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濠梁之辩!!接上历史人物的对答,将诡辩进行到底!!

谁能把鱼乐论再接下去,把庄/惠子驳倒!!有加分!!

惠子和庄子,其实是相当好的朋友,他们常常做知识上的论辩。在《庄子》一书中,惠子是经常出现的人物,但毕竟这本书阐明的是庄子的思想,於是乎,惠子於书中的角色,往往是扮演著「藉著惠子,表现庄子」的配角一职,当然,藉此认识惠子,也就有失其客观及完整性。

庄惠二人的鱼乐之辩,追根究底,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思想上的根本差异所导致的。庄子追求的自由逍遥,追求在无限的道中自在翱翔,他主观的认定了鱼乐,但这认定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由他不断的修养。他寄情於「鱼」而表达他的乐,因为在他的世界中,在於至乐之时,万物已融合在道体之中,没有物我的差别,相信当时当刻,对於他而言,不只是鱼乐,应该是蓝天乐,白云乐,他所见的一切都快乐,因为他快乐。惠子当然也会有快乐的时候,只是他的快乐会不会移情於他物之上,就不得而知。他的理性,他的逻辑思维,其实是值得尊重与推扬的。他客观的就事实论事实,不可知就是不可知,对他而言,物我没有交集,不可沟通,或许他看到了鱼游来游去,也会觉得鱼很快乐,但因为鱼没有办法告诉他,他就没有妄下断语。整个论辩的过程中,庄惠二人其实并不是针对鱼快不快乐在讨论,而是在就人能不能知道鱼快不快乐做讨论,这也只是「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的差异罢了。

看了这一段论辩,所该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庄子和惠子,究竟孰是孰非,究竟谁比较高明;道家和名家,究竟谁的理论才是正确的。没有一种思想是绝对正确,因为就思想本身而言,应该是有其超然独立之处,既然立足点和判断标准本来就不一样,当然不能做比较。身为一个人,其实我们应该是同时兼具了庄子和惠子的特质的。每个人总有主观认定的时刻,总有感性的时刻,我们当然可以像庄子一般,站在桥上,看到鱼游来游去,就说鱼很快乐,这并无妨於任何人任何事,而己身获得的快乐与满足,又何需向任何人解释或分享。而人也总有理性而客观的时候,就算是在一种世俗的标准,在所有人认定的价值观下。当人不再是一个人的时候,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这样一套规则的。

庄子不喜欢语言文字的束缚,总觉得当一种思想以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和其最初认知就有了一段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还是有它彰显事物的功能,当人的感受到了他的「终极体悟」时,除非他完全不去捕捉那种感觉,否则一在脑海中试著「想」的时候,想的过程和那种感觉,就已经是凭藉著语言文字的认知而下的定义,和说不说出口已经没有关系了。不论庄子究竟喜不喜欢用语言文字,他毕竟是留下了一本《庄子》,里面的话究竟是不是他写的,是不是他讲的或许并不可得知,但终究是被记载下来了。他和老子不同,他尽力的想跳脱文字的束缚,他不用说理的方式,於是他用寓言,说故事,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文字之后的涵意。只是,在这样一段的文字叙述下,他想要读者体会的,虽然每个人体会的可能不一样,这已经是一种间接的体会,也就是「庄子想要读者体会的体会」。到了最后,庄子仍究没有逃离文字的掌握。或许在历史中,有更多像庄子这样的人,他们没有留下名,没有留下字,他们也曾经体会到庄子体会到的一切,只是在洪流中被冲洗尽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庄子所追求的逍遥、自由,真实的生活和心灵的充实。这样的人,可能就是你和我,只是在我们偶然感受到的时候,却没有想过要把他记录下来。就好像我们如果也感叹了一声「鱼好快乐!」,大概是不会引起这样的一场论辩,更不会藉此大作文章是一样的。

可以说语言是对人类感觉认知的一种束缚。但人或许可以短时间的在自己的世界中,超越了语言文字得到满足,但只要和别人有所交流,一套规范好了的,大家所认定的语言认知就是必备的媒介了。惠子应该也是知道庄子所想要表达的那种终极的快乐,终极的感觉的,但他并没有就此陷入了庄子的世界中。透过语言逻辑思考,透过大家认可的模式做推论,以此来看待事物,其实并不代表惠子的境界不如庄子,顶多只能说,他们对於世界的认知有差异罢了。就好比说,假设庄子是很潇洒的写他的抒情文,我们并不能以此就判定惠子的论说文写得不好。

在《庄子》一书中,所记载的庄子和惠子之间的事,不论其是否全部是真的,或者是后人藉著惠子,表现庄子,就他所占的篇幅而言,此二人应是相识且经常做知识论辩的,相信他们对於彼此的想法应该也是相互了解的。在他们的思想,有如此大之差异之时,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来看,对於庄惠二人,思想的差异是可以并存,而值得互相讨论的。於今日来看,也不应该特别彰扬哪一家的思想而贬抑另一派的学说。两派学说是可以并存不悖,当然也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体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23
不懂 ,高手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续濠梁之辩!!接上历史人物的对答,将诡辩进行到底!!
惠子和庄子,其实是相当好的朋友,他们常常做知识上的论辩。在《庄子》一书中,惠子是经常出现的人物,但毕竟这本书阐明的是庄子的思想,於是乎,惠子於书中的角色,往往是扮演著「藉著惠子,表现庄子」的配角一职,当然,藉此认识惠子,也就有失其客观及完整性。庄惠二人的鱼乐之辩,追根究底...

濠梁之辩庄子和惠施分别采用了哪些论辩手法.请阿里巴巴生意经的高 ...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施是古代一对奇特的辩友,从运斤成风这个成语典故中可窥见斑。濠梁之辩是他俩之间最著名的一个论辩,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奇辩。在这则论辩中,双方都在斗智斗巧,辩才均为无与伦比,但各自的诡辩也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在濠梁之辩中,话题的焦点是异类能不能相比与异类...

濠梁之辩 你是如何理解诡辩?
从一种意义上说,庄子有道理。因为在庄子说完最后一句话以后,惠子无言以对,从某种意义上说庄子赢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庄子说的没道理。因为惠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安”指的是“怎么",意为“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而庄子说的“子曰‘汝安知鱼...

“濠梁之辩”庄子的诡辩问题出在哪
我以为庄子从一开始就运用了诡辩的技巧.因为当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时,庄子回应:“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表面上庄子用的是归谬法反驳,其实不然.因为“你不是鱼,因而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和“你不是我,因而你不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两句话中有本质的区别....

《运斤成风》的全文翻译?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在这场诡辩中我们可以...

举一些经典的诡辩例子?
实际上涉及对行为和意图的深层解读,展示了逻辑陷阱的巧妙设置。6. 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通过语言游戏,强调了主观体验的主观性,指出他人无法完全理解他人的感受,揭示了认识的局限性。这些诡辩展示了逻辑和语言的复杂性,提醒我们在思考和交流中保持开放和批判性思维,避免陷入逻辑陷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谁是胜者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的对话,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辩论艺术。惠子坚持逻辑与实证,而庄子则运用了艺术和移情的技巧。这种辩论方式不仅展示了两个人不同的哲学立场,也揭示了认知与感知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庄子看来,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是无法用简单的逻辑来衡量的。庄子的辩论技巧...

举一些经典的诡辩例子?
6 濠梁之辩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

求五条短一点的经典诡辩例子。。。谢谢大神了。。
5 濠梁之辩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

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主要成就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生平经历,生年,经历,卒年,主要成就,文学,哲学,思想,主要作品,综述,书目,轶事典故,濠梁之辩,鸱得腐鼠,材与非材,庄周梦蝶,鼓盆而歌,庄子陪葬,后世评价,后世影响, 生平经历 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

相似回答