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是什么?

如题所述

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和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所宣扬的种姓制度,反对神创四种姓说,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经曲和婆罗门僧侣的特权。早期佛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打破种姓之间的严格限界,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它主张任何人都可以入教,通过修行解脱苦难,在佛门内是没有等级判别的,这一口号虽然主要是从刹帝利贵族和上层吠舍的利益出发,要求同婆罗门平等,但同时也反映了一般人民大众反对婆罗门教,要求种姓平等的愿望。
(2)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说。“谛”是“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四个真理。这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①苦谛是讲人生一切皆苦。佛教认为,人生有八大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即五阴盛苦,阴通“蕴”,集合之意。“五盛阴”是指人生一切身心聚散之苦)。五阴好五蕴指色、受、想、行、识,此五种烦恼之火炽盛燃烧,前述皆因这五蕴聚集所致。众生不摆脱迷界,就不能超脱,不能脱离荒海。
②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多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爱”(即渴爱),包括淫乐之欲爱、对长生之欲爱、对权力之欲爱等,有欲爱便有行动,有行动便造了“业”(行动的后果),不断轮回转业,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
③灭谛是指苦的消灭。佛教认为,要灭苦,就要灭产生苦的根源——欲爱。欲爱灭则不造业,不造业则不产生果报,果报灭则不产生轮回,轮回灭则人即得到解脱,进入佛教所理想的最高境地——“涅盘”。“涅盘”的意译是灭度;圆寂;不生。即不生不灭的寂静境地。它是佛教所幻想出来的不生不灭。永远超脱轮回的一个最高境地,实际上不存在这种境地,它只是死的化名。
④道谛是说明达到涅盘的途径或修道的方法。佛教认为,要达到“涅盘”境界,就要按五戒和八正道做事。五戒是:戒杀、盗、淫、妄语和饮酒。八正道是:一“正见”,即正确的信仰,离开一切妄见而正视“四谛”。二“正思维”,即超脱一切妄念而思念“四谛”,正确的思索。三“正语”,即正确的言论,不做一切非理之语。四“正业”,即正确的行动,要保持清净之身业;五“正命”,即正确的生活,按教规度日,过正当合法的生活;六“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要精进不息,修波士顿 之道;七“正念”,即正确的思想,不动邪念,牢记正道;八“正定”,即正确的自我专心,专注于一境,不乱地坐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7-06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与北京寺院文化》 作者:佟洵

佛教的核心内容是讲“十二缘起”和“四谛”。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缘而起,就是说一切事物按一定条件而发生变化,决定事物变化的直接作用的条件为因,起间接作用的条件为缘,变化后的状况为“果”。例如砖瓦、水泥、木料等是原料,即为“因”,经过人们劳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楼房。人们的劳动组合的过程就为“缘”,楼房为“果”。

佛教认为“诸法从缘起,诸法从缘灭”。“十二缘起说”也是佛教认识世界的哲学基础。“缘起”和“性空”,例如麦苗由麦种经播种、浇灌后长成的,麦种、水土、人力、气候等是麦苗存在的缘,这是麦苗“缘起”的一面,麦苗不是自然存在的,这是麦苗“性空”的一面。“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十二因缘: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7、触,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四谛:1、苦谛,苦:苦难,缺陷,无常,空,无实。三苦: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2、集谛:集就是说明造成苦的原因和根源。宇宙间一切事物是人们身(行动)、语(说话)、意(思维)三方面由各种烦恼,造积善恶业因,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业报”从哲学理论上讲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3、灭谛:苦的消灭,根绝一切“业”,永无生死患累。“涅盘”4、道谛:通向涅盘之路,“八正道”:正见(知见)、正思、正语、正业(行为)、正命(职业)、正勤、正念(忆念)、正定(禅定)。《大藏经》里面成千卷佛陀所说的经典中,不外乎讲的是八正道,主要目的就是戒、定、慧的三学。戒:佛家弟子应遵守的纪律。定:佛家弟子“心、智”的锻炼。慧:佛家弟子经禅定的修持,对人生宇宙实际所具有的真知灼见,

释尊一生的教法被弟子分类结集成经藏、律藏和论藏,合成三藏。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为三藏法师。

小乘:按佛教教义解释佛陀教导声闻、缘起二乘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大乘:是佛陀教导利根的众生修学各种菩萨行的法门,以利他济世为宗旨。

佛法又分为小乘、大乘、密乘等不同法门,通常称为显、密佛法。在佛经中常称佛法为“正法”。
第2个回答  2006-07-04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第3个回答  2006-07-07
忍耐服从.宣传众生平等!反对特权阶级!人的一切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来源于人的欲望.人若想消除欲望,就要忍耐服从!<初期是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第4个回答  2006-07-04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 )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四谛”是指“苦、集、灭、道”四个基本道理。答案为B(5P239)。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麽?
1. 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谛”和“八正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祖的根本教诲。2. “四谛”指的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教导人们认识到现实世界是充满痛苦的,人生充满了苦难。3. 集谛则阐释了痛苦的根源是人的基本欲望,即对色、声、香、味、触的渴望。4. 灭谛指导人们相信,通过消除...

请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及阶级实质
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概念。在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并逐渐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教义,如空性、中道、实相以及六度等。这些新的理论对原始教义进行了深化和扩展,特别是无住涅槃、缘起性空和唯识说的提出。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教义经历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其中包括三谛圆...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 )
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四谛”,也称为“苦集灭道”。这四个谛分别是:苦谛(生活中的苦难)、集谛(苦难的成因)、灭谛(苦难的消除)和道谛(达到涅槃的路径)。这一理论是佛教教义的核心,指导信徒如何理解生活、解脱痛苦并达到精神上的解脱。选项B正确。

佛教的教义常识 佛教的基本教义_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宣扬世界虚幻不实,人生充满苦难,这些苦难又是前生“造恶业”所致,如果今生再“作恶业”,来世即会变成饿鬼牲畜等。要想消除或摆脱这些苦难,必须修炼戒(戒律)、定(禅定)、慧(教义)三学,改变世俗欲望,达到超脱...

什么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主要的教义和概念:1. 缘起: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强调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2.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描述了生命现象的轮回流转,从无明到老死,每一环节都是前后相连,互为因果。佛教的教义可以分为实践和理论两个主要方面:- 实践...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八正道”等,被称为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

佛教有哪些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谛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四谛指的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指人生充满苦难;集谛解释了苦难的根源;灭谛提出了消除苦难的方法;道谛则是指达到解脱的修行道路。三、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由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他在成年后出家修行,最终...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信仰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称为皈依三宝。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法无自性。人的苦、人的生命和命运,也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苦,都取决因果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