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问题,不太了解 请有境界的大师解释一下,也算是度我一程,学佛就是要度我度众生,希望大师成全。

1 .佛经里面说的虚幻、皆为虚幻,如何理解,是佛眼看到的虚幻、虚空还是我们眼里看到的虚空虚幻,还是我们放下贪嗔痴的妄心后用真信看到或悟到的虚空虚幻。俗人是看不到虚空虚幻对吧,俗人若能看到虚空虚幻就已经不是俗人了,虚空虚幻都是假象这么理解,是不是时间意义上的虚幻,比如:现在有,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了的虚幻虚空,现在我活着相对我死了以后而言是虚幻虚空,我现在年轻漂亮相对我老年的丑陋而言的虚幻虚空,我的生死就是肉身的生死相对灵魂的不灭而言的虚幻虚空。俗人眼里的景象和佛眼景象而言的虚空。俗人用六根感知世界相对佛用真信感知世界而言的虚幻虚空,属于那种或者都不属于。请有境界的师傅通俗的详细的给我这个俗人解释一下,度我一程。
2.我造了恶业当然要受恶的果报,但我知道错了,知道悔改了,我一心皈依佛,弃恶向善,潜心学佛,我接受恶报的时间被推迟或停止,我无我成佛了,我就不在接受恶的果报,因为时间被推后或停止了,假如我动念了,有妄心了就又有我了,我一定就会接受我前面造的恶业的恶报,这个时间不定,只要因缘成熟就会受报,也许会很快也许无始劫。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3 .无始劫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六道轮回中无休止的轮回着,这是我们自己无知无明的选择,由于我们的妄心的存在迫使着我们不得不入六道,无始劫以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失去,若想继续六道轮回就随意,等地藏王菩萨度化往生,不想六道轮回,不想生老病死的众生就放下我执,潜心学佛,学佛其实就是学做人做事,学习了解自然法则的原理或规律。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一、虚幻的妄相。
学佛首要的任务是明见心性,这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也是我们所要证得的究竟。我们现在见闻觉知的心并非是自己的真心自性,他只是相对于外境而有的妄想。真心自性是指从无始以来无染无着的菩提正觉之心、元本就不生不灭的涅槃清净妙体,是他生起了山河大地、世界虚空及一切有情众生,我们背弃了这个妙明的正觉自性,而妄认物质的色身为实有,以至于轮转生死,你应当知道,十方无尽的虚空生在你的自性真心之内,也如同是一片浮云点缀在太虚之中,更何况是包藏于虚空中的十方世界?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如诸佛一般觉悟真心呢?是因为我们从无始以来就被五重阴云所笼罩,所以不能显发本有的心性光明。其中山河大地等一切物质及十方虚空是第一重阴云,为坚固的妄想;爱恨、离合、冷暖、涩滑的觉受是第二重阴云,为虚明的妄想;生灭不息的心念是第三重阴云,为融通的妄想;生老病死的迁变、时空的运转流逝是第四重阴云,为幽隐的妄想;见闻嗅尝的觉知是第五重阴云,为颠倒微细的精微妄想。
《愣严经》中世尊有这样一段话:诸位善心的人啊!我常常说山河大地等一切物质现象,与见闻觉知的一切性能,以及依心而起的各种心理活动及认知等一切的能缘与所缘之法,都是自性真心所幻现,你的身体和你的知觉之心,也都是由正觉妙明、精纯明妙的真心中所幻现之物,为什么你们把本有的妙明圆满的真心、如摩尼宝一样的明妙自性都遗失掉,在灵明洞彻、正觉朗照的自性上,自取迷昧,妄生分别觉观之性(众生最初一念妄动之无明)。无明心起,分别性生,妄认灵明的空性为一无所见之顽空,晦昧的顽虚之中,暗相凝结而妄见有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的生起,由心取境,因境引心,四大之色尘与妄想分别心相混杂,就认定这种混杂的状态为自已的身体,聚集各种因缘,于内随想分别计度,于外贪取不舍、逐境奔逸,把这种昏昏扰扰的相状当作自己的心性,一旦迷惑这种现象为自己的真心,就决定会误认为心是存在于身体之内,却不知道这个身体,以及外面的山河大地,乃至无边无际的虚空,都是这妙明的真心中所幻现之物。这就象是抛开了百千澄湛的大海,而只把浮在水面上的一个小气泡,看作是海洋的全貌,就认为是看到了所有的海洋,所以我说,你们就是迷惑当中的加倍迷惑之人,如同我先前垂手为颠倒的比喻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如来说你们实在是最值得可怜的人了!

二、恶业与果报。
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其种子都含藏于八识之中,如同一粒种子生长发芽,需要阳光、温度、水等条件,业种成熟也要因缘具足,而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弃恶向善,潜心学佛,只是断除恶缘,究竟无我成佛之时,则是善根圆满成就,并不是不受因果,而是不昧因果。

三、轮回。
这在第一个问题中已有说明,由于我们迷失了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清净妙明的心性本体!用思维意识的妄想心行事作为,所以众生都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流转。我们身处无明,选择与不选择轮回,并不是你说的那么轻松,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证,破除五阴的迷惑,心性光明显发,正觉朗照之时,才是究竟的出离。再深一步讲,大千世界、十方虚空及一切有情,都是无明妄相所生,既然都是妄想,在这中间那有出与不出,轮回与不轮回,生死一如、轮涅无二的大手印,即是此理。

参考资料:楞严经语译---法雨2012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30
一,佛说的“虚幻”,是说五浊恶世,娑婆红尘里所有的有相的,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为了破“相”而说,灵性相对肉体,肉体是有相的,灵性是无相的,有相的事物经过生老病死,成住坏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会慢慢地消失,灵性不是有相的,经过无始劫以来,你的灵性也是不增不减,灵性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也就是异度空间,那也是相对于我们肉体肉眼是虚幻的,世人一来这“一合相”的世界,都会认假为真,须知,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看待事物的真实面目,那就是实相,实相为空,空有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又孕育着有,即真空妙有。也是道家讲的“道”,是阴阳运转,万物从道而生。
二,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地藏经和大乘无量寿经都曾说过,身自当之,无谁代者。父子兄弟,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佛看到众生在地狱受苦,就去地狱,替一个下油锅的受苦,可是佛往里一跳,油锅却变成了莲花,因为是你自己造的业,业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你的业 影子不会是别人的。至诚心忏悔,念经回向,承认错误,永不再犯,多做功德事放生事回向,也就是积极地去消业,修行人不昧因果,即,知道所受之报是自己所为,理所当然自己承受,明白因果的来龙去脉,不去怨天尤人,以正确的态度,坦然面对,以欢喜心接受,无丝毫的“忍”的念头,虽受不苦。
三,即知无始劫以来,从有“我”到现在,辗转六道,流浪生死,今生姓李,来生姓赵,业力牵引,轮回六道。自己的尸骨都能堆成山,何况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历代宗亲,冤亲债主?不是什么都没有失去,而是失去太多太多,比如---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早些成就,早明白,何必在受这些苦!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却是得到了太多太多,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都是业力啊,三十岁之前不闻佛法,三十岁以后该造的造了,没造的还在继续,一生所做的功德事太少,又不能功过相抵,善事有善报,恶事有恶报,所以世间苦乐参半,虽苦还不至极苦,但是只有在世间得到人身,才是唯一能改变自己以后和现在的状况啊,怎么做,问你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佛又是修行到最圆满的“人”,作佛先做人,成佛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此为真菩提!
我非常赞叹有些同修和师傅,发愿成佛,我自己却清醒的知道,自己连人都还没做好,先从做人开始吧!
末学浅见,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2-05-30
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虚幻就是无自性,如我们所见,所思之物,都是因缘假合而产生的,必然成、住、坏、空。所有的快乐、悲伤也是来了即去,不能长住,所以我们只要观察,就会发现年轻也是假的,因为迟早会老,老也是虚幻的,因为死后的境界无法预计。不仅是时间意义上的虚幻,也是空间意义上的虚幻。所以虚幻的境界不是跟佛陀的境界相对而言的,佛陀看到的也是虚幻,只是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并且教育弟子去体悟。
2、有个故事,就是“马麦之报”讲的是佛陀如何受报的,因此,受报不受报的标准不是妄心是否动了,因果无论动不动都是不虚的,无非是大报小受。
3、无始劫以来我们失去的主要是——明,就是失去的是我们的如来智慧德相,得到是——无明。关于你说的想与不想的后果,我赞同。想轮回,谁也救不了,不想轮回,有了出离心,才是修学的基础。
第3个回答  2012-05-30
虚实结合,虚实兼修,。虚实不可以分离,就像杀生与不杀生,。报应总有,大小报,真假报,。可以将功折罪,只要改邪归正,放弃罪恶,。有时吃苦受罪不是报应,而是考验,。六道轮回每人都有,时进时出,不要一度沉迷,也不要一度逃脱,一切随缘,就像出家与还俗,都是在修行,道不同志相合,。雅俗共赏,众生平等,是非功过,皆由天定,。无处不修行,无处不真经,就是这个道理,。
第4个回答  2012-05-30
1 以下是索达吉上师在西北大学的问答节录
其中 :万法的实相,是我和我所都不存在,这叫做胜义中不存在;但没有证达这样的境界之前,“我”是存在的,包括轮回痛苦、解脱、极乐世界,也全部是存在的。就像你正在做一场梦,梦没有醒时,梦中的一切都有,有快乐也有痛苦,为了获得梦中的快乐,需要断除梦中的痛苦;可是当梦醒了以后,一切就荡然无存了。
2 只要恶的种子还在 受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3 凡夫轮回六道,身不由自 人身难得 佛法更难遇 今生好好修行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关于佛菩萨度人的问题
1, 佛无法用神通马上度我们,而是用智慧和方便度我们。 往生极乐世界,靠的还是个人的修行。 继续都读经,都看资料,慢慢会了解了。2, 从菩萨来讲,根本不会认为自己在度人; 只是我们从我们的眼界来看,菩萨以高僧的肉身再度人, 而有缘人是指菩萨在因地的 修行中所结的所缘众生。典故如 寒山...

我不能明白佛教的这一个问题,是关于因缘果报的问题,问过很多人还是不...
恶人果报自有其果报,即使对方对你作恶你也不能升起半点嗔恨心,还要在成就后来度化他,不能看到对方因为过去生中如何对你行恶你就在一旁看热闹,心想:该,报应。这就不是大乘心了。好好看看本师与阿若憍陈如的故事。为什么那麽多修行人修法念经磕头拜佛供养...始终不相应?心的境界根本没有任何提高...

佛教精深的问题,众生是有是无???
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修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一切人都当成佛菩萨,就我一个人是凡夫,山河大地,芸芸众生,都是佛菩萨变现来度我的。事实上也是这样,一切人真的是佛菩萨,而不是当成佛菩萨。自己修行未成,一切人都是凡夫,自己修行成就,则一切人都是佛菩萨。能以这种心去修行,此生必定成就。

“渡众生”是什么意思?
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须帮助众生得道,在佛教中称为“渡”,(其实中国的道家也有此思想),渡到哪?在佛教中有一个词叫作彼岸,我们人所处的是此岸,菩萨和佛的境界一个大的范围称作彼岸。凡是成菩萨成佛的任务是帮助众生“渡”到彼岸,这就是本人理解的的...

佛教修行要做度无形众生吗?
不要分别是是非非,没有意义啊。2,忌讳2012-08-15 22:34很多人不敢在家里施食,这是施食的原理没有搞清楚。也是受现在流行施食仪轨的影响。施食,佛经里讲的很清楚。我在家里施食,念完咒,念完如来名号,这碗饭,就在咒力和佛力的加持下,自动送往诸方饿鬼面前,饿鬼个个面前呈现49碗饭。而不是把饿鬼召请到你...

初接触佛学,以下有几个问题请有识之士回答一下,问题可能有点长,请多多...
便是利用因果去度。2、关于亲情 其实我有些奇怪为什么你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我认为孝敬父母、赡养父母,这几乎是所有宗教派别和任何哲学领袖都不会去否认的,也许我这么说有些不妥,但是我确实没有批评你的意思。问题里提到了说如果父母很专制,是不是一味地服从?其实佛教也不是一个古板的教条主义的...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再从佛教界自身来说,许多佛教徒因为对经教缺乏研习,未能树立佛法的正见,面对社会的误解,自然也无法分辨。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修行和日常生活?消极或是积极?禁欲或是纵欲?自利或是利他?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对此有诸多争议,即便是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基与此,本次讲座将重点为...

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佛经上的道理讲给大家听,帮助众生解脱烦恼与痛苦。问题二:众生自度是什么意思? 我们讲度众生、度众生,度什么众生有很多人却不知道。有的人学佛一辈子,只知自己以外的人,才是众生,不知道自己也是众生,自己还有内众生。现在我告诉大家怎么度众生,众生在那里,...

我又遇到了一个学佛的障碍 佛教问题?
就是因为他有了众生相。自己都迷在法界里,你怎么让人去得度呢?这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这么明白,特别是众生相一定要解释清楚。有些大仙儿搞一些迷信的活动,它不是佛法。虽然民间有一种说法,狐蟒蛇仙啊等等说法,众生相,但是这些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等于佛法。佛法是让我们觉悟,认识人生、...

请教一个佛教偈子的出处。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