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拖欠工资,被迫主动离职是否可以得到离职补偿

单位拖欠了3个月工资。公积金及保险。撑不下去了。这个月现在只发了2000的生活费
员工提出离职是否可以得到离职补偿.法律依据是什么;
需要保存那些证据;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需要通过那些部门处理,程序如何走?

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被迫主动离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向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部门申请调解仲裁。仲裁程序如下:

一、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仲裁委员会受理。

三、仲裁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十八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处理争议案件,应当坚持调解优先,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争议,给予必要的法律释明以及风险提示。

四、开庭裁决。

扩展资料

《劳动合同法》

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劳动合同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在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你是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你经济补偿的。

你要离职,首先需要书面向单位递交一份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辞职信),理由要写上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要求单位发放拖欠的工资以及支付你应得的经济补偿金。辞职信要一试两份,递交的时候,让单位签收一份,如果单位拒签收,你可以通过快递向单位寄一份,留下快递单作为你已经书面递达的证据。
如果与单位协商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不服,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以下法条供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追问

1、劳动行政部门是否指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如果要他们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需要多长时间?(限期支付的限期有法律规定吗)
2.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是否以协商为主,仲裁时间是否有规定,提交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仲裁结果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3.是否可以直接提交法院解决,提交法院解决劳动者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追答

1、劳动行政部门是指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如果要他们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所需时间要看用人单位是否遵守。限期一般是在一个月内。
2、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就会出仲裁结果。提交仲裁需要举证证明你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证明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的事实。
3、不能直接提交法院,仲裁是法院的前置程序,仲裁结果同样有法律效力。仲裁的判决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不走仲裁程序,直接去法院的话,法院是不会受理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4
你好!拖欠的工资是需要支付给你的,因为是拖欠工资,还可以主张拖欠工资部分25%的赔偿金。
第3个回答  2013-07-04
依据劳动法第38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未结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有纸质的劳动合同就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4个回答  2013-07-04
劳动法有依据
工作合同与保险、公积金都是证据
通过法院或者劳动局仲裁等

公司拖欠工资被迫离职怎么补偿
法律分析: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被迫主动离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向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部门申请调解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

因为公司拖欠工资离职有补偿吗?
因为公司拖欠工资离职如果是自动离职是没有补偿的,但是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可以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并且要求单位支付一定的补偿金,支付的补偿金金额可以根据工作的年限计算。 一、因为公司拖欠工资离职有补偿吗?自己主动离职是没有补偿的,但如果理由是单位拖欠工资,这样不仅可以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公司拖欠工资3个月,辞职有补偿吗
如果公司拖欠工资3个月导致劳动者提前辞职,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补偿,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可以获得赔偿,需咨询相关法律机构。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导致员工提前辞职,员工有可能有权利获得赔偿。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以下因素综合考虑:1. 合同条款。工作合同中有关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经济补偿等规定的条款。2. ...

拖欠工资导致离职要赔偿吗
拖欠工资导致离职要赔偿,具体如下:1、按实际情况,劳动者有要权按法律规定自动离职,而公司应当在解除合同时一性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违法。双方协商无效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处理,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按法律规定进行处理;2...

公司拖欠工资被迫离职是不是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员工因公司拖欠工资而离职,如果是主动辞职的,一般不可以要求赔偿;如果是依法单方面与公司解约的,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员工在公司每工作一年,可以要求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另外拖欠的工资也要及时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拖欠工资被迫离职
法律主观:依据《 劳动合同法 》,员工有权提出 辞职 ,员工因公司违法( 拖欠工资 、未缴 社保 、未支付 加班费 等等)而提出离职,则可以向公司申请补偿金。员工因自身原因提出离职,则不能申请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 工资 ...

因拖欠工资主动离职,能拿到补偿?
可以拿到补偿,在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法律分析】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根据劳动者劳动岗位、技能及工作数量、质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劳动者已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

公司拖欠工资员工离职有补偿吗
因为拖欠员工的工资导致员工离职的公司应当补偿员工,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因为单位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导致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员工离职是基于公司拖欠工资原因的,能够获得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

公司拖欠工资员工自己提出辞职有补偿吗
【法律分析】拖欠工资主动离职有补偿金。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解除劳动合同之后,用人单位需要依法进行赔偿,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进行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拖欠工资被迫离职
1. 由于公司长时间拖欠工资,员工被迫提出辞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2.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每满一年工作支付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对于工作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员工,按一年计算补偿金;不满六个月的员工,则需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法律依据:- 《中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