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大众化和精英化

如题所述

为入学率要达到15%─50%和15%以下的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一个量与质统一,量的增长为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以下的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20世纪后半期是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规模和毛入学率大幅提升。

扩展资料:

教育时代的相关发展:

1、随着体制的转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下降,财政赤字高达几百亿。政府几番出台的教育拨款政策,如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4%,教育拨款做到“三个增长”,均难以兑现。

2、改革开放以后,伴随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继续包揽整个高等教育的全部事务和费用。

3、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掌握高新科技的创新人才只能由大学来培养,中国本科以上的人才储备量太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精英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大众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3

1、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2、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是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以下的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

扩展资料:

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都是走从社会某些力量办学向整个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办学扩展的道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未能例外。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继续包揽整个高等教育的全部事务和费用。

其一,相对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小政府与大社会的关系。随着体制的转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下降,财政赤字高达几百亿。

政府几番出台的教育拨款政策,如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4%,教育拨款做到“三个增长”,均难以兑现。这说明政府是难以单独承担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

其二,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虽然政府承认只有20多所,但民办高校仍然在逐年增加,已达1230余所。这说明社会需要这些高等教育机构,而且也有力量兴办和维持。

政府大可不必统包整个高教。由此可见,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走由政府办学向整个社会办学扩张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等教育大众化

百度百科-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偶遇精英化是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是选拔方式。精英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 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
第3个回答  2012-05-06
大众化是指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放低高等教育对普通大众的门槛,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是其更加普及。使全民教育程度普遍提升。 精英化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

大众化教育,或者叫普及教育,强调的是通识,精英教育更强调研究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