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四人是什么关系呢?

如题所述

欧阳修是范仲淹手下的小弟,曾经跟随范仲淹一起,在宋仁宗时期主持过庆历新政。而王安石和司马光,又都是欧阳修的小弟,他们都是欧阳修在宋仁宗时期举荐给朝廷的。

至于苏轼,那就是这几个人共同的弟弟了。准确来说,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苏轼考取进士的那一年,恰好就是欧阳修主持考试,因此苏轼可以尊称欧阳修一声老师。

我们从年龄上也能看得出这四个人的关系。范仲淹出生于公元989年,欧阳修出生于公元1007年,司马光出生于1019年,王安石出生于1021年,苏轼最小,出生于1037年。

基本上是10年一个层次,这几位都是宋朝赫赫有名的文人,也都是政坛上著名的政治家。除了苏轼的政治地位稍微低一些,其他人都进入过宋朝中枢机构,王安石和司马光更是先后担任过宋朝的宰相。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范仲淹和欧阳修一同改革,一同被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估计每个中国人都能张口就来,这便是范仲淹的名句。其实他还有更有意思的一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在朝廷里面做官的时候,担心的是老百姓们过得好不好。真正让我到了地方上做官以后,我又开始担心皇帝过得好不好。

其实范仲淹的一生,恰好能用这句话来形容。宋仁宗掌握实权以后,对宋朝冗兵、冗官以及冗费额的现象非常不满,于是打算发起改革。

当时的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的意思。他得到了宋仁宗的器重,担任了这次改革的主要领导。结果范仲淹一口气上书10条改革方略,把贵族势力得罪的彻彻底底。

宋朝才经历了4个皇帝,范仲淹就要对贵族集团动手了,这肯定会遭到各方面势力的打击。结果宋仁宗顶不住压力,向贵族集团妥协,范仲淹心知不妙,立刻自请出去做官,为期不到两年的庆历新政便这么失败了。

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宋史》

当时的欧阳修还没有进入核心机构,只是一名谏官,专门上书提意见的那种,他紧跟着范仲淹一起搞新政,相当于是他的马仔。新政失败以后,他也被贬到了地方做知州,也就是滁州。

我们曾经读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就是在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写的,环滁皆山也,这一句话可也是流传千古的写景名句。

司马光和王安石,那就是一对生死冤家。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年纪相仿,两个人中进士的时间也相差不多,所以基本上算是同一个时代的文人。他们刚考上进士的时候,欧阳修已经在搞庆历新政了。可见他们和欧阳修之间还是有代沟的。

他们俩最初的关系是相当好的,两人彼此都很欣赏对方的人品。尤其是司马光,曾经在宴会上,发现王安石说自己滴酒不沾,于是从头到尾就没有喝过一口别人的敬酒,这种胆略气度,深深吸引了司马光。

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宋史》

于是司马光悄悄把自己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讲述给了王安石听,因此王安石对司马光也十分敬佩,两人就这么成为了至交好友。

但是这两个人后来却分道扬镳了,为什么呢?其实跟个人的交情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政见不同。

司马光天天读史书,所以因循守旧,不愿意做任何改革方面的尝试。而王安石是个激进派,他成天就想着要改革,要变法。早在宋仁宗时期他就曾经上书过,打算变法。

可惜宋仁宗胆子小,经历了上次变法失败的教训后,他只能把王安石留给子孙后代了。王安石到了宋神宗时代,就成了宠儿一枚,不仅担任了宰相,而且主持变法。

同时期的司马光因为反对变法,气愤之余回家写书了,这一写就是19年时间。这期间王安石两起两落,而变法事业也进入了瓶颈期,最终王安石被变法同盟们出卖,再也没有机会复出。

宋神宗努力打算延续熙宁变法,可惜能力有限,就算累死了,也没实现将变法策略贯彻下去的结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