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再网上会引起许多争论?

如题所述

  近日,以清朝政府武力收复台湾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该剧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从筹备到拍摄历时两年,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出生于农民家庭。 年 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 万人敌”。 蝗崇祯任游击将军。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施 显到安平(今安海),跟随郑成功了兵南澳抗清,为成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楞中,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愿南下广东勤奋王。后又因为郑成 功命他回厦门“未还其兵公”而产行不满情绪。经后施琅因杀犯法亲兵曾德再触怒 了郑成功。由此两人不和,施父子三人被扣押。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即杀 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不久,施琅降清,与关成功对抗,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 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大声疾呼:只要郑经(成功之 子)不肯接受招抚,就应用武力平台,迅速实现国家统一。1664年他就建议,乘他 率兵攻取金厦新胜,“进攻澎湖, 直捣台湾”, 使“四海归一, 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他立即上了《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了《尽陈 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 ,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 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还分析了当时双方 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 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 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 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 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 急盼统一国家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等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但是却因此而受到以鳌 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保守势力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 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 尽管施琅的苦心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之 久,但他仍然矢志复台,坚韧不拔。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 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起用。他还于“朝退休闲,翻阅历代二十一 史,鉴古今成败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诸胸中”,以致朝中同僚刮目相看, 誉之“儒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 终于在 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受命返回福建 ,相机进取台湾。 施琅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 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 全备”。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大军由铜山出发, 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 的守军刘国轩部,给郑氏集团以致命打击。此后, 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 对郑氏集团施以大义进行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氏集团自知大势已去,上 表向清政论投降。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 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 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台湾终于实现和平统一。 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要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 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 怨仇,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向关心沿海百姓的安宁,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迁界”。他说:“自古帝 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可惜,他的这一高见, 一直到1683年他率兵统一台湾后再“请于朝”,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 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 ”,“一望良畴”。人民 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 复为绿畦黄茂,圮墙 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 可见,施琅得民心之深。 施琅从1662年上疏议请复台,至1683年统一台湾,20余年百折不挠,终酬夙愿 ,卒成大业。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见玉宇银盘圆洁,华夏金 瓯无缺,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 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康熙三十六(1697年),施琅卒于住所, 葬在惠安黄塘虎窟口同声地说康熙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 并于泉 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是,“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 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 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 伟绩。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 的政治家,他的爱国优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02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出生于农民家庭。 年 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 万人敌”。 蝗崇祯任游击将军。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施 显到安平(今安海),跟随郑成功了兵南澳抗清,为成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楞中,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愿南下广东勤奋王。后又因为郑成 功命他回厦门“未还其兵公”而产行不满情绪。经后施琅因杀犯法亲兵曾德再触怒 了郑成功。由此两人不和,施父子三人被扣押。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即杀 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不久,施琅降清,与关成功对抗,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 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大声疾呼:只要郑经(成功之 子)不肯接受招抚,就应用武力平台,迅速实现国家统一。1664年他就建议,乘他 率兵攻取金厦新胜,“进攻澎湖, 直捣台湾”, 使“四海归一, 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他立即上了《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了《尽陈 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 ,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 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还分析了当时双方 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 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 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 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 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 急盼统一国家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等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但是却因此而受到以鳌 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保守势力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 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 尽管施琅的苦心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之 久,但他仍然矢志复台,坚韧不拔。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 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起用。他还于“朝退休闲,翻阅历代二十一 史,鉴古今成败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诸胸中”,以致朝中同僚刮目相看, 誉之“儒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 终于在 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受命返回福建 ,相机进取台湾。 施琅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 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 全备”。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大军由铜山出发, 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 的守军刘国轩部,给郑氏集团以致命打击。此后, 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 对郑氏集团施以大义进行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氏集团自知大势已去,上 表向清政论投降。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 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 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台湾终于实现和平统一。 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要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 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 怨仇,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向关心沿海百姓的安宁,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迁界”。他说:“自古帝 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可惜,他的这一高见, 一直到1683年他率兵统一台湾后再“请于朝”,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 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 ”,“一望良畴”。人民 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 复为绿畦黄茂,圮墙 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 可见,施琅得民心之深。 施琅从1662年上疏议请复台,至1683年统一台湾,20余年百折不挠,终酬夙愿 ,卒成大业。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见玉宇银盘圆洁,华夏金 瓯无缺,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 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康熙三十六(1697年),施琅卒于住所, 葬在惠安黄塘虎窟口同声地说康熙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 并于泉 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是,“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 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 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 伟绩。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 的政治家,他的爱国优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第2个回答  2006-04-02
施 琅
...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出生于农民家庭。 年 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 万人敌”。 蝗崇祯任游击将军。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施 显到安平(今安海),跟随郑成功了兵南澳抗清,为成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楞中,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愿南下广东勤奋王。后又因为郑成 功命他回厦门“未还其兵公”而产行不满情绪。经后施琅因杀犯法亲兵曾德再触怒 了郑成功。由此两人不和,施父子三人被扣押。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即杀 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不久,施琅降清,与关成功对抗,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 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大声疾呼:只要郑经(成功之 子)不肯接受招抚,就应用武力平台,迅速实现国家统一。1664年他就建议,乘他 率兵攻取金厦新胜,“进攻澎湖, 直捣台湾”, 使“四海归一, 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他立即上了《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了《尽陈 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 ,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 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还分析了当时双方 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 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 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 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 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 急盼统一国家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等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但是却因此而受到以鳌 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保守势力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 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 尽管施琅的苦心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之 久,但他仍然矢志复台,坚韧不拔。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 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起用。他还于“朝退休闲,翻阅历代二十一 史,鉴古今成败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诸胸中”,以致朝中同僚刮目相看, 誉之“儒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 终于在 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受命返回福建 ,相机进取台湾。 施琅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 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 全备”。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大军由铜山出发, 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 的守军刘国轩部,给郑氏集团以致命打击。此后, 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 对郑氏集团施以大义进行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氏集团自知大势已去,上 表向清政论投降。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 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 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台湾终于实现和平统一。 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要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 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 怨仇,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向关心沿海百姓的安宁,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迁界”。他说:“自古帝 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可惜,他的这一高见, 一直到1683年他率兵统一台湾后再“请于朝”,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 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 ”,“一望良畴”。人民 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 复为绿畦黄茂,圮墙 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 可见,施琅得民心之深。 施琅从1662年上疏议请复台,至1683年统一台湾,20余年百折不挠,终酬夙愿 ,卒成大业。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见玉宇银盘圆洁,华夏金 瓯无缺,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 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康熙三十六(1697年),施琅卒于住所, 葬在惠安黄塘虎窟口同声地说康熙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 并于泉 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是,“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 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 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 伟绩。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 的政治家,他的爱国优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第3个回答  2006-04-02
康熙评定台湾时的主力战将,由于是从台湾跑出来投靠清廷的,所以有人说他卖主求荣
第4个回答  2006-04-03
对历史过于实用主义了.不赞成过度宣扬他,要宣扬还是应该宣扬国姓爷比较好.

施琅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再网上会引起许多争论?
经后施琅因杀犯法亲兵曾德再触怒 了郑成功。由此两人不和,施父子三人被扣押。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即杀 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不久,施琅降清,与关成功对抗,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 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大声疾呼:只要郑经(成功之 ...

康熙为什么要杀施琅
可要是放在清朝和如今之人看来,施琅实在没达到汉奸的程度。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施琅收复台湾,是大功臣,绝对不会给他安一个汉奸的帽子。在今人看来,施琅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施琅将收复台湾的损失减到最小,要是换一个满族将领来的话,当时的台湾人民绝对要遭罪。最重要的是,...

《耦耕史》施琅平定台湾省真相功过争议三百年
导读:施琅,一个有着300多年争议的人物,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有人认为施琅成功地将台湾省从割据状态中剔除,纳入中国行政版图。他是伟大的爱国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次向清政府投降,甘愿为外国统治者效力,所以是“民族”败类。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有一致的看法。我们不妨拂去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施琅坎坷的一...

怎么看待施琅?
战争的决策权已不在施琅,而在清政府的统治者康熙帝。这和施琅的个人品质没有多大关系。施琅在防止台湾郑氏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中,是有功之臣,这一点,毋庸质疑。 至于施琅在收复台湾以后,康熙帝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言论,这是与康熙帝的历史局限分...

施琅的治台方略是怎样的?拜托各位了 3Q
施琅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而另一个贡献是他向清政府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台方略。 清政府刚收复台湾,清廷内部就产生了台湾去留问题的争论。施琅也像力主收复台湾那样,坚持保留台湾为中国领土而不可遗弃。康熙采纳了施琅的意见,遂于台湾置台湾府,...

施琅对于台湾是留是舍的问题怎么和康熙说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征台成功,清朝把台湾并入中国版图。台湾收复后,清廷对台湾的弃留问题曾引起一场争论。康熙自己就认为台湾“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对台湾的重要地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大多数官员也同样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财赋无多,又远隔重洋,如派兵驻守,不仅糜费粮饷,而且鞭长莫及...

清统一台湾之战有什么影响
施琅军队到达台湾后,郑氏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康熙帝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战船300余艘,水师2万余人,仍自铜山出洋,第二天上午,战船即陆续到达澎湖海外。十六日曾发生小...

福尔摩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人的职业?
服装是“自我”的延伸 日本关西某大学的外籍讲师,曾因要求班上的女学生不可穿牛仔裤来上课而引起争论。当然女学生都非常激烈地反对。这几年来,也许是因为服装业重视个性表现的设计观念,已经深植于一般人的脑中,因此服装的样式真是千变万化。 以前,穿衣服的原则是:“配合个人社会地位或工作性质”,...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靠谱儿吗?
近日,有消息说教育部教学大纲规定以后不再把岳飞当作民族英雄,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争论。普遍的看法是,把岳飞这些民族英雄的桂冠摘去,将很大程度上引起教育断层、历史生态的危机。批评者进而对此举究竟在多大意义上促进民族团结怀有疑问。 虽然后来又有消息说,一切都是谣言。但这并不意味着岳飞的民族英雄问题就会得到解...

巨港烽火是红色战斗纪实主要描写哪次战斗
施琅战胜后,考虑台湾水道非常险恶,进军困难。施琅决定暂缓进攻,采取攻心战术,让郑氏王朝从内部崩溃。施琅在澎湖禁止杀戮,张榜安民;发布《安抚输诚示》。派原刘国轩副将曾蜚赴台。派人医治受伤战俘,并配给他们衣服、粮食,再将士兵送回台湾。还拉拢郑军将领为内应,防守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将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