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是古代战争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古人为什么喜欢屠城?这还要从商鞅变法开始说起。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分封制过渡到郡县制的国家之一,这离不开宰相李斯的功劳。但奠定秦朝强大基础的人却是商鞅,这个千古名人,曾经为帝王写了一本书,叫《商君书》。此书传承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越靠近近代越被封为经典,是华夏大地上文化中的超级糟粕。商鞅为了服务帝国之家,还发明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后来屠城的基础之“首级制”。
·什么是首级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代士兵打仗时,每个人都要拿一口麻袋。这个麻袋不是用来收集战利品的,而是放敌人首级的,什么叫首级,我就不多说了吧。有人会说,首级那么重?不影响打仗吗?干嘛要收集这玩意呢?这就是天下最阴之人商鞅的高明之处。在此之前,军队给士兵怎么记功劳呢?靠督察队?靠长官吗?那难免徇私舞弊。用手脚耳朵等等呢,不足以证明敌人就真的死了。用内脏呢?又可以用畜生的代替?无论哪种方面,都没有首级更直观,而且还不容易出错。战争本来就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屠杀,按说这和屠城有何关系呢?
·屠城和商鞅变法
商鞅发明首级制,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士兵奋勇杀敌。商鞅变法明确把首级制列为了大秦的法律,大大促进了秦国的战斗力,也让其他国家争相学习。首级制规定,完不成任务的会受到降级、责罚或直接杀头的处罚。完成任务者论首级给钱、给地、给官当。超额完成者,赏官封爵,阶级飞跃。在这种刺激下,谁还不奋勇杀敌呢?为了超额完成任务,积累的首级当然是越多越好了。还记得项羽死后,身体被几个人分了故事吗?这种事,在古代战场上经常发生。一个人,你砍了一刀,我也砍了一刀,最后功劳算谁的?长官只要首级,于是内斗开始。同时,屠城也就慢慢演变而来了。屠城,不但能缴获大量的物质财富,还能通过首级制获得官职,士兵和将军们都喜欢。在这样双赢的局面下,老百姓就成了屠城的牺牲品,发展到最后就更可怕了。
·另一种屠城方式
有人还记得胡军演的一部电影叫《我的唐朝兄弟》吗?里面胡军演的是一名强盗,但他和官兵比起来,简直就是圣人。古人云:好男不当兵。人犯了法,刺字发配充军,想想那时军队里都是些什么人吧!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我的唐朝兄弟里,官兵来到之后,二话不说就是烧杀抢掠,其实就是屠城。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怎么能不多弄几个首级呢?至于谁是强盗,对他们来说真的重要吗?这种升官方式在古代官场上叫血染的顶子,成了古代武将升迁的一种潜规则。甚至,有的将军在和平年代,像养猪一样养一堆平民奴隶。平时给他干活,创造经济价值。战争来时,就把他们像杀猪一样挨个宰了,去换取爵位,这都是由商鞅首级制慢慢演化而来的。而商鞅最后也是死在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中,那就五马分尸。
·屠城的政治目的
屠城,除了抢夺财富和升官发财之外,还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和商鞅写的那本书一样,他的设计是为帝王服务的,是最恶毒的。就像成吉思汗征战时喜欢屠城一样,为什么无论敌人投降还是不投降,蒙元的军队过后都要寸草不留呢?因为,这样做既能保证后方的绝对安全,又能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就像在某个时代,两个外国士兵就能占领别国一座城市一样,这就是屠城后的政治作用。作者在历史圈里有个小丫头朋友,她是三国吴粉,她死活不相信她偶像的军队会干出古代战争中的那些残忍的事,她说他们是正义之师,不可能做那种事的。为此,她哭了好几天。我很抱歉,但我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无论何时,战争就是那么的残酷。
当我们翻开商鞅的著作,满纸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吃人”。商鞅不但吃敌人,更提倡吃自己人。在商鞅的顶层设计里,底层人算什么呢?首级制也好,商鞅变法也好,他服务的都是帝王之家。有人会说古代战争是用首级来计算功劳的,那进入火枪时代以后呢?一战,二战和古代又是怎么计算士兵的战争功劳的呢?在现代战争中,屠城就真的完全消失了吗?对此,读者您是怎么看的呢?
古代打仗经常屠城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攻城主帅多么残暴
我觉得,很多时候屠城并不代表主帅多么残暴嗜血,更多的是无奈之举。屠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在攻城前激励士气,许诺破城后可烧杀淫掠 这一点,项羽是典型。项羽是一个非常“爱护”自己士兵的统帅,更确切点说是偏袒,包庇。虽然项羽麾下的楚兵战斗力很强悍,但军纪真不怎么样。史册用“城无遗...
为何古代战争经常屠城?
不严格的来讲,古代的屠城行为主要目的有两种:王朝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宗教目的,这些大目的下包含军事威慑、血腥发泄、战略掠夺等等小目的。王朝战争的政治目的屠城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项羽对秦、西夏对宋、元对宋、明对元、,清对明。在王朝更替战争中,屠城有有效减少敌方人口,对一些敌方战略要地进行...
古代打仗时,战胜的一方进城后为何非要屠城?
但在古代,屠城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于泄愤,而是出于战略考量。古代的战争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攻城的一方,费了很大的劲,死了那么多人,消耗了大量的战争资源,才攻下一座城市,此时最需要进行战略补给,如果不屠城的话,他们就没有发动下一次战争的资本,所以屠城是必须的。如李自成征战一生当中,屠城次数...
都说杀降不详,那为什么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屠城和杀俘事件发
首先,粮食问题成为重要考量。在物资匮乏、战争持续的情况下,屠城与杀俘成为补充军需、确保生存的手段。古代军事行动中,资源的获取尤为关键,屠城能迅速获取当地粮食、物资,补充战争消耗。同时,杀俘亦可作为战利品,对士兵构成激励,彰显其勇猛与胜利。其次,心理层面的宣泄与暗示。屠城与杀俘不仅仅是物质...
古代战争为什么要屠城,原因不止泄愤这么简单(军资和立威)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为了立威了,屠城一般来说只是很少数的,因为这样的作法过于残忍,在战争时期也是被很多国家拒绝的做法,那时候的屠城,一般都是在打下第一座城池之后,屠城给其他城池的人立威,意思就是如果你不开城投降,很可能在我攻打下你的城池之后,还会屠城,所以也就能起到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大多数都是屠城,为何西方战争基本不会选择...
4. 这种城邦制度使得西方在战争后难以进行屠城,因为这样做会导致人口短缺,不利于长期统治。5. 尽管如此,西方古代战争中的屠城行为也有发生,特别是在战争充满复仇情绪或统治者残暴的情况下,但这样做往往要付出高昂代价。6. 总的来说,古代我国与西方在社会结构和国家形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人口众多,...
屠城易失去民心,为什么古代军队破城后还非要屠城?
第三,战争就是消耗的金钱。古代后勤保障非常落后,以战养战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一方面承诺攻下城池允许抢夺,毕竟当地的那些地主和官僚的粮食和资源都非常丰富。攻下的城池虽然有众多的人口,但是在那些人的眼里,士兵就是侵略者,他们会重新拿起武器又变成士兵,所以为了房子后院起火,只能屠城。
为何在古代战争中,战争方式只是手段
第一个就是土壤的肥力下降,不断地种农作物,导致土壤中肥料元素流失,而因为失去植被的保护,土壤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农田的亩产就会迅速下降。第二那就是河流的问题,水土流失之后泥沙会沉淀在平原地区,在当地形成蜿蜒的河道。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水患。第三个就是人口过剩,古代有没有...
为什么古代有时攻破一个城后要屠城?有什么讲究?
在古代战争中一座城池攻下后,攻城方往往要进行屠城。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如此,但一旦发生便是城中再无活口。所以要这样做,首先是因为当攻城一方将城池占领后,还要进行相应管理,而这时候为城中百姓及军队提供粮食就成为了一件大事,提供粮食恐怕没那个能力,不提供粮食对方很有可能再次反叛。其次对...
为什么古代战争那么多屠城
古代没有什么火器,攻城很大程度上靠人一点点的往上堆,如果守方守的坚决,攻方会付出很大代价,死伤极其惨重,全军上下的怨气会非常大。最后攻下来的时候,主将为了安抚下属,会放纵士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