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养成一日三餐的习惯的

如题所述

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形成,却要比人类的出现来得晚,它是随着火的使用而出现的。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当刘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刘邦率领的大军,气势倍增,攻取了天险“峣关”。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至今,一年四季,我国不论南方北方,人们比较普遍习惯于一日三餐了。可以说,多年来逐渐形成的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但是,科学家认为,一日三餐制的弊端在于间隔时间太长,而每餐进食量又偏大,结果使肠胃乃至整个身体备受折磨,例如,若一次性大量进餐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脏病患者最适宜一日四餐。一日三餐餐间时间过长,尤其合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的少年在下次就餐前呈腹中空虚状态,到进餐时吃得太饱太快,久而久之,就会染上慢性胃炎等疾病。一日三餐,虽然摄入食物总量绰绰有余,但身体总处于饥饱不匀状态,相对饥饿时,体内就会发生“能源危机”而导致胆囊结石、低血糖等疾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一日三餐
一、适应生理需求 人体每天需要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通过一日三餐,能够合理地将人体所需的食物、营养和能量分散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摄取,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二、符合消化规律 人体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运作规律,一日三餐的饮食模式符合...

我们的一日两餐是怎么演变成一日三餐的?
一日两餐演变为一日三餐应该是伴随着火和光的广泛使用才产生的。古时候,一般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一黑之后基本就没有什么活动了,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用来照明,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上床睡觉。这时候再多吃一顿饭,也没什么意义,关键是条件不允许。如果按现在的时间算,古人一天...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三餐”从何开始的?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每一天要做的事情。每天的饭菜中富含丰富的营养,能够给与我们补充体力和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水分,使我们胜任每天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肯定要充饥。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往往要靠打猎为生,直接从大自然中猎取食物资源,这造成了食物来源的不稳定...

人类是如何养成一日三餐的习惯的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人为何是一日三餐而不是一日四餐呢?
1. 人类一天三餐的习惯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首先,一天被分为白天和夜晚两个大的时间段,夜晚人们需要休息,而白天则是活动的时间。2. 在白天,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消耗能量,这会导致饥饿感,因此需要进食。三餐的安排能够满足人体在不同时间段对能量的需求。3. 从消化角度来讲,三餐的分配有助于保持消化...

一日三餐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有的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普及,人们逐渐形成了规律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的模式在多个古代文明中都有出现,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古代中国等。这种模式通常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节奏相适应,早餐为开始一天工作提供能量,午餐作为补充,而晚餐则是一天劳作结束后的丰盛一餐。在中国,一日三餐...

一天三餐制是怎么来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人一天,为什么要吃三餐饭了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

一日三餐是什么生命现象?
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根本就没有一日三餐这个概念。由于当时农业落后,粮食短缺,人们便养成了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习惯,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定时吃饭″是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基础上,饮食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在上古商代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定时吃饭″...

人为什么要一天吃三餐?
《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