帝确实是一位不幸的皇帝,正如当时的清朝一样。面对着不幸,光绪皇帝并没有屈服,努力地找寻着救国的方法,所以光绪是一个负责人的人,正是因为他的不屈服、为国...

光绪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光绪帝人物评价:1、在甲午战后,国家面临危机之秋,载湉的思想受到刺激,逐渐在封建主义思想营垒中发生了摇动,光绪帝力图探索新的统治妙方,即学习外国,“发愤为雄”,对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进行一些改革以求振作,逐步成了光绪帝思想中的一个新趋向光绪帝在清廷统治集团内部,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变法维新;...

光绪帝是个好皇帝吗?
光绪帝,作为清朝的一位皇帝,以其温和的性格和不幸的统治时期而闻名。然而,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看,他并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皇帝,原因如下:首先,光绪帝在其统治期间,深受慈禧太后的影响和控制,实际上并未真正掌握过朝政大权。这导致了他虽然拥有皇帝的名号,但实际上却无法有效地治理国家,这在某种...

怎么评价光绪
1、诚然,光绪是懦弱的。但是他和西太后长期矛盾,在他处于“朕位几不保”的时候,突然勇敢起来,铤而走险,这也是不悖于常情的。——杨天石 2、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了抵制日益发展的民主革命运动,大肆宣扬光绪的所谓“圣德”,把光绪皇帝捧上了天,显然这是一种政治宣传。——孙...

全面评价光绪帝
光绪帝是戊戌变法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者。他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同意戊戌变法,具有阶级局限性,扼杀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一种方式。但是他同意的戊戌变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他励精图治,君主立宪制,颁布新法(尽管他没有实权)。总的来说,他没有促进当时社会发展,并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封建君主...

光绪是个好皇帝吗
并进一步加剧了清王朝的衰败。因此,光绪皇帝是否好皇帝,因人而异。有人认为他在改革尝试上展现了一定的积极性和进步意识,有人认为他在重大危机和挑战面前的应对不力。总之,评价一个皇帝的好坏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光绪帝是个好皇帝吗?
1、他一生受慈禧压制,几乎未掌过权,算是将爱新觉罗的江山交给异姓了,他这个皇帝是有名无实,不合格的。2、他温和但急躁,天真冲动,心理素质差,在宫廷这种畸形的成长环境中,光绪的人格始终没有完全发育起来,许多心理特征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在成年之后,他仍然表现出幼儿一样的缺乏耐心、固执己见...

全面评价光绪帝
历史学者黄鸿寿一语破的地指出:“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光绪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对《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的国内反响,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一针见血地评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