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如题所述

第一次北伐(对应演义一出祁山)
三国演义中赵云作为北伐先锋,“力斩五将”,和年轻的姜维打成平手,为我们展现了老当益壮的虎将形象。然而历史上是不存在这一事件的,因为当时赵云的部队和诸葛亮并不在一起,历史上赵云此时和魏国大将军曹真对峙在东边的箕谷,也就不可能作为北伐军先锋出战了。
至于街亭之战,历史上是有的。但是主将并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郃。当时司马懿远在荆州,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街亭呢?
空城计出于裴松之注引郭冲“条亮五事”的记载,但是裴松之指出其中逻辑性错误太多,是子虚乌有的。
在演义中姜维二次打败诸葛亮,最后因为天水太守临阵脱逃而被迫投降诸葛亮。实际上三国志只记载了姜维因为太守跑路投降诸葛亮,并没有记载姜维二次打败诸葛亮。
智取三城故事说得很精彩,诸葛亮夺取陇西三郡也的确是智取,但是此“智取”非彼“智取”。历史上诸葛亮兵不血刃夺取三郡,用的是“声东击西”,赵云的疑兵出斜谷,将曹真10万大军骗到箕谷,诸葛亮主力出祁山,三郡直接传檄而定。
第二次北伐(对应演义二出祁山)
演义记载和正史差不多,不过虚构了姜维诈降,费耀兵败战死,又设计在祁山打败魏国运粮管孙礼的情节。在正史中,诸葛亮攻打陈仓只打了不到一个月,曹真大军来支援陈仓,诸葛亮就直接撤退了。而且诸葛亮这次北伐并未出祁山,演义中的地理位置特别模糊,实际上祁山与陈仓距离是很远的,诸葛亮怎么可能同时二处用兵呢。
第三次北伐(对应演义三出祁山)
正史中这次北伐是和第二次北伐一脉相承的,几乎诸葛亮撤兵的同时,陈式率领一只部队夺取了魏国的武都,阴平。郭淮想要救援二郡,诸葛亮自出到建威击退郭淮,二郡从此划入蜀汉版图,此后成为姜维北伐的前哨基地,直到蜀汉灭亡,魏国才收复二郡。这也是诸葛亮历次北伐,唯一彻底夺取的区域。
演义中虚构了诸葛亮设计夺取陈仓,守将郝昭殉国。至于武都、阴平二郡也变成了诸葛亮亲自夺取,又识破司马懿的计策,大败张郃。最后说诸葛亮因为张苞身死而得病,因病退回汉中。
自卫反击战(对应演义四出祁山)
四出祁山实际上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北伐,而是自卫反击战。魏国大将军曹真因为诸葛亮多次骚扰边境,决定主动进攻蜀汉以绝后患。魏国来势汹汹,兵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国先锋夏侯霸受挫于兴势,最终因为天降大雨,栈道断绝,魏明帝下令曹真退军。诸葛亮派遣魏延深入羌中地区,魏延在阳溪大败郭淮,取得阳溪大捷。演义中,虚构了魏延因为对诸葛亮不满,擅自行动,被司马懿打败的情节。实际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并没有碰面,更何况远在阳溪的魏延呢?演义中说曹真撤退之时诸葛亮乘机追击用劫塞之法,大败魏军,最后一封信气死曹真,随后与司马懿斗阵又大破司马懿。最后司马懿采用离间之计,后主下召让诸葛亮班师,诸葛亮用减兵添灶之法安然退兵。
第四次北伐(对应演义五出祁山)
演义中有“出陇上诸葛妆神”的故事,这里把诸葛亮活脱脱的写成了神棍。这段故事的原型是资治通鉴记载的上邽之战,其精彩程度其实不弱于演义故事。诸葛亮出兵围困祁山,司马懿派遣大军救援祁山,诸葛亮分兵对祁山发起猛烈进攻,却亲率主力前往上邽麦区,司马懿部与诸葛亮擦肩而过。诸葛亮进入上邽麦区以后,打败郭淮,强割陇西小麦。诸葛亮夺取魏国小麦在历史上用的是调虎离山,而不是装神弄鬼。之后演义说司马懿在卤城又被诸葛亮打败,损失兵力三千。而这里实际上还缩小了魏军的战损。
据资治通鉴记载,卤城之战的结果是“甲首三千”,比者百度了一下甲首的意思,甲首意为伍长、小头目之类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卤城之战,魏军仅仅损失小头目级别的将领,就达到三千了。之后因为李严的原因,诸葛亮被迫撤退之时,设伏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郃。但是这里演义和正史记载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是演义中是司马懿预料到诸葛亮会设置埋伏,可是张郃坚持要追击司马懿。而据魏略记载,是张郃认为诸葛亮有埋伏不能追击,司马懿强行下令张郃追击,这可能有借刀杀人的意思。第二点是演义中张郃追击中的地点是剑阁,而正史中是卤城东北的木门道。
第五次北伐(演义中六出祁山)
正史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已经推进到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的渭滨,并没有经过祁山。演义虚构了五丈原之战,实际上自从卤城之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败以后,司马懿已经宁愿被嘲讽“畏蜀如虎”,也不出战了,演义中,诸葛亮病逝之前,为蜀汉大军留下了两条计策。第一条是用木像吓退司马懿,另一条是设计诛杀谋反的魏延。实际上这两条计策和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第一条计策其实是姜维想到的,而且姜维也没有用诸葛亮的木像,而是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才不敢追击。第二条计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首先魏延没有反骨,其次魏延死于和杨仪的权力斗争,与诸葛亮真的无关。
演义中描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五次北伐和一次自卫反击战,只有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是从祁山出兵。而且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再加自卫反击战,只是局部战场的战争,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真正意义的北伐。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演义记载和正史差不多,不过虚构了姜维诈降,费耀兵败战死,又设计在祁山打败魏国运粮管孙礼的情节。在正史中,诸葛亮攻打陈仓只打了不到一个月,曹真大军来支援陈仓,诸葛亮就直接撤退了。而且诸葛亮这次北伐并未出祁山,演义中的地理位置特别模糊,实际上祁山与陈仓距离是很远的,诸葛亮怎么可能同时二处...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正史和演义说的一样吗
北伐期间,诸葛亮呕心沥血,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干得比驴还多,一门心思苦研兵法,发明诸多利器(绊马索、诸葛弩、木牛流马),悲剧的是,北伐最终以失败而终。在演义中,将这一失败原因归咎于后主刘禅无能,屡次在紧要关头召回诸葛亮,错失很多战机,最后梦断五丈原,连带着诸葛亮的生命...

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北伐哪些事迹是虚构的?
大体上和演义差不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演义中主将是司马懿,而正史中主将是曹真,同样,这是第一次诸葛亮出兵经过祁山。在正史上,第二次北伐对应的是演义中的第三次,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

智取陈仓,吓死郝昭,诸葛亮报仇了吗?演义与正史结局有何不同?
剧情在此时,演义中和正史上还没太大区别,基本差不多。但是后来的剧情便不一样了。公元229年春天,诸葛亮再次北伐,没有攻打陈仓,而是派遣大将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二郡。诸葛亮亲自攻打建威,击退郭淮军队,夺取武都、阴平二郡。《三国志》中相关记载: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冬,...

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演义的区别是什么
最后就是上方谷之战,诸葛亮最后的一次北伐,以身作则引诱司马懿到上方谷,原本用大火攻之,最后确实因为一场大雨,导致计划失败,而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大破魏军于卤城,司马懿仅以身还自保。综上就是正史和演义的差别,但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诸葛亮仅仅是一个治国能臣,无颜进入武庙,...

诸葛亮在正史上与《三国演义》的区别
一、书中描绘诸葛亮是像神仙一样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礼相待,给予重任。而在面对曹操大军的时候。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了胜利。可以说为之后的刘备,获得荆州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声望。但是在历史中的诸葛亮却不是这样的。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

诸葛亮在正史中是什么样的??有那么神么,,三国演义中的有什么差别么...
演义:司马懿逼近蜀军粮仓西城,当时西城只剩孔明以及三千老弱残兵,孔明 智计过人,故布疑阵,活活一座空城吓走司马懿十万大军,司马懿得知 後,後悔不已,撤退之路又被孔明埋伏赵云等将军打得落花流水。实史:并无此事,诸葛亮只是在最後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於渭水。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同,历史上诸葛亮是五次北伐,其中两次走了祁山,总体战绩是胜多败少。第一次北伐建兴六年春,诸葛亮率军第一次北伐。此次北伐他命赵云和邓芝率一路蜀军出斜谷道攻打郿县,而自己则统帅蜀军主力出祁山攻打陇右。由于魏军在关中的主力部队被赵云所吸引,因此诸葛亮在...

五次北伐中原的诸葛亮,究竟获得了哪些战果?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也即和《三国演义》中的六出祁山不同,在正史中,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中原。针对诸葛亮北伐中原这一行动,至今依然是争议不断,也即有人认为这是在积极防御...

正史上的诸葛亮,也有《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厉害吗?
于是就有不明真相的吃瓜观众问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这样说吧,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比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形象,更为强悍。网络图片 从军事上看,诸葛亮在世时,基本上就是压着强悍的北魏打。整个局面就是,蜀汉不断进攻,而北魏步步退却,只敢坚守。令人称奇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