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给曾国潘写信说:“鸿章尝往英法”
他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时常大篇幅地详细介绍西方武器,而不顾民族自尊心极强、极要面子的曾国藩有何感受。其中一封信写道: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其陆军虽非所长,而每攻城劫营,各项军火皆中土所无,即其浮桥、云梯、炮台,别...
李鸿章剿捻战略的实施经历了哪些阶段?
李鸿章难以应命,以致久未奏复。清廷闻讯大怒,命胶李鸿章翎衣世职。淮军选将始感到事态严重,于是陆续带兵北上,使李鸿章得以渡过难关。事后,李鸿章向曾国潘诉苦说:“鸿章此行,迫于大义,吃苦受气,是分内事。拟再与左公议和,但勿相见,决不失敬。”为了弥合李、左之间的矛盾,清廷于2月27日命恭...
上李鸿章书的内容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名臣,他的书籍主要分为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以下是其代表作品:1.《李鸿章日记》:这是李鸿章的自传体日记,在书中他详细记录了自己从官场小吏到出使海外的经历,也述及了对亲人、家乡和国家的思念,对时局、军事等的分析和观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感情等。2.《送东西行纪》:这是李鸿章...
发威马齐是什么意思?
由此,也可见李鸿章所遇阻力之强大。对此,李鸿章在复信中,一方面对“师门”表示尊重,承认“用兵在人不在器,自是至论”,另一方面又表示,“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其陆军虽非所长,而每攻城劫营,各项军火皆中土所无,即...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
曾国藩的功劳明明比李鸿章大,为何地位却不如李鸿章呢?
曾国藩担心功高盖主,引来杀身之祸,便主动遣散了湘军,交出了兵权。而李鸿章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遣散淮军,由于当时的八旗军相当弱,所以满清对李鸿章是是既倚重又恐惧。所以说,曾国藩的能力地位都在李鸿章之上的,至于为何最后曾国潘的地位不如李鸿章了,就是在于曾国藩交出了兵权,而李鸿章没有!
李鸿章的话
务。李鸿章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遭到反对是自然的了,“其时朝士皆反对合riG(李鸿章是合肥人),尤鄙言洋务”。著名学者蒋廷黼在《中国近代史外交史资料辑要序》中说:“李(鸿章)是这一时期(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有几个能与他{{j比?哪一个创办了像他那么多的事业?..中国最大的海军是他办...
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才之一,如果没有李鸿章,清朝至少要早灭亡20年,国家的灾难只会更多。在当时李鸿章很受外国人的尊敬,外国的使节在紫禁城中一直都是趾高气昂的,唯有在拜访李鸿章的时候会恭敬有礼,而且李鸿章出访外国的时候受到的待遇要远超其他的国家领导人。纵观李鸿章的一生可以说他已经...
为什么有人说李鸿章是奸臣?
李鸿章出任粤督期间,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英、法等国组成八国联军进行干涉,慈禧携光绪逃至西安,北方局势一片混乱。而东南地区的实力派疆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则在盛宣怀联络下,倡导东南互保,即不卷入清廷这次对外宣战,以保东南半壁不陷入混乱中。李鸿章对此表示支持。 在此期间,经由革命党人陈少...
鸿章尝语人云:不图香涛作官数十年,仍是书生之见。其中,“不图香涛...
“香涛”是清朝名人张之洞的字 “不图香涛”,意思是没想到香涛。全句的意思是:李鸿章曾经对他人说:没想到张子洞做官几十年了,仍然持有着像年轻书生不成熟的见解。如满意,请采纳,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