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写作手法

如题所述

写作手法:情景结合,借景抒情;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 

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这篇小说以看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中间过渡自然,上下衔接紧密。

2、围绕中心取舍材料。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作者用不少笔墨在开头写“我”到外祖母家的其他生活以及看社戏遇到的困难,在结尾又写了六一公公送罗汉豆的事,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社戏”作为一条线索,在文中起着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3、景物描写,细致逼真。碧绿的豆麦天地,水气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连山,星点的渔火,孩子们的谈笑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笛声,豆麦和水草发出的清香等等,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

4、语言生动简练,富于表现力。“我”未能去赵庄看戏时“急得要哭”,“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简练而又具体的语言真切地写出“我”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而在找到船可以去看戏时,“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一句夸张的话,生动地写出“我”如愿以偿的喜悦。

5、用笔的浓淡疏密,即详略问题,也是这篇小说最值得揣摩的地方之一。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包括看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地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略写又不是作笼统地交代。



拓展资料: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社戏(鲁迅小说)——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9

情景结合,借景抒情。《社戏》原文有前后两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作者描写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简介: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拓展资料:

鲁迅小说,收录在其小说集《呐喊》中。“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本文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

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参考资料:社戏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22
写作特色: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
情景结合,借景抒情;
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31
写作特色: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
情景结合,借景抒情;
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
第4个回答  2012-04-21
用抒情,议论的写作手法

社戏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社戏》运用了情景结合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社戏》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在大都会看京戏的描写,展现了那里丑恶的社会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际关系,表达了作者对都市戏园情景气氛及人际关系的厌恶和不满。描写乡下生活的时候,...

社戏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情景结合,借景抒情;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社戏》通过描写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

社戏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社戏中的写作手法
鲁迅的短篇小说《社戏》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深入人心。该作品巧妙地运用了情景结合与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精准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深入刻画了儿童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描绘的场景之中。在《社戏》中,鲁迅通过对都市京戏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中的社会丑恶和人性的冷漠自私。他通过鲜明的对...

社戏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情景结合,借景抒情;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这篇小说以看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中间过渡自然,上下衔接紧密。2、围绕中...

社戏中写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社戏》中写人,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表现手法。1、动作描写。在写到赵庄去看戏时,作者这样写道: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如何模仿《社戏》的写作特点
如果你想模仿《社戏》的写作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注重现实主义风格的描绘,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社会现实和人性。2.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揭示不同人物的命运和境遇。3. 语言简练明了,避免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词藻,但要注意准确性和生动性。4. 情感真挚,通过对小...

《社戏》中些小伙伴偷豆的作用是什么
在文中,小伙伴们因不忍心偷吃某一家的豆子,转而偷取了六一公公的豆子。这一举动看似不道德,实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与信任。这样的写作手法,既承上启下,又紧密联系了故事背景。它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朴素的民风,更通过这一细节,引出了六一公公主动送豆的温馨情节。“偷豆”这一行为,不...

民俗体验200 字用上《社戏》的写作技巧?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勾勒出人们沉浸于欣赏社戏的场面,描述农家孩子们值得回忆的趣事,以动写静,以静衬动,给人以立体感、形象感,整幅画面优美而恬淡、朴素而醇浓,堪称绝妙丹青。文中,有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方面的描写既浑然一体又能一一分辨...

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和口技的写作手法?急
社戏:1、叙事有祥有略 2、细致逼真的景物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 安塞腰鼓:1、铿锵的短句 2、激昂的排比 3、强烈的反复 4、生动的比喻 5、疾猛的节奏 竹影:1、比喻生动,用词准确 2、以小见大,哲理深刻 观舞记:1、形象的比喻和精练的排比 2、长短句交错使用 3、唯美的抒情性描写 口技:...

在社戏中,10~1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主旨。原文节选: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