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最后一课》郑振铎

最后一课① (节选)
郑振铎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堂,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出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讲下去。学生们照常记着笔记,默默无声的。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我的在衣袋里低低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辗地声音可听。
几分钟后,有几辆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迎风飘扬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定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地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作业、校方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注:①1938年12月8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侵略,作者记录了当日的情形。
1.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课中的学生的句子。想想这种无语的反应,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3.“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是指哪些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极其相似,你能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吗?

——————————————————————

急需答案!SOS!

1.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蕴含了学生们对学校的不舍,对侵略者的痛恨。
2.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以死殉国的准备,下定了与日本人抗争到底的决心。
3.是只日本侵略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不舍,对侵略者的鄙视。
4.异:内容不同,本文是大学被攻打,都德的是对语言的眷恋。
同:都是以侵略为题材,表达出作者的爱过,不屈不挠的精神。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30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蕴含了学生们对学校的不舍,对侵略者的痛恨。
2.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以死殉国的准备,下定了与日本人抗争到底的决心。
3.是只日本侵略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不舍,对侵略者的鄙视。
4.异:内容不同,本文是大学被攻打,都德的是对语言的眷恋。
同:都是以侵略为题材,表达出作者的爱过,不屈不挠的精神。1.“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2.爱国之心与“我”的一样跳跃着,爱国之情如同钢铁铸成,坚不可摧!每个人都有对祖国的热爱这是“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3.指可恶的日本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感.
4.同:都有景物描写,都写出作者祖国的热爱之情!
异:所讲述的人份不同等...
第2个回答  2009-03-26
1.“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2.爱国之心与“我”的一样跳跃着,爱国之情如同钢铁铸成,坚不可摧!每个人都有对祖国的热爱这是“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3.指可恶的日本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感.
4.同:都有景物描写,都写出作者祖国的热爱之情!
异:所讲述的人份不同等...

(第四个答得很烂额...)
第3个回答  2009-04-02
郑振铎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堂,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出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讲下去。学生们照常记着笔记,默默无声的。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我的在衣袋里低低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辗地声音可听。
几分钟后,有几辆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迎风飘扬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定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地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作业、校方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注:①1938年12月8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侵略,作者记录了当日的情形。
1.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课中的学生的句子。想想这种无语的反应,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3.“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是指哪些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极其相似,你能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吗?

——————————————————————
第4个回答  2009-03-28
好可怜

阅读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1·时间:1941年12月8日上午 地点:上海,暨南大学 主要人物:郑振铎 起因:上海沦陷时,暨大决定看见日本兵、旗即刻关闭大学 经过: 郑振铎在悲愤中坚持上这最后一课 结果: 郑振铎镇定地结束了最后一课,暨南大学关闭 2.韩麦尔先生和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 精神是毫无二致的,...

《最后一课》郑振铎3道阅读题求解,不用太长
1.外面的气氛依然如故,从“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一句可以看出来。 2.日本鬼子的车在大街上肆意横行,中国人的内心怎能不沉重?这是心里的感受。 3.日本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的侵略充满了血腥味,所以觉得他们的国旗也充满了血腥味。

《最后一课》郑振铎 阅读答案、急急急!!谢谢。。
3.因为国土沦丧,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深深震动,爱国之心被燃起。 4.这是郑振铎先生在暨南大学乃至在他教学生涯中的最后一课,这节课将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5.不是。他还用自己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感染学生,激励他们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战场。

最后一课 郑振铎点击答案 急急急!!! 多加分的!!!
都德的是从小孩子学习法语的态度变化上写,郑振铎的是从全体师生对日军入侵的共同反应上写 都德《最后一课》以热爱祖国语言来表现爱国情感,郑振铎的《最后一课》通过随时准备反抗敌人的侵略来表现爱国情感的。

郑振铎“最后一课”阅读理解及答案
(1)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表现人物沉重、悲哀的心情 (2)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震动。(3)不会损于师生的形象,他们为国土的沦丧而感到耻辱,极度的悲痛正是他们爱国主义的表现。(4)这将是郑振铎先生在暨南大学乃至在他教学生涯中的最后一课,这节课将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

阅读题《最后一课》郑振铎
1.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蕴含了学生们对学校的不舍,对侵略者的痛恨。2.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以死殉国的准备,下定了与日本人抗争...

郑振铎《最后一课》的阅读问题
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2.此时无声胜有声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郑振铎阅读题及答案
《最后一课》是现代作家郑振轩写的一篇 散文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最后一课》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最后一课》阅读原文(一)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讲下去。学生们照常记着笔记,默默无声的。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

阅读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1、时间:1941年12月8日上午 地点:上海,暨南大学 主要人物:郑振铎 起因:上海沦陷时,暨大决定看见日本兵、旗即刻关闭大学 经过: 郑振铎在悲愤中坚持上这最后一课 结果: 郑振铎镇定地结束了最后一课,暨南大学关闭 2、对上海沦陷表现的悲愤、沉重,最后一课中郑重、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宣布下课时的...

郑振铎《最后一课》,在这“最后一课”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
能表现“我”的心情的文中词语: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正是因为“我”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种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才有这样的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