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清末重臣李鸿章的临终遗诗

如题所述

《临终诗》

[清]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释义:

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扩展资料

李鸿章个人作品

李鸿章的作品,收录于桐城吴汝纶主持编纂的《李文忠公全书》(亦称《李文忠公全集》),全书一百六十五卷,六百余万字。

后戴逸、顾廷龙主编《李鸿章全集》,收录李鸿章的奏折、电报、公函、私人信件、诗文等,内容较前书更为丰富。

《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胸魄气略。其中一首是: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另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李鸿章《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此诗,《李鸿章全集》未加收录,有学者考证其可能是伪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鸿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李鸿章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做等闲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4
正文就不再写啦,直接上译文了(自己翻译的,欢迎纠正哦)
车马劳累不堪,却还不能离鞍,事到临头才知道一死难求(事:签订不平等条约),感叹国家三百年来发展滞缓,远在千里之外哀悼民生凋敝。秋风萧瑟,吹拂过宝剑和我满脸浊泪的脸庞 ,抬头远眺,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将坛的旌旗上,昏黄的光刺的我目眩心闷……诸位啊!如今洋人的侵略还未停止,你们千万不能等闲视之啊!

我想知道清末重臣李鸿章的临终遗诗
《临终诗》[清]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释义: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

急需李鸿章的资料·
李鸿章有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两宫“哭失声”,孝钦显皇后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

清朝的李鸿章的正确评价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

签订30余个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在清朝的历史上如何对其正确评价?_百度...
李鸿章的评价: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颇有争议。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历史,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趋于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

为什么有人说李鸿章是奸臣?
诗评李公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李鸿章的身后评价是很复杂的,历史大师高阳先生认...

李鸿章死后为什么被拖尸?
为了泄愤,李鸿章和同墓穴的夫人两人尸骨都被拖出,并且这位清朝重臣的尸骨还被拴在绳子上拖着游街示众,直至遗体散尽。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夫人的棺木旁边,他们发现了两块近三十斤重的“金砖”。大家都认为,李鸿章聚敛财富,这两块金砖价值不菲。谁知道经过进一步检测后,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原来这...

关于清朝大臣们的后代的疑问
作为清末洋务派重臣之后.左焕琛却并不愿对人提及自己的这一显赫身世:[很多人都会向我问起左宗棠.但祖先的业绩并不等于我们后代所做的事.我们现在要紧的是向先人学习.做好自身工作."左焕琛说.[我们家庭一直非常强调左宗棠的清廉从政与爱国主义.尽管他没给我们留下丰厚的财产.但他的清廉与爱国让左家...

李鸿章为什么会签订不平等条约呢?
李鸿章签不平等条约并不是他主观上个人想钱,并不是他想当权,如果他想卖国求荣,我们不能将这种不公平的头衔放在李鸿章身上,可以说清朝没有李鸿章的存在,早就灭亡了晚清四大名臣对于清政府存在的意义相当重要。即使清朝是一个衰败的王朝,即使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外国的这些侵略者都承认李鸿章...

李鸿章成长史详细资料?
,试图攫取更大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老来失计亲豺虎”,气恼交加,李鸿章呕血不起,于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

李鸿章嫁女给四旬男子,妻子骂他老糊涂,女儿表示:倾慕才华愿嫁
作为晚清重臣的他,家财底蕴在偌大的中国可以说是佼佼之家。 李鸿章一生有六子三女,相较其他默默无闻的姐妹,李菊藕,是特殊的。 李菊藕的母亲赵小莲乃是李鸿章的继室,同样出身于安徽的名门大家,作为家中长女,李菊藕可谓是被全家人疼到了骨子里。 虽出生于封建世家,但是从小,李菊藕学的不是三从四德,而是四书五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