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现在特指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一般指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教版中考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试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考题一 1、选出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 ): A、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被任用) B、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C、曾益其所不能(曾经) D、衡于虑(通“横”,梗塞,指不顺。) 2、选出与“困于心”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生于忧患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万钟于我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14、国恒亡:国家常常因此而灭亡。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时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让人生存,安乐使人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5.选段能体现中心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3分)6.本文议论中心十分明确,开头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为例,暗示(艰苦环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国家治理)更应如此,“(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一句是从(理论)面充分论证了这一点。7....
忧患意识的文言文阅读试题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阅读题目和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定【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 被任用.田间,田地.傅说举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题
2.为下文做铺垫。3.排比。作用应该是列举实例说明人才往往出自艰苦的环境(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6.深化主题,突出中心。【QAQ 我最讨厌这种题了!】7.【这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
共2分)小题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例如:隋炀帝因其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最终败国。商 纣王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最终亡国。 小题1: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为下文铺垫。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应修改,因为现今的国力强大不应抹去历史记忆,而是强调居安思危,继承历史教训。学习本文,需积累古文知识,精准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理解“生于忧患”,把握内容与结构作用。结合本文观点,明确坚持历史记忆的重要性,阐述合理理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相关习题?
【答案】1.(1)使……痛苦(2)同“增”,增加 2.过渡(或:承上启下) 3.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