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不分家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13
文学姓文,历史姓历,您说分不分家?
  
  历史文学终究是文学,文学借着历史搭台唱戏,绝不能简单的说成“文史不分家”,否则科学幻想又成了“文理不分家”,如此推下去,迟早五百年前是一家,天下大同了的。
  
  伦勃朗的画笔下犹太人圣母成了一个荷兰妇女,鲁斯本的油笔下消瘦的耶稣又成了一个体格魁梧者。文史又岂会是一家?
  
  历史文学,是文学,历史不过是下酒的菜。
  
  大仲马说: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历史为他的衣服存在,依据衣服的重量改变钉子坚硬度,陪衬衣服把钉子艺术化的现象都在所难免。
  
  有些历史文学写手,终分不清文学与历史。或者说更想借着历史名人这架梯子登天,踏着死人尸体出个名。文字是白化了的史书文言,人物性格如同挖了眼的石膏像,历史事件老掉牙化:康熙捉敖拜、敖拜被康熙抓、康熙继续擒敖拜。写者没有才情,主角没有灵魂,空空洞洞一本字,甚至性格鲜明不如电视剧。
  
  历史文学分两类:第一类,写者生命与作了古的名人水乳相溶,从某个新奇的角度看名人,借古讽今,借古人之言启示今人。古人不过是笔下傀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存乎一心。代表作首推唐浩明著《曾国藩》,依着历史,唐氏心中的曾国藩诞生了:别人写曾国藩胜,唐氏偏写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堪称当代历史文学登峰造极的产物。第二,借某历史事件,敷衍出新的文学人物,作品往往把明君塑造成某角度的暴君昏君,烘托文学人物。梁羽生笔下的清皇帝便是如此,不是梁氏不懂历史,而是小说需要。隋唐演义里的罗成也是文学繁衍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伪历史人物。
  
  历史是纪实,不是创造是延续,告诉别人某名人做过什么?功过留给他人评说,所谓春秋笔法,是近历史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历史文学是创造,需要写者的血和泪的灌溉,需要驾驭历史整理历史甚至是创造新的历史。有人不懂文学,非要借着古人与文学两面大旗典取稿费,搞什么历史名人传,实则是历史死人传。
  
  电视剧看多了又出了个感受:徐克拍的是徐氏武侠,为什么非要写上原著梁金?与原书相去万里就是新的作品的诞生,出于尊重是对的,但是个人才情不容抹杀,七剑就是徐克的七剑,东方不败就是徐克的东方不败,不姓梁也不姓金。看了别人创作成功欣喜不已,当然也有不成功的:古龙死了,双骄就多了,如同闯了祸的小孩非说爸爸是某某领导。
  
  文学就是文学,历史就是历史,混起来:文学、历史(排名不分前后、两者并重),就是一怪胎了,然而恰恰许多写者喜欢借着怪胎来吸引眼球。
第2个回答  2013-12-13
不分家
第3个回答  2013-12-13
研究历史要看史书,史书是文字记载的,而且是古文,要读懂古文能不用到文学吗
古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都反应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人们在想什么
第4个回答  2013-12-13
骗人的

为什么说“文史不分家”?两者侧重点又是什么?
文史不分家,这句话最早听见的时候是在中学时代了。我的高中年代还讲究文理分科呢,每当学生上到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就可以考虑选择文科还是理科了。文科科目都有政治、历史和地理,理科当然是物理、化学和生物。那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文史不分家。但是那会想的是,文可能代表文学、语文、文科,史...

说好文史不分家,为什么公务员考试偏爱汉语言文学专业? -
文史不分家,文学研究深入后往往需涉及文献史。史学内容多源于历朝历代文学作品的考证,两者相辅相成。然而,考试及工作招聘侧重于实用性。单位评估专业时,仅考虑其是否满足岗位需求。对于公务员岗位而言,日常接触最多的公文材料,自然使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更为合适。实际上,这种看法存在刻板印象。即便岗位...

文史不分家是什么意思
文学和历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截然分开。“文史不分家”的理念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学者们不仅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同时也重视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诠释。他们认为,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为后世提供宝贵的借鉴...

文史不分家指什么?
文史不分家,并非让历史与文学完全融合,而是强调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互补与借鉴。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目的,但通过相互融合,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历史视角。在阅读和研究历史时,我们应当欣赏其中的文学之美,同时也注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为什么在我国会形成这一传统...
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一直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是相互依存的,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文化的载体。在古代,文化和历史都是由文人所记录和传承的,因此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就形成了。古代的文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他们通过文学作品、史书、诗歌等形式,记录了...

依然集内容简介
《依然集》主要内容简介:文史不分家,堪称治学古训。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兼善文史取则,推为最高典范。历代硕学大家,文章巨公,无不淹贯文史,通才博学。可惜时至今日,学文者不治史,治史者不学文,人为割裂,鲜能造就通才。因此,本社广邀名家,纵谈历史,横...

都说“文史不分家”,两者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文侧重的是人类知识智慧发展趋势,史侧重的是人类事实历史给予存在现象。

如何理解文史不分家(小论文)
说到文史不分家,自然会想到司马迁的《史记》。有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自公元前95年《史记》问世,已弹指2100年。这是一部以包容天下之大气、勇气和才气而完成的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制和文学大书,它对汉代以来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影响,可谓丰碑擎天,无出其右。在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史学家,同时...

你怎么理解“文史不分家”?
文化是需要经过一段一段的历史积淀才能形成的,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才能形成今天的丰富民族文化和优良的传统,那些没有历史的国家都羡慕得不得了呢!而且这些国家大多也超级没有素质。像某某国家,才吃了几年粽子,就妄想把端午节申遗成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汉字都是用的咱们的,还要出版...

文史不分家吗
历史文学终究是文学,文学借着历史搭台唱戏,绝不能简单的说成“文史不分家”,否则科学幻想又成了“文理不分家”,如此推下去,迟早五百年前是一家,天下大同了的。伦勃朗的画笔下犹太人圣母成了一个荷兰妇女,鲁斯本的油笔下消瘦的耶稣又成了一个体格魁梧者。文史又岂会是一家?历史文学,是文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