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中《端正好》《滚绣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思想感情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1、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平的情感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先要明白这篇文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什么 而作者所表达的东西就是他的思想感情 抓住中心 领悟笔者的心情和思绪

这个回答要看文章怎么写的,基本就是承前启后凸出重点映照中心思想什么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09
  《端正好》的曲子,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接着说冤屈之大可以“动地惊天”。窦娥含冤受刑,对命运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满了愤恨。由于内心悲愤到了极点,所以不由得对天地表示怨恨。
  《滚绣球》中,她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到处都是。窦娥对鬼神的大胆谴责,对天地的斥骂,实际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这也是关汉卿借窦娥之口抒一己之愤的载体。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1、关于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字德辉。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有《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本学案“拓展阅读”可查阅“宫调”知识)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

《窦娥冤》中《端正好》《滚绣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感情!1、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平的情感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先要明白这篇文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什么 而作者所表达的东西就是他的思想感情 抓住中心 领悟笔者...

滚绣球的赏析
”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5-05-17 《窦娥冤》中《端正好》《滚绣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6-07-28 急 求窦娥冤 滚绣...

昆曲欣赏——《窦娥冤·斩娥·端正好·滚绣球》
昆曲名作《窦娥冤·斩娥·端正好·滚绣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控诉,展现了主人公窦娥的悲惨命运。【端正好】一节,窦娥无辜受刑,直呼冤屈,她的绝望之声震撼天地,表达了对不公命运的深深不满: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接着...

窦娥冤第一部分端正好写的是什么?滚绣球揭露了什么?
《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滚绣球》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窦娥冤中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窦娥含冤受刑,对命运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满了愤恨。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

窦娥冤阅读赏析
在《窦娥冤》的开篇,监斩官和旁人的冷酷态度描绘出阴森的刑场气氛,窦娥以犯人身份登场,以[端正好]、[滚绣球]两首曲子揭露自己的冤屈。她控诉天地,表达对不公世界的愤怒和质疑:“日月悬于天地,生死由鬼神操控。”这句揭示了现实秩序下的命运无常。窦娥的情感丰富,她质疑天地为何不分是非,为何让...

窦娥冤的作品赏析
一上场,窦娥便唱了两只曲子:《端正好》、《滚绣球》窦娥首先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判死刑,冤屈惊天动地,临死之前,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窦娥控诉天地一场戏,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千古流传。我们来看一看这段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一句是说现实...

窦娥冤中 分析 滚绣球 和 端正好 是如何指斥天地的
用对比,对偶,借代,呼告等手法表达了对天地鬼神的指责和怨愤;并用借喻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懑情感;还用第二人称加强感情

窦娥冤原文简介及翻译
《窦娥冤》翻译 正宫、端正好:无缘无故说我犯王法,没有想到遭受刑罚,大叫一声“冤枉啊”惊天动地。顷刻间我的游魂就会到那阎罗殿,怎么不把天地呀深深埋怨!滚绣球:有日月从早到晚在天高悬,有鬼神主宰着人间生杀大权。天地呀,你只应当把清白和污浊来分辨,可怎么混淆颠倒盗跖与颜渊:行善的...

分析比较<窦娥冤>和<西厢记>里的曲目正宫端正好
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