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安禄山?

如题所述

负恩逆胡罪大恶极

——“安史之乱”的恶首之一安禄山

安禄山,本是营州柳城杂胡。其母出身卑贱,在突厥种落中做巫师为生,和男人鬼混时,怀上了安禄山。也不知这小子他爸到底是谁,巫婆就给他起了个突厥名:轧荦山(突厥语“战斗”的意思)。后来,他跳大神的老妈嫁给突厥的一个下级军官安延偃。安延偃在开元年间降唐,带着当时年仅十几岁的安禄山与另外一个突厥将领安道买的儿子安节厚(安思顺是安节厚的儿子)一起过来,于是两家人关系十分密洽,轧荦山就冒姓安,更名禄山。

安禄山长大后,鬼灵精怪,出身贫贱的他不仅有副好身板,又通晓边境六蕃语言,成为互市郎将(唐朝与少数民族买卖市场的管理员)。

也是自小就不是好货,安禄山监守自盗,偷了市场的几只大肥羊去卖,被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拿获,绑在法场上判处死刑,准备杀头。鬼头刀已经磨好,刽子手正要挥刀,安禄山于绝望中大叫:“您老人家不要击灭两蕃的进犯吗?为什么杀我这样的人!”张守珪很少见到死囚有这么大胆子的,又见安禄山高大健壮,是块战场抡大刀的好料子,就下令放掉他,与史思明一起署为捉生将(类似侦察排长)。由于安禄山自小在当地长大,遍知山川水泉地理形势。加上他运气好,没过多久就以五骑人马擒获契丹数十人,很让张守珪惊讶,逐渐提拔他。

由于每出必有所获,张将军就便提拔安禄山为身边的偏将。张守珪虽器重安禄山,但对他一身的臊肥肉很讨厌。安禄山很会装孙子,深知自抑之道,每餐不敢过饱,小心谨慎,渐得张守珪欢心,竟成为这位节度使的义子。由于有高干义父撑腰,安禄山后来被朝廷授为幽州节度副使,成为军分区副司令长官。

只要皇上有采访使到河北来,安禄山就“百计谀媚”,不计成本地大出金宝进行贿赂。这些中央大员们一回朝,都交口赞誉安禄山,唐玄宗渐知其名。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安禄山获授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转年,入朝面君,奏对称旨,进位骠骑大将军。又隔年,唐玄宗在长安亲自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

当时,李林甫用事,嫉恶汉族边臣因军功回朝做宰相威胁自己地位,便竭力推荐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将领任边境节度将帅。安禄山也很会“做人”,大黑胖子看上去憨憨乎乎,一步三摇,给人特别诚实忠厚的样子。他又自称为杨贵妃的养子,每入朝先拜见比自己少二十多岁的贵妃。玄宗奇怪,问为什么不先拜见皇帝。安大胖子大嘴一咧,说:“我们胡人都是以母为尊,先母后父。”玄宗更以为这位胡人性情率直,天真无邪,信任加重,并令杨国忠兄妹与安禄山结为兄弟。

安禄山见到皇太子,也不下拜。其左右悄声告诉他,这位是储君,应该下跪。安禄山装傻,问:“皇太子是什么官职?”唐玄宗说:“吾百岁后他接替我当皇上。”安禄山作恍然大悟状:“为臣不知朝廷礼仪,心中只有陛下不知有太子,罪该万死!”这么一丑表功,唐玄宗更认为是大大的忠臣,无限欢喜。

玄宗渐老,床上功夫渐衰。大胖娘儿们杨玉环往往用大锦被包着光屁股的安禄山到内宫中“喂奶”,以为笑戏。玄宗知道了也不怀疑,反正李氏皇族也是胡人血统,对男女之伦没有什么特别的嫌猜。

皇上恩宠如此,安禄山也大大咧咧。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进位御史大夫。由于深受皇上、贵妃的特别宠爱,安禄山上朝时,见到宰相李林甫也只是哈哈腰,不是十分恭敬。当时李林甫权倾天下,又以“口蜜腹剑”著称,群臣没有不害怕他的。见安禄山倨傲如此,李林甫就暗中吩咐王鉷如此这般。王鉷当时也位居大夫。一次,王鉷和安禄山两人因公事进见李林甫,王鉷“趋拜,谨甚,不敢仰视”。见此,安禄山才知道面前这位“笑面猫”的厉害,“悚息,腰渐曲”。此后,李林甫每次与安禄山谈话前,都预先侦知其内心隐情,早早把安禄山的“心腹事”点出来,“禄山以为神明”,试想,这位狡黠的大胖子见到比自己阴猾数倍的小瘦子,不能不怕,不能不服。因此,每次见到李林甫,虽寒冬腊月,也紧张得一身胖汗。看见威仪已立,李林甫就“接以温言”,假装和颜悦色,在中书省接面时,脱下自己身上的衣袍盖在安禄山身上,以示亲昵。安禄山大喜过望,拜舞不已,也亲昵地呼李林甫为“十郎”。

在节度使任上,每逢信使上朝奏事回来,安禄山就问宰相李林甫对自己有什么“说法”,如果回答是“好言”,大胖子就“喜跳欢笑”;如果李林甫说“大夫近期应好好检点自己的行为”,就会吓得安禄山仰躺在坐椅上连呼:“哎哟,我要死了!”此事为朝廷优人李龟年(就是杜甫诗中“落花时节又适君”的那位音乐家)所知,当作笑话讲给唐玄宗听,老皇帝也哈哈大笑,很是觉得好玩,开心。

安禄山晚年,越吃越肥,估计是报复自己在张守珪手下当“孙子”时的节食岁月,每顿猛填狂吃,大肚子垂至膝下,走路时要左右仆人扶持腋下才迈动步子。但一到上朝面见唐玄宗时,安禄山常作胡旋舞,“疾如风焉”。玄宗见此眉开眼笑,问:“你这大肚子里装得什么啊这么鼓圆?”安禄山答:“只有一颗对陛下的忠心!”大喜之下,玄宗把女儿许配给安禄山长子安庆宗。

为了不停地邀功博唐玄宗欢心,又抓住老年人心理,安禄山按月向朝廷进贡驼马鹰犬等奇异之物。同时,他又多次欺骗契丹首领,邀请这些人欢宴,灌醉后杀掉,把脑袋砍下,尸体埋入一个大坑,前后杀掉数千人,都送入京城报功,说是打仗中斩获的首级。玄宗当然不知实情,赐安禄山铁券,进为东平郡王。在禁苑中射猎,每获新鲜猎物,唐玄宗都要派人驰赐禄山,以示恩宠。

后来,安禄山多次以讨伐契丹为名,不断扩充行伍和势力范围,兼三道节度使,权倾中外。

由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疑隙渐深,他不断向玄宗说安禄山要造反。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玄宗召安禄山入朝以检验虚实,大胖子提前已知道杨国忠之谋,如约前来,“帝意遂安”,再也不信杨国忠说安禄山要造反的话,并答应安禄山把三道中最重要的将帅职位全部由汉人换为蕃人统领。归镇时,唐玄宗亲自在望春亭饯行,以御服赐赏。赐服本来是示以恩宠,反而让做贼心虚的安禄山心中暗惊,拜别后疾驰而去,日行三、四百里,至范阳老巢加强谋反准备。“人言(安禄山)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越是如此,安禄山心中愈惧。

天宝十四年底(公元755年),安禄山假托承旨讨杨国忠,起兵十五万造反,一路势如破竹,连连大胜。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占据东京洛阳后,见宫阙壮丽,心中大悦,僭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正是由于他建国称帝,部将又忙于四处掠取,没有乘胜追击,唐军才有了喘息的机会。攻取长安后,安禄山又残杀未能跑掉的唐室王孙公主一百多人,纵兵大掠。一路之上,郡县城池,尽为废墟。

安禄山由于体肥嗜酒,体重达三百三十多斤。乐极生悲,当上“皇帝”后,胖逼身上长满带状疱疹,而且眼疾加重,后来连东西也看不见了。由于病痛,本来生性残暴的安禄山更加躁急,动不动就痛打杀戮左右从人。其子安庆绪害怕自己的太子位会被安禄山宠妃段夫人之子安庆思夺取,就与严庄(安禄山的军师)等人相谋,想先下手为强。

安禄山有个贴身僮仆名叫李猪儿,自小聪明伶俐,十几岁时,安禄山亲自用刀割去他的小鸡鸡。当时血流数升,从人用热火灰给李猪儿的私处敷上止住血才得以活命,作为入室的阉人随侍卧内。平素安禄山穿衣服,都有两个仆人抬起安禄山肥肉大肚子,李猪儿用头顶起这一坨巨肉,才能帮这个大胖子系上腰带。带状疱疹带来的巨痛使安禄山每每狂怒,不问任何原由就会用大棒子狂殴左右,李猪儿是卧内亲随,每天挨揍更多,心中“深怨禄山”。严庄、安庆绪把意思说明,李猪儿马上答应。

唐肃宗至德二年正月十五(公元757年)夜,严庄、安庆绪把门,李猪儿闯入卧内,举起大刀朝着安禄山大肚一刀劈下。当时安禄山眼睛已经全瞎,双手乱摸枕边佩刀,怎么也摸不到,就手摇床柱大叫:“肯定是家贼杀我!”大叫之时,满肚子肥肠内腑流满king-size的大床,气绝而死。安庆绪派人用毯子包裹起大胖子尸首埋于床上,矫称安禄山旨意宣布自己为储君。

安庆绪性喜饮酒,又无大志,接连被唐军打败。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秋十月,郭子仪等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贼将史思明率十三万兵来救,安庆绪情急之中把皇帝玺绶让与史思明。

史思明大败诸路唐军,安庆绪不得已与兄弟四人及亲信左右前往史思明营中拜谒,被当场拿下,责以弑父之罪,一并勒死(一同被绞死的还有以六千人在潼关大破哥舒翰二十万大军的崔乾佑,估计此人想不到自己死得如此离奇、不堪)。至此,安禄山父子僭位,三年而灭。
http://www.qnwz.org/book/Books/5/7536/安禄山新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1
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他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禄山少孤,因母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遂改姓安氏,改名禄山(安、康可能出自中亚昭武九姓胡)。安禄山通晓边境若干少数族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交结唐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博得唐玄宗李隆基的称许与宠信。开元二十九年,官营州都督;天宝元年(742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又受封为东平郡王。
    至玄宗统治晚期,朝廷内部开始有劣币逐良币之象,唐朝国势由极盛进入中衰,对边军统领的管制逐渐松动,对禁军的训练也稍微松弛。安禄山在各边军中势力最强大、管区最完整,他洞悉内情,遂有轻朝廷之心。
  前任宰相李林甫死后,他在朝中失去了可以倚赖的对象.安本想在玄宗驾崩后在行叛乱。但新任的宰相杨国忠与群臣不和,其中为了争宠,杨、安两人关系最恶,深感不安又对帝位抱有幻想的安禄山遂阴谋叛唐。叛变前,他精选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八千为假子,称“曳落河”(胡语,意为壮士),皆骁勇善战;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处经商致财。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挟三镇兵力,直指东都洛阳.太原有报疾驰赶到骊山,当时在骊山华清宫的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叛变,但叛变的消息不断传来,玄宗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人传来情报,玄宗大梦初醒。在唐玄宗本人错误的战略下,安禄山的铁骑军团攻陷东都洛阳,次年正月便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自称雄武皇帝,以达奚珣为丞相。同年六月,唐玄宗因急于解除长安之危,又在错误的军事认知下,处斩两位名将封常清与高仙芝,此令震动唐军。尔后唐玄宗急令另一名将哥舒翰统帅唐军东出潼关。深明唐玄宗战略错误的哥舒翰,计划以拖制变,最后却被唐玄宗认为怯战,因而在无从建言的无奈中,含泪与安禄山决战,果然大败。唐朝在边军与地方驻军来不及应变的情势下,安禄山大军压境,进入首都圈。唐玄宗在危急下,率领近卫兵团逃出京城,群龙无首的西京长安因此陷落。从此,唐朝节度使的地位高涨,半壁江山亦陷于长期战乱之中。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后,并未公布其死讯,只称他传位于安庆绪,尊其为太上皇。后史思明杀安庆绪后即大燕帝位,补谥安禄山为剌皇帝。
第2个回答  2012-02-01
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他狡黠奸诈,骁勇善战,唐玄宗时,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叛乱后称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谋杀。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第3个回答  2012-02-01
原山东泰安市委副市长(1920―1995)。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简述安禄山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挟三镇兵力,直指东都洛阳.太原有报疾驰赶到骊山,当时在骊山华清宫的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叛变,但叛变的消息不断传来,玄宗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人传来情报,玄宗大梦初醒。在唐玄宗本人错误的战略下,安禄山的铁骑军团攻陷东都洛阳,次年正月便...

简述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母阿史德氏。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崛起 禄山少孤,因母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遂改姓安氏,改...

安禄山起兵谁败了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率十五万大军南下。当时,天下承平岁久,以致百姓不识兵革。当突然听到范阳起兵的消息,不少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弃城四逃。叛军所过州县,有的望风瓦解,有的开城出降,一路上所向披靡,进兵迅速,长驱直入,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攻占了东都洛阳。所败之军,简述如下:安禄山指挥叛...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安禄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逐步衰弱,以至于最后成为了一个瞎子。不仅如此,他还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身边的侍从一旦做错了一点小事,便被他拳打脚踢的,甚至直接被他杀了。还有,当时安禄山所宠爱的段氏,生下儿子安庆恩,颇受其宠爱。但是次子安庆绪颇有战功,地位较高。渐渐地,安庆绪...

简述唐朝安史之乱的事件及影响
一、事件概述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开始,持续了数年之久,期间唐朝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这场叛乱的主要战场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由于叛军的侵略,使得当时繁荣的洛阳、长安等大城市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在唐朝政府和军队的共同努力下,...

简述安史之乱名称的由来?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简述安史之乱事件的来龙去脉
战争起因: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战争过程:安禄山起兵、唐廷反击、长安失陷、马嵬兵变、肃宗即位、睢阳之战、安禄山被杀、邺城之战、史思明复判、战乱平复。战争影响:一、社会混乱。二、藩镇割据。三、剥削加重。四、边疆不稳。五、经济重心...

安史之乱是谁发动的(哪个皇帝平定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

哪几本古书描绘了古代人民的悲惨生活?
由于唐玄宗的一意孤行、宠信早已有叛乱之心的郡王安禄山,公元755年,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与其麾下猛将史思明等终于在范阳发动了叛乱! 【总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安史之乱”的深刻写照!也是所有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愿世界没有战争!和平万岁!邓拓(1912年~1966年5月18日),乳名旭初,原名邓子健...

简述唐朝灭亡的原因
安禄山发动的叛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这场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耗费了大量国力及几乎所有兵力,也让唐朝由此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形势,甚至朝廷处于弱势状态,形成无法扭转时局。唐朝的体制随着藩镇势力做大而逐渐腐朽,宦官把持朝政。到了唐玄宗时期,宦官甚至可以拥立皇帝、把握禁军,专门对付宦官的甘露之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